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01.
第四纪下限问题争论不休的原因,在于缺乏一个在全球范固内适用的原则与标准。如果把“晚新生代地球上频繁而剧烈的冰期/间冰期气候波动的开始”,作为第四纪下限的标志,则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气候指标,表明晚新生代地球上频繁而剧烈的冰期/间冰期气候波动,开始于距今260—240万年前。因此,第四纪下限放在距今260—240万年前。是比较合适的。  相似文献   
102.
南京下蜀黄土红外释光地层年代学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蜀黄土地层年代学对于理解季风环流时空格局演化及其与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的关系十分重要。作者基于下蜀黄土红外释光测年和下蜀黄土及黄土高原洛川;剖面磁化率序列的对比分析,认为下蜀黄土第一层黄土层形成于末次冰期,最底部的黄土层与洛川的 L5相当。因而下蜀黄土应相当于黄土高原LS以来的风成堆积,其底界年代约为 500 ka。也就是说,在 500 ka左右黄土堆积的南界已达长江下游地区。这可能是因为其时青藏高原的隆升已到达一特殊高度,对东亚季风演化的影响成为一个转折点,加强了东亚季风的强度。  相似文献   
103.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它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影响到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经济全球化影响力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4.
在系统地研究了中国东部边缘海区引潮力、入射潮波、科氏力、水下地形、海岸形态及磨擦作用等因素对区域潮波系统形成影响的基础上,确定了中国东部边缘海岸轮廓是区域潮波系统形成的主导因素,认为模拟末次冰期最盛时期以来中国东部边缘海区潮波系统的形成过程需要3个重要的控制性条件,即入射潮波、海岸线变迁过程和海面变化曲线。利用中国东部边缘海潮波系统与海岸演变模拟支持系统,对末次冰期最盛时期以来30个时期中国东部边缘海区潮波系统的形成与演变过程进行了模拟再现研究,系统地恢复了在不同的海面高程、不同的岸线形态条件下全日潮、半日潮潮汐分布特征。模拟结果显示,末次冰期最盛时期以来,12400aB.P.和7500aB.P.两个时间界限分别代表了旋转潮波系统-无潮点开始出现、中国东部边缘海潮波系统现代格局基本奠定这两个特征事件的发生时间,将中国东部边缘海潮波系统的演变过程划分为3个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05.
最短路径分析是GIS网络分析的一个基本问题,获取最短路径的经典算法主要有迪杰斯特拉(Dijkstra)及弗罗伊德(floyd)算法,这两种方法的实现都主要借助于图的节点邻接矩阵来表示图并通过适当的搜索技术完成。本文从节约存储空间、提高运算速度出发,采用节点-弧段联合结构来表示图,避开采用大规模数组,并利用深度优先搜索算法,实现最短路径的自动判断与提取,并给出算法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6.
陕西洛川黄土剖面的Rb/Sr值及其气候地层学意义   总被引:54,自引:12,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系统地测试了陕西洛川黄土-古土壤剖面中的Rb,Sr含量和磁化率。通过对比该剖面2.50MaB.P.以来Rb/Sr曲线和磁化率曲线,发现两者的形状和变化的相位十分相似,然而两者的相对振幅却有明显的差别。Rb/Sr曲线记录了0.80MaB.P.左右一次重要的气候转型界面,揭示了黄士和古土壤内部次一级的气候波动旋回,反映了早更新世黄土高原较温暖潮湿的特点以及更新世以来气候由湿向干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Rb/Sr值可以作为衡量东亚夏季风环流强度变化的较为敏感的替代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7.
南京猿人洞石笋年代学研究及其古气候记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汪永进  陈琪 《地理科学》1999,19(1):82-87,T001
铀系测年和石笋同位素曲线调谐年代表明,位于南京直立人头骨化石层位上之的一支石笋发育年代为381 ̄166ka B.P.这一结果反映南京直立人生存时代早于381kaB.P.。从石笋方解石晶体液相包裹体δD测试结果定量计算了该时段内各冷、暖期的古气温,石笋显微剖面中方解石结晶习性和生长条带的特征揭示了洞穴干湿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8.
柴达木盆地早更新世湖相非冰川碎屑纹泥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永进 《湖泊科学》1995,7(3):203-212
柴达木盆地东部三湖地区早更新世湖相沉积层中,阶段性地发育了具季节性韵律层理的钙质泥岩和泥灰岩。组构、粒度、矿物成分、氧碳同位素及沉积相等研究表明:这是一种成因上与湖水年季节性分层相关的非冰川碎屑纹泥。冬季泥质层中粘土矿物和泥晶碳酸盐矿物的混合沉积呼应于总体气候干旱背景。纹泥的发育与大幅度湖侵的同步性反映了区域构造运动对湖相纹泥形成的宏观控制;纹泥的物质组成、厚度等差异则指示了细微的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109.
空间数据的增值--以数字地形分析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数据库的日益普及和空间数据的广泛传播使得过去由于数据的限制难以推广普及的地理信息技术有了一个崭新的发展空间。然而,目前大多数的实际应用仍停留在“数据”的层面,基本忽略了对数据本身内容的挖掘或“信息”提取,因而难以实现较高的数据应用效益和空间数据增值。本文以数字地形模型和数字地形分析为例,讨论空间数据的增值应用,通过利用地形分析技术从单纯的数字高程数据提取实际应用中急需的地形参数和地形特征信息,籍此说明空间数据增值应用的概念和内容。  相似文献   
110.
基于流域过程模型的BMP情景分析是当前流域管理措施评价、非点源污染控制等研究应用中广泛采用的方法,但其通常采用的BMP空间配置单元(地块、农场、水文响应单元或子流域)与坡面上的地形部位关系较弱,难以有效地根据坡面过程特点表达坡面上多种BMP之间的空间配置关系,影响了BMP情景优化效率和结果的合理性。为此,本文提出以坡位单元作为BMP空间配置单元,将各种BMP在不同坡位间合理的空间配置关系显式表达为基于坡位的空间配置规则,通过结合NSGA-II优化算法建立了一套基于坡位单元的BMP空间配置优化方法。应用案例表明,本文构建的基于坡位单元的BMP情景优化方法可有效利用基于坡位的空间配置规则进行BMP情景优化,优化所得的BMP空间配置方案更为合理,优化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