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339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青藏高原东南缘岩石圈变形强烈、地震活动频繁,对其深部结构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对其演化及强震发震机理等问题的认识.本研究利用青藏东南缘固定和流动观测台站记录的地震P波走时数据,采用体波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得到研究区地壳、上地幔顶部三维P波速度结构.结果显示,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带范围呈明显的高速异常,推测为二叠纪时期地幔柱活动残留在地壳内的基性和超基性幔源物质.川西北次级块体和大火成岩省内带东西两侧存在低速带,可能是壳内部分熔融存在和中下地壳流动的证据:高原物质向南运移时受大火成岩省壳内高速体阻挡后分为两支,东支沿安宁河断裂—则木河断裂—小江断裂延伸,西支沿红河断裂向上地壳运移并逐渐穿过红河断裂.云南漾濞MS6.4地震序列全部位于西支低速通道之上,推测构造块体SE向运动和地壳流作用使得应力在上地壳震源区进一步集中,共同驱动断裂活动导致漾濞地震发生.  相似文献   
132.
新乡-商丘断裂是南华北盆地与渤海湾盆地、鲁西隆起的分界断裂,是一条长期活动的区域性深大断裂。浅层地震勘探与跨断层钻孔联合剖面探测工作已证实该断裂延津至封丘段的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本文通过对典型地震勘探剖面和钻探资料综合分析认为:新乡-商丘断裂延津至封丘段断裂结构复杂,新近纪以来构造样式在不同构造部位有显著差异。延津段在地震勘探剖面上浅部显示为负花状构造;封丘段变化较大,东部在剖面上为多组阶状正断层组合,形成了由断层带控制的构造背斜,平面上表现为NW向排列、走向NNE雁列状断层组合;西部结构单一,自东向西断裂控制的浅部地层变形范围增大,断层带逐步变宽。根据新乡-商丘断裂延津至封丘段剖面上的构造样式与平面上的组合模式,表明该段断裂最新活动具有走滑运动性质。  相似文献   
133.
1 研究背景 震情会商是我国地震预报探索实践形成的工作机制,是前兆异常认定、动态跟踪、地震预报意见产出的关键环节.2000年后陆续引入很多单机版分析预报软件,但落后的数据服务方法和各种非规范化的临时性计算程序不但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产生了大量的简单低水平重复劳动,现有工作模式已无法满足震情监视跟踪和日常震情会商研判需求.地震会商技术平台应运而生(陈石等,2021),目前运转的数据专家地震科学版( Datist for ISPEC,简称小G)针对各级震情会商研判需求,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常规产品的全自动化产出.  相似文献   
134.
YRY-4型钻孔应变仪观测的P波和S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钻孔应变仪与传统地震仪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就是地震仪观测的是一个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而应变仪观测的是位移的空间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当然,进一步还要说明,早就有所谓应变地震仪.但是那一直都不是主流,并且是基线式观测,而不是钻孔式观测.  相似文献   
135.
利用不同时间尺度、不同震级下限的资料,分析了江西北部及邻区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点。结果显示:本区地震活动成组现象明显.中强地震前中短期阶段的地震学异常特征主要表现为地震空区、地震条带或中等地震集中增强区。未来数年内本区还有可能发生中强地震,目前应当高度重视区域的震情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6.
在山西河津MS4.8地震前地处太行山前断裂南延部位的荥阳台水管观测,记录到显著的高频抖动异常信号。异常出现于2009年12月初,延续到2010年1月27日,具有间歇性,与地质构造有关,有别于气象因素导致的异常。同时,通过对河津地震前河南、山西交界地区地震活动情况的分析,说明此次异常系河津地震前的前兆反应。  相似文献   
137.
夏季雷电严重威胁地震监测仪器的正常运行,在此提出一种利用短信指令切断引雷途径的避雷方法.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给出具体解决方案,设计出基于短信、简便可行的遥控避雷系统,从而提高仪器的连续运转率.  相似文献   
138.
分析龙门石窟地下金属管道对地电观测的影响,通过对金属管道多种方法处理后,使之恢复地电原始观测环境,为地电台站遇到此类干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9.
通过分析各种人为干扰(高压直流电、车辆、施工等)和磁暴、磁扰等磁场自然变化造成的地磁观测数据异常变化,研发一套用于地磁观测的多台FHD-2B仪器实时监控报警软件,以便能够快速、准确区分人为干扰和磁场自然变化,为地震预报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0.
YRY-4型钻孔应变仪观测的P波剪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泽华  池顺良 《地震》2013,33(4):64-70
传统地震仪观测的是一个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 而应变仪观测的是位移的空间导数随时间的变化。 在四川姑咱台用YRY-4型四分量钻孔应变仪进行的每秒100次采样观测实验, 记录到三次地方震。 在这样高的采样率下, YRY-4型四分量应变仪观测数据保持了令人满意的自洽和足够高的信度。 观测表明, P波的应变不仅有面应变成分, 而且有剪应变成分。 这为澄清P波的性质, 给出了直接的观测证据。 根据弹性波理论, P波无旋转, 可以有体应变和剪应变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