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3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50篇
海洋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中国东部陆地过黄渤海与朝鲜半岛地质构造连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部与朝鲜半岛为黄海所隔,其地质构造的演化关系,历来为海洋地质、石油地质学家所关注.以往,许多地质学家都沿用日本地质学家小林贞一等人,在三十年代提出的"秦岭-汉城地障"和五十年代初的"福建-岭南地块"之说,而后者几成定论.这是让中国东南部的华夏(福建)地块,穿越东海和南黄海,去与朝鲜半岛的"岭南地块"连接;把宽近500公里、包括几个复杂构造单元的钱塘-江南-太湖-下扬子区(狭义  相似文献   
2.
大陆科学钻探在江苏岗上超镁铁岩体上打了一个卫星孔(CCSD-PP3),孔深705m,穿透428m厚超镁铁岩体,其下主要为不同类型片麻岩及少量榴辉岩。该岩体产在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中,面积1370×700m,上覆约10m厚第四纪盖层。岩心柱可以粗分为4段,370m上部超镁铁岩,50m片麻岩夹榴辉岩,60m下部超镁铁岩,225m片麻岩类。榴辉岩夹在片麻岩中,片麻岩有正、副之分。榴辉岩石榴石中发现柯石英假象,表明岩石经历超高压变质作用。超镁铁岩主要岩性为纯橄岩和含石榴石纯橄岩,含石榴石纯橄岩出现3层,总厚度仅90m,与不舍石榴石的纯橄岩无截然界线。岩相学研究观测到石榴石中保留橄榄石、单斜辉石和尖晶石等超高压变质之前的矿物组合,以及退变质矿物替代石榴石的现象。岩石化学成分总体变化小,SiO242.17-44.79,平均43.78;MgO46.35-48.98,平均47.42,Mg#值(=Mg/(Mg Fe)×100)为91.89-92.75,平均92.4,属于高Mg型;Al2O3和CaO丰度低,分别为0.66-0.27,平均0.43,和0,01-0.35,平均0.13;REE总量较原始地幔亏损,但LREE相对HREE富集。结合矿物组合特征,说明这套岩石属亏损型,但可能经历了流体热液的改造;纯橄岩和含石榴石纯橄岩成分的一致型,说明后者是前者经变质改造形成。SHRIMPU-Pb定年测得含石榴石纯榄岩中锆石存在两组年龄,超高压变质阶段新形成的锆石时代为240±2.7Ma,核部残留岩浆锆石给出726±56Mao前者与区域上超高压变质年龄十分吻合,后者与大别-苏鲁区域上新元古代大规模花岗质岩浆侵位时代。岗上超镁铁岩体可能记录了早期侵位到地壳,在陆陆俯冲碰撞阶段被俯冲岩片带入到柯石英形成深度,以及随岩片折返到地表的整个历史。  相似文献   
3.
