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4篇
  免费   2667篇
  国内免费   2765篇
测绘学   936篇
大气科学   69篇
地球物理   709篇
地质学   10833篇
海洋学   30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18篇
自然地理   262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292篇
  2022年   416篇
  2021年   497篇
  2020年   355篇
  2019年   479篇
  2018年   448篇
  2017年   360篇
  2016年   375篇
  2015年   546篇
  2014年   535篇
  2013年   542篇
  2012年   549篇
  2011年   518篇
  2010年   624篇
  2009年   668篇
  2008年   570篇
  2007年   605篇
  2006年   657篇
  2005年   634篇
  2004年   589篇
  2003年   641篇
  2002年   554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378篇
  1999年   278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188篇
  1992年   159篇
  1991年   174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35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南黄海盆地特殊的地震地质条件导致准确获得海相地层速度存在困难。基于本区的多道地震资料,联合使用多数据质控速度分析、初至波层析反演及层控网格层析反演3种方法,提取出了较为可靠的海相中-古生界速度信息。结合提取的地震速度及下扬子区已有钻井信息,总结了南黄海主要海相地层的速度分布。本区海相地层速度整体呈高低相间分布结构,存在速度的突变和倒转。海相下构造层速度高,不同地层间速度差异较小。由于海相下构造层无钻井资料约束,获得的速度信息仍存在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洞庭湖区洪水位下的国产高分辨率影像和无人机航摄数据开展洞庭湖区洪涝灾害和堤垸溃缺监测,并结合20世纪90年代高洪水位下的遥感影像和洞庭湖区水文站点数据,分析了三峡水库运行后的湖泊蓄水、堤垸防洪情况。监测结果表明:(1)城陵矶水位达到三峡水库运行后的最高水位(34.47 m)时,洞庭湖的水域面积为2 245.26 km2,仍有435.03 km2的洲滩出露水面,主要分布在七里湖和目平湖,且大通湖水域面积与平水期水域面积变化不大,说明即便在高洪水位下,这3个湖泊的蓄洪能力也极为有限,七里湖和目平湖应作为未来清淤的重点;(2)国产卫星数据可满足洪涝灾害的宏观性应急监测需求,无人机技术是开展局部区域应急监测的有效手段;(3)遥感影像显示洞庭湖的堤垸基本无内涝淹没区域,与20世纪90年代高洪水位时的内涝灾情形成鲜明对比,说明洞庭湖的洪涝灾害防治工程成效显著。新华垸的溃决,也说明三峡水库的运行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洞庭湖的洪涝灾害隐患,洞庭湖区的防洪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水产养殖用地分布广泛,但由于其在影像上所表现的复杂性和不均匀性,造成该用地类型提取中的困难,尤其针对中分辨率遥感影像。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纹理和空间特征的养殖用地提取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3个步骤:首先,利用纹理熵和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实现水产养殖用地的粗提取;然后,依据相邻地物间的关系实现同类型地物合并;最后,本文构建一种相对宽度作为地物的近似宽度,再次利用NDWI实现水产养殖用地的准确识别。本文以越南万丰湾为研究区域,以Landat-8融合影像(融合后的像元大小为15 m)的目视解译结果为标准,对本文方法与最小距离法分类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精度可达91.13%,远高于传统的面向对象方法,并且所提方法的错误率和虚假率分别为0.09%和8.87%,表明了该方法可靠性,因而该方法可为基于中分辨率影像的地物类型提取提供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GIS支持下长江口南支河道百年来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长江口南支河道1900—2001年的5幅海图资料,在GIS的支持下,建立了百年来长江口南支河道的水下数字高程模型(DEM),在此基础上对其演变特征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1900—2001年间南支河道表现为微冲,不同时段的冲淤状况不同。(2)南支河道的冲淤演变主要表现为5个水道和4个成形沙体的冲淤变化,各水道的最大水深和成形沙体的总面积和总体积都呈不断增大趋势。(3)南支河道各主要断面以复式河槽为主,主槽位于南岸,且最大水深不断增大。位于南支河道入口处和出口处断面的变化比中段断面的变化剧烈。(4)南支河道的演变是自然演变和人工控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主要讨论一种特殊的C语言程序设计方法,这种程序能有效地对自身的关键模块加密,能运行是地完成动态解密。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2,5,8-四羟基蒽醌(THA)与镀形成配合物和THA进入β-环期精(β-CD)的内空腔与镀形成包结物这两种测定镀的荧光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试验表明,后者的灵敏度和重现性有显着提高.选择性明显改善。详细研究了方法的测定条件.并应用于矿样中痕量镀的测定,结果符合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7.
湘中主要赋存有下石炭统测水组、上二叠统龙潭组、上三叠统安源组和下侏罗统造上组等煤系。湘中煤层气含量主要是受煤级、煤层埋深、构造运动、围岩、水文地质条件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上扬子地台震旦系铅锌矿床类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上扬子地台含铅锌矿地层主要为震旦系。震旦系在上扬子地台主要发育上统灯影组,次有下统陡山沱组。将上扬子地台震旦系铅锌矿床成因划分为一级为叠生矿床,二级为层控矿床,三级为热水沉积改造矿床和热水沉积再造矿床四级类型,该类型按铅锌比例进一步划分为富铅型、富锌型、铅锌共生型。研究区内最重要的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为南郑马元、会东大梁子铅锌矿为代表的富锌型。陕西南郑、紫阳—镇坪地区,湖北武当、神农架、黄陵地区,以及地台西缘的安宁河、甘洛—小江、峨边—寻甸等地区的震旦系是寻找铅锌矿的最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9.
右江盆地二叠纪孤立碳酸盐岩台地边缘海绵礁由于生长在不同的古地理位置,因而具有两种类型的海绵礁特征;成礁期可确定在中二叠统祥播阶晚期→晚二叠统;海绵礁造礁旋回由礁基→礁核→礁坪→礁滩→礁顶组成。对Ⅰ类海绵礁底部所产生的不整合面,文章首次提出属事件沉积不整合面,并对其成因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依据岩性组合、古生物特征及地震事件层研究,对胶辽鲁西徐淮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可作如下多重划分对比:鲁西黑山官组、二青山组分别与辽东的钓鱼台组,南芬组相当,胶东豹山口组可与南芬组对比,它们同属青白口系。辽东南关岭组下部、鲁西石旺庄组下部、苏皖北部贾园组、淮南九里桥组皆为一套砂灰岩组合,都发育第一期地震事件层,并开始含有后生动物化石,为等时地层单位,与其以上各前寒武岩石地层单位同属灯影峡阶,鲁西的佟家庄组、浮来山组可分别与辽东桥头组、长岭子组、胶东辅子夼组、南庄组、苏皖北部兰陵组一城山组、淮南伍山组一四十里长山组对比,归属《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新划分的陡山陀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