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273篇
测绘学   103篇
地球物理   122篇
地质学   450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龚彦峰  张俊儒 《岩土力学》2011,32(4):1062-1068
目前,在单层衬砌设计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基于挪威法的Q系统支护设计法,但该方法涉及的参数有6个,在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测试这些参数经验性较强,准确性不高,而且费用较高;将Q法直接移植到中国的单层衬砌设计困难较大,不适合中国国情。在此背景下,提出以屈服接近度和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为基础的单层衬砌设计原则和方法,并结合合武铁路大别山隧道2号斜井进行了工程实践。首先通过地质勘查得到隧道所在地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特征以及围岩的物理力学指标,确定隧道围岩的屈服接近度,进而提出单层衬砌支护参数及喷射混凝土的力学控制指标,完成结构的预设计;根据隧道施工过程中实测的围岩松动圈范围,运用松动圈支护理论修正设计,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单层衬砌设计方法体系。实践表明,提出的单层衬砌设计方法经济适用、对施工干扰小,适合信息化施工,且施作完成的单层衬砌结构安全可靠,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较大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12.
红层软岩结构特征与工程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研究红层软岩风化程度、完整性、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结构灵敏性、分散性、胶结系数、崩解性、不同尺度结构类型等工程参数与岩土体结构的关系,提出了岩土"结构稳定性"的工程概念与分析思路,初步建立了由结构类型、风化系数、完整性系数、坚硬程度、崩解模式、结构灵敏度、分散度、胶结系数等工程参数组成的红层岩土结构稳定性综合判别标准,将红层岩土分为结构稳定性强、结构稳定性中等、结构稳定性差三类,为理解红层岩土工程性能、工程安全设计等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3.
范刚  张建经  付晓  汪明元 《岩土力学》2016,37(10):2869-2876
利用场地大型振动台试验,基于传递函数理论,计算得到场地的相对传递函数和绝对传递函数,并对两类传递函数特征以及利用两类传递函数计算场地动力特性参数的差异性进行了对比,并对采用传递函数进行场地频域动力响应估算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传递函数和绝对传递函数的虚部重合,采用两种传递函数虚部计算场地动力参数具有等同性,且采用两种传递函数虚部曲线计算得到的动力特性参数较为准确;固有频率的计算适合采用两种传递函数的虚部或是相对传递函数的模;场地阻尼比的计算宜采用两种传递函数的虚部或绝对传递函数的模;利用两种传递函数实部、虚部或模计算得到的场地加速度振型是一致的;利用传递函数估算场地频域动力响应是可行的,且相对传递函数的估算结果更加准确。该研究对传递函数在场地动力特性参数计算及场地频域响应估算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4.
CRD法开挖对海底隧道结构内力及安全系数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翔安隧道是我国第一条大跨度公路海底隧道,其两端陆域段位于富水的强风化岩层中,地质条件极为复杂,设计采用分部开挖法施工,并在隧道施工期间,利用振弦式钢筋计对隧道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的钢支撑进行了应力监控。论文基于现场监测数据,并结合数值方法,分别对CRD1、CRD2部和CRD1、CRD3部超前的两种不同开挖顺序对隧道支护结构内力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CRD1、CRD2部超前开挖时的结构内力要略大于采用CRD1、CRD3部超前开挖时的结果,CRD3部的开挖对结构内力的影响较大,两种开挖顺序的安全系数都满足规范要求,所以结构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5.
山区道路泥石流工程防治原则与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绕行(避让)或穿越是道路面对泥石流灾区两种传统的处理方式。绕行就是远离灾区,穿越有从流通区或从堆积淤埋区通过两种模式。在淤埋区通过包括地上桥梁(忌用涵洞)和地下隧道两种模式。地上模式中还有从扇顶、扇腰或扇缘通过三种模式可供选择。这些原则与模式均与泥石流性质、规模和公路级别息患相关。本文对这些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最后提出了道路泥石流工程防治的原则与模式。  相似文献   
116.
在核电站安全性评价中,场地地震动反应分析是核安全评价中最重要的工作。拟建四川棱电站选址于沉积岩地层。沉积岩场地的共同特点是岩体的不均匀性,即成层性,有不同的倾角,各层有不同的物理力学特性,有不同的风化程度,有的位于盆地中,有的位于盆地边缘。这些特性,使场地地震动反应计算更加困难。因此,要准确评价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反应的影响,就必须解决如下问题:场地软硬程度对地震加速度的放大特性;沉积岩场地的风化程度对场地地震波的放大特性;在盆地中的沉积岩场地的“盆地效应”对地震波的放大特性;地震波本身的随机性;沉积岩场地的地震动反应分析模型及工程分析计算软件研究。  相似文献   
117.
针对深基坑设计和计算中常遇到的关于超载对支护结构设计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考虑了超载的大小、离基坑边缘的距离及其作用宽度和相对作用深度等方面因素.结合成都地区某建筑的基坑工程,分别对预定的支护方案可能发生的超载的形式进行了详细设计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邻近建筑物超载作用形式对深基坑的支护方案的选择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类似建筑超载与支护形式选择的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8.
基于判断矩阵的观测量粗差发现和定位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布尔矩阵分析、研究判断矩阵,得到观测量粗差发现和定位的相关数以及测量系统的最大可发现粗差和定位粗差数的计算公式.试验证明,当粗差发现和定位相互影响的观测量同时含有粗差时,现行的迭代数据探测法和选权迭代法不可能完全正确定位粗差.通过算例验证了使用布尔矩阵和判断矩阵分析多维粗差发现和定位相关性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9.
建立了基于有限断层的芦山地震的混合震源模型,突出破裂面上滑动量分布中凹凸体的主导作用,同时借助k平方模型表达对震源复杂性认识尚不够深入所带来的随机性.混合震源模型中全局震源参数均值与局部震源参数均值的确定,主要依据统计的半经验标定公式,进一步借助截断正态分布将区域地震、地质构造、地震活动性提供的参数限值结合起来,生成最终的震源参数值.基于上述思路,本文共建立了30组芦山地震混合震源模型,进而以芦山地震8个近场观测台站为试算点,借助地震动反应谱残差评价的方法,从30组模型中选定了表达“平均”特征的混合震源模型.  相似文献   
120.
李木梓  徐柱 《测绘科学》2011,36(1):201-203
本文分析了Adobe Flash技术在网络地图发布前端技术上的优势和应用现状,选择开源Flash地图组件Modest Maps作为开发工具,在其上添加了一些组件模块,以"5.12地震信息显示"为示例,实现了基于Modest Maps的Falsh网络地图发布和简单的空间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