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544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4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华北地区地震震源机制分区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华北地区(北纬36°—42°;东经111°—125°范围)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ML2.5的918个地震事件波形资料,采用FOCMEC方法计算震源机制,根据参与计算的清晰初动数量及振幅个数,以及在分别采用5°、10°、15°不同步长搜索震源机制解结果必须为同一组接近解的原则,我们共得到572个可靠的震源机制解.对于震级相对较大且波形低频部分信噪比较好的地震,同时采用TDMT全波形反演方法反演了矩张量,最终得到14个地震的矩张量,并与利用FOCMEC方法得到的震源机制解进行了比较.同时我们还搜集了1937年以来华北地区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根据震源机制类型特征及构造特点,我们从空间上对震源机制结果进行了分区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类型相对复杂,但仍能看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有显著的分区特征,震源机制主要类型是正断型和走滑型,并且大部分正断型震源机制分布在山西断陷带、唐山老震区、海城老震区内.该现象表明研究区内主要变形以平移和拉张为主;同时通过大于4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类型主要为走滑型可得出,走滑型应力在华北地区应力场上占绝对优势,但是局部地区的正断型应力也比较显著,比如山西断陷带、海城老震区、唐山老震区、渤海内(烟台—蓬莱段局部地区).  相似文献   
612.
地电观测深井电缆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井下地电观测是在地电观测中规避地表环境干扰的手段之一。针对井下地电观测装置长期稳定性的迫切需求,本文介绍了适用于井下地电观测中室外线路的内部结构、制作工艺、制作材料和可靠性检测结果等。本文所述型号的电缆能适用于开展井下数百米深度的地电观测,可保障井下地电观测装置的长期稳定性,是今后发展井下地电观测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13.
赵各庄井水温动态主要干扰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各庄井由浅层冷水和深部热水混合,周边村庄和农用抽水井对其有干扰。受地下水开采影响,2002—2011年6月,水位、水温呈下降趋势,且3月中下旬出现水位下降,水温上升,可用冷热水混合机理进行解释,即浅层冷水被开采,井水位下降,井区流入井筒内的冷水比例变小,水温上升。该井还受降雨的影响,每年6月中下旬,水位上升,水温变化多样,推测与降雨强度及其分布有关。2002—2004,2008—2010及2014年,降雨量少,水位上升小,水温变化平稳;2005—2007及2011—2013年,降雨量大且分布集中,水位快速、大幅回升,水温快速下降后缓升至平稳。对水温动态的分析中应重视对干扰因素的研究,正确识别干扰,积累相似干扰,总结受干扰影响的形态特征,为排除干扰、提取正常动态规律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14.
本文利用主地震相对定位法,对2017年7月18日—2018年7月15日期间发生在2018年松原MS5.7地震震中附近的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并对松原地震序列进行了分析,得到如下结果:① 松原地震破裂面的走向为SW向,倾角较陡,接近直立,倾向为NW向;② 研究区范围内的地震震源深度大部分比主震浅;③ 主震发生前的地震显示出震源深度逐渐加深的过程,主震发生后,地震的震源深度则逐渐变浅。根据上述结果,结合研究区的地震构造背景及松原地震震源机制解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地震的破裂面走向为NE?SW向,其发震断层可能为一条NE?SW向的隐伏断层。   相似文献   
615.
基于北京市测震台网连续三分量地震计波形数据,计算28个测震台站台基噪声,利用Welch方法计算噪声功率谱密度(PSD),进而计算地震台台基1-20 Hz地动噪声均方根值(RMS)和观测动态范围。结果表明,依照《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北京市测震台网中有11个Ⅰ类台、9个Ⅱ类台、6个Ⅲ类台、2个Ⅳ类台。通过分析北京市测震台网数字地震台背景噪声水平,为测震台网的规划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16.
山西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存在极大的盲区,场地监测手段单一,绝大部分场地未布设为环,存在大量的土层基岩混合监测场地。从监测环境、映震效能等方面评价监测效能,个别监测场地存在严重的环境干扰因素,影响监测资料质量。本文探讨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优化并提出建议,以期提高该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控水平。  相似文献   
617.
跨断层测量的数据处理中,常利用不等间隔数据进行计算,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如时间计算、同步性、主从关系、可比性等。对此,从合理、最佳的要求出发,以约定的方式进行设计,考察它们在多种算法中的适应能力,有利于跨断层测量数据处理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18.
小波分析在电磁数字化资料分析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小波变换理论,分析了数字信号f(x)近似地表示为近似部分ak^jf(x)与分解(或细节)部分dk^jf(x)的理论,建立了数字化资料的干扰识别与消除、高频信息与低频信息提取的分析方法。本给出了小波分析方法应用于电磁数字化前兆的实例,说明小波变换可作为电磁数字化资料分析处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