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321篇
地质学   40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4 毫秒
391.
通过对1950年以来中国大陆5级以上原地(区)连发地震组的空间特征研究,发现各个时期的原地(区)连发地震组具有填充的特征,各个时期都存在主体活动区域,并且与7级地震活动关系密切。依据以上特征,可对今后中国大陆发生7级以上地震和5级以上原地(区)连发地震组的发震区域提供判定参考,在地震活动性分析上也是一种新的尝试,有待于时间的检验。  相似文献   
392.
在查阅了大量有关1739年银川—平罗8级大震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建国以来对银川平原地震的研究成果,研究了1739年银川—平罗8级地震的地震烈度分布及其灾害特点。研究认为:该地震的发震构造为贺兰山东麓断裂,而极震区位于其东南的银川—平罗一带,与银川地堑第四纪沉降中心相吻合,这主要是受到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其震害特点对减轻未来地震灾害、城市规划等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93.
银川地震台重力观测在民乐山丹地震前异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3年度银川基准地震台重力观测资料进行潮汐分析和非潮汐分析,提取出2003年10月25日民乐山丹地震前3个月出现的异常信息,通过对银川台观测条件、仪器的工作情况和数据精度的分析,表明此异常信息可信,阐述一定距离范围内发生地震时,重力观测短临异常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394.
在对银川市湿地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银川市湿地面积、类型、区域分布特点,总结了湿地保护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湿地保护管理的措施和对策,为银川市湿地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5.
牛首山-罗山断裂带的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牛首山-罗山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北缘最外侧的一条断裂带,其空间分布、深部结构、运动学特征以及变形机制对研究青藏高原东北角弧形断裂系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对横穿牛首山-罗山的4条地震反射剖面的解释及断裂带部分地区大比例尺的构造地质填图,发现牛首山-罗山断裂带具有不连续性与分段性。断裂带南段罗山断裂以正花状构造为特征,显示断裂具有右旋走滑性质;中段牛首山东麓断裂可能并不存在,该区以强烈的褶皱变形为特征;北段三关口断裂则以左旋走滑为特征。牛首山-罗山断裂带的这种不连续性和分段性反映了断裂带的不同构造部位在青藏高原向NE方向扩展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变形样式。  相似文献   
396.
本文以地震信息采集为应用背景,围绕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和关键技术,讨论了无线网络在地震信息采集方面的系统构成方案,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架构的集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决策为一体的地震监测及应急调度系统。将XML用于数据交换,能够较好地克服传统数据交换技术具有的格式不灵活、成本高以及交互性差等缺点,实现不同数据库系统跨平台间模式转换和数据交换。在采集环节,针对监测环境恶劣,面积大、监测点多、监测时段长而人手严重不足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在有线网络为主体的前提下,添加无线传感网络作为补充,以弥补有线网络无法全覆盖的缺陷,大量传感器节点按一定布点规则分布于地震监测区域内,通过自组织方式构成多跳的组织网络,并选用了ZigBee技术予以实施。对加强地震监测、强震动地震预警等灾情信息的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97.
目前三极装置的频率域激电测深工作后期数据处理是一大难题。国内对此方法成熟的反演软件较少,大多数只能进行一维反演,这限制了此方法在国内的应用。国外的二维带地形反演软件RES2DINV支持多种电极排列方式,可进行时间域和频率域激电反演,并可做地形校正,是比较实用的软件;由于V8工作站具有多道测量的优势,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这里通过研究V8工作站采集所得的双频三级数据格式,编写程序将V8数据格式转化为RES2DINV软件可以识别的格式,从而实现了三极激电测深的带地形的二维反演。  相似文献   
398.
从同位素分馏的气-液相界面特征的视角出发,分析自然条件下水面蒸发和降水冷凝的同位素分馏过程存在的差异,分析表明降水氘剩余值产生的直接原因为水面蒸发过程与降水冷凝过程分别遵循动力学分馏与平衡分馏原理,而界面效应是决定蒸发-冷凝过程会否受到动力学过程影响的内因。水面蒸发过程的比界面面积较小,界面效应较大,水分子扩散作用显著,因此,自然条件下水面蒸发过程需要考虑水分子扩散的动力学过程,属于非平衡分馏;相反,降水冷凝过程的比界面面积巨大,界面效应影响很小,分馏基本不受分子扩散分馏影响,降水冷凝过程符合平衡分馏原理。用以上结论作为假设条件,模拟10~40℃从海水蒸发到降水冷凝的水循环过程,模拟结果与全球降水线相吻合,佐证了造成降水氘剩余产生的内在原因为水面蒸发过程与降水冷凝过程的界面效应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399.
地震时、 空分布均匀度研究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强震在孕育过程中, 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多数伴随大量的地震时空集中活动。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含义明确、 适用性好的刻画地震时、 空分布均匀程度的定量参数Ct和Cd。 研究了宁夏及邻区的5个MS≥5.5地震, 以及我国华北的4个MS≥6.0的地震, 发现震前几个月或1年左右, Ct和Cd值有一明显的异常上升过程, 表明震前地震在时间、 空间分布上有明显的集中过程。  相似文献   
400.
宁夏中北部区域尾波Qem>值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在进行近震尾波Q值研究时,提出了用采样深度反应流逝时间对Q值影响的方法,同时对地震尾波的频率和采样深度依赖特性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宁夏银川遥测台网数字化记录的分析表明:地震尾波Q值不仅对频率有着强烈的依赖性,对采样深度的依赖性也不可忽视;通常地震尾波Q值依赖特性公式Q=Q0 f 0 中的参数Q0和n与采样深度关系密切,当采样深度增加时,Q0明显升高,n则降低,并可用线性关系进行拟合.本文对此特征进行了解释.因地震尾波产生机制比较复杂,此特征是否普遍存在,尚待更多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