西昆仑北缘新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锆石SHRIMP年龄及其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西昆仑北缘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中,笔者等识别出大量不同时代的片麻状花岗岩,其中包括新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获得最新的新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的单颗粒锆石SHRIMP年龄为815±57Ma,片麻状花岗岩的岩石学特征反映它们形成于裂解构造背景,结合对区域上新元古代地层及中元古代末期构造事件的研究,笔者认为新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反映了古塔里木板块作为Rodinia超大陆一员发生裂解的时间,这对研究古塔里木板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及中国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浦城-三都澳和崇安-石城成矿带钢金锡多金属矿床及相关岩体的铅同位素特征作了系统研究和对比。结果表明,两成矿带不同成矿期以及同一成矿期不同区段间的铅同位素组成存在很大差异。并就此探讨了在成矿作用和岩浆作用动力学机制等地质问题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阿尔泰诺尔特地区地层—岩浆—构造轮廓初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新疆阿尔泰北部诺尔特地区的地质轮廓主要形成于海西期,地层主要由上泥盆统和下石炭统组成,岩石以沉积碎屑岩为主,夹火山碎屑岩和熔岩。沉积厚度较大,并且具粗砂岩、细砂岩和粉砂岩反复出现的韵律特征。诺尔特地区的火山岩为海西早、中期形成,早期形成岩屑、晶屑凝灰岩和英安岩,海西中期形成石英斑岩和凝灰岩,前者以中性为主,后者则偏酸性;在构造分区图上投点表明,前者落在A区,属非造山带火山岩,后者落在B区,属造山带及岛弧火山岩区;稀土配分型式表明,海西早期火山岩的铕异常明显,海西中期火山岩的铕异常不明显。诺尔特地区花岗岩属海西晚期产物,数量不多,通过AR─SiO2图、K—Na─Ca图、ACF图等图解的分析表明,它们属碱性岩浆成因的S型花岗岩,稀土元素配分型式显示花岗岩分界明显,但曲线平缓,分异不彻底。诺尔特地区地质构造演化的基本轮廓:早期是一种类似坳拉谷的环境;中期逐步闭合并抬升;晚期裂谷完全闭合,整个地区露出水面接受剥蚀。  相似文献   
6.
邢光福  陶奎元 《岩石学报》1997,13(4):473-487
对乔治王岛11个火山岩和2个侵入岩样品做了Sr-Nd-Pb同位素分析,其中(87Sr/86Sr)i=0.70326~0.70392,εNd=3.02~6.72,206Pb/204Pb=17.776~18.515,207Pb/204Pb=15..506~15.571,208Pb/204Pb=37.868~38.308。根据以上同位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并结合岩石学和微量元素特征及火山岩中熔融包裹体成分,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的乔治王岛岩浆岩起源于亏损地幔(DMM)和地幔流体交代成因的富集地幔EMI混合形成的源区;(2)该源区具有广义Dupal异常,它正是由于EMI组份加入即通过流体交代作用而产生的;(3)流体主要是俯冲深海沉积物脱碳酸盐作用而释放出的富CO2流体。  相似文献   
7.
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南岭东段风化壳淋积型矿中含稀土矿花岗岩层中暗色包体的地质特征,发现分布在岩体中的大量暗色包体具流面和流线构造,主要组成矿物为石英、辉石和斜长石,具典型的辉长结构。暗色包体低硅、钾和钠,高钙、铝、镁、铁、钛和锰,属亚碱性—铝不饱和型;富集U、La、Pr、Nd、Sm、Dy,亏损Nb、Sr、Zr、Hf、Ti等微量元素;REE总量低于寄主含矿花岗岩层稀土总量,Ce和Eu具有明显的负异常。这些特征说明暗色包体的原岩可能来自早期基性岩,其形成与燕山早期陂头岩体的分异演化关系密切。与南岭地区花岗岩中此类暗色包体进行对比,有助于在该区寻找稀土矿床和稀有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南几条变质带中的氧同位素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窦克 《岩石学报》1993,9(2):125-135
  相似文献   
9.
安徽巢县凤凰山剖面和州组上段生物扰动灰岩含丰富的遗迹化石Thalassinoides sp,属于Glossifungites遗迹相,它发育在没有完全石化的间断面上,反映了一种潮间带潮坪的沉积环境。Glossifungites遗迹相的发现,在地层学上证实了巢县以北和州组与黄龙组之间为间断接触,缺失或只存在一部分相当于巢县以南普遍存在的老虎洞组白云岩时代的地层。  相似文献   
10.
“福建-岭南地块”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亚洲大多数地质学家认为,渤海、东海、黄海和日本海等海域,是新生代逐渐形成的。这样,就有理由认为,今天的我国东部大陆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在前新生代的地质构造发展,是一脉相连的。关于它们之间的连接图式,日本地质学家小林贞一,在三十年代初曾提出“秦岭-汉城地轴”,五十年代初又提出“福建-岭南地块”之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