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3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406篇
测绘学   500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183篇
地质学   837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48篇
自然地理   8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InSAR系列讲座4InSAR数据处理及关键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祥 《四川测绘》2005,28(1):45-47
作为InSAR系列讲座的第四篇,本文介绍并讨论InSAR数据处理方法和关键算法,并对主要的数据处理流程以数学模型的形式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22.
基于GIS的商业网点选址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娜  徐京华 《四川测绘》2005,28(2):78-81
利用平面/网络优化模型,综合权衡市区选址的基本费用及商业网点日常经营的成本,引入交通便利因子作为限制条件,并运用直接搜索的Dixon方法,加强了不确定性选址问题的约束条件,降低不确定性问题计算的复杂度,减少在选址问题实现中主观因素对选址结果的影响。最后以某区新建商业网点选址为例,详细分析了直接搜索算法应用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23.
GIS中CAD数据转换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袁淑芳  张献州 《四川测绘》2005,28(3):118-120
本文介绍了当前CAD数据转为GIS数据的导入方式.就导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SuperMap Object为例提出了一种新的CAD数据导入方法.并论述了数据入库后地图符号化和图幅接边的方法.  相似文献   
24.
基于IMAGIS的数字小区建模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军  李永树 《四川测绘》2005,28(4):160-164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城市的规划管理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数字城市作为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本文结合适普公司的IMAGIS软件,对城市小区鼍维场景建设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以遂宁市某街区为例进行了实践。  相似文献   
25.
李云 《四川测绘》2005,28(4):180-183
通过对曲线测设和测点坐标计算过程的分析,把坐标计算的程序设计归结为有向直线与X轴顺时针夹角即方位角的计算和线路转向转角的计算,弥补了测点位置和计算公式分类复杂等不足,简化了程序设计和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26.
乌江是黔东北和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联系的一条水上黄金通道。担负了流域内80%以上的客货运输量。满足了沿岸2000多万人民生产和生活必需品运输的需要。乌江下游的彭水县城至涪陵市是乌江进入长江航运的咽喉要道,沿岸广泛分布和频繁发生的滑坡严重地威胁着航运的安全。通过现场调查发现,在长约150km范围内,两岸共发育各类滑坡28个,发育线模数为0.187个/km。沿岸滑坡发育形式主要为岩石顺层滑坡和风化堆积层滑坡。沿岸滑坡具有群发性的分布特征,与地层岩性和河谷岸坡类型等密切相关。岩石顺层滑坡主要集中分布在顺向岸坡软、硬岩层相间地段。风化堆积层滑坡则主要分布在软岩地层及其风化物堆积的岸坡地段。构造变动、河流的切蚀作用及人类活动是滑坡发育形成的主要原因,暴雨和长时间降雨是滑坡发生的重要诱发因素。目前,多数滑坡处于稳定状态,少数滑坡受降雨及江水涨落的影响而处于周期性蠕动变形状态。三峡水库蓄水后,部分滑坡有复活的可能。  相似文献   
27.
论文在分析川藏公路的自然与地质环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川藏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形或发育的规律。提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有助于预防地质灾害。建设、设计、施工及监理等单位必须充分重视评估报告提出的防治建议.在公路基本建设各阶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治地质灾害。在新构造运动频繁.河流下切强烈,地震活动强度及频度很高的地质背景下,川藏公路地质灾害的发生不可避免。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建立川藏公路统一的多功能信息处理与传递和灾害管理信息系统,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一种趋势.只有达到信息快速传递,应急方案迅速启动,才能将地质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28.
为了提高大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效率,本文在变化信息自动发现的基础上,基于目标灰度信息,研究遥感影像中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的边界提取方法.由于研究对象是大区域中的小目标,无法直接利用灰度直方图寻找分割目标的灰度分布范围.本文提出了一种典型区域法,方法是利用区域中分割目标密集的多个典型小区域的灰度直方图计算所有目标的分割阈值.由于影像中地物众多,为了减少噪声的影响,提高计算速度,先利用双阈值分割法对目标进行粗分割,再对其进行小波变换,利用其模值,以及结合目标灰度信息,可以将目标边界快速地提取出来.  相似文献   
29.
岷江上游干扰岸坡主要表生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岷江上游地处我国著名的南北向地震带的中段,因其特定的地质环境导致区内表生地质灾害极为严重。通过对岷江上游(汶川以上)河段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表生地质灾害的调查研究,其分布沿岷江两岸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与河谷地貌分段基本一致,它们形成发展与特定地形地貌、易崩滑或软弱地层、特殊的构造部位、降雨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0.
帕隆藏布河流纵剖面演化的最小功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忠信 《山地学报》2002,20(1):26-31
河流地貌最小功原理表明河流纵误时面形态将向力示使流速增大的方向演化,据此推导出矩形流域全程流速的平均值(u^-)与河流纵误时面形态指数(N)的关系式:u^∝-f(N)={1/2-1/[(N 1)(N 2)]}^1/2,f(N)被称为流速函数。这一最小功模式表明河流纵剖面演化方向是N由小变大。以西藏帕隆藏布中上游流域系统、干流全程及Ⅰ级阶地为例,由最小功模式计算的全程流速均值与实测值相吻合,从而检验了上述最小功原理和数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