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叠前纵波方位各向异性检测裂缝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利用AVAZ地震资料椭圆拟合的长轴与短轴信息来评价裂缝,该方法在具体应用时,认为裂缝型储层AVAZ响应特征的变化仅由各向异性参数决定,而没有考虑非各向异性参数的影响,从而引起裂缝评价的多解性。为提高该技术的裂缝评价精度,从模型分析入手,将模型中各向异性参数及岩性参数设置为概率密度分布函数,然后采用Monte Carlo随机方法进行叠前AVAZ正演模拟。首先,对各向异性参数对椭圆拟合的影响进行简单分析,得出各向异性参数γ对椭圆扁率B/A与各向异性因子B影响最大、δ次之、ε最小。然后,进一步重点分析不同标准差的速度与密度模型的B/A与B响应特征,得出地层的速度与密度的变化在较小范围内时,该技术评价裂缝才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其中,地层纵波和横波速度的变化(尤其是纵波速度)对叠前AVAZ响应影响较大,地层密度几乎没有影响,故当横向岩性变化较大时,该方法在评价裂缝型储层时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段是西缘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该区的地下构造模式由于受地下构造复杂与地震资料品质差的影响长期以来缺乏清晰的认识。通过地表地质、大量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纵向上以下古生界类复理石浊积岩系、上古生界煤系区域性滑脱层为界,将该区划分为上部的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和下部的原地系统。前者断裂、褶皱发育,由6个逆冲席组成,横向分带性特征明显,自西向东划分为逆冲推覆构造主体、前缘过渡带、前缘带三个带;后者构造变形较弱,总体为西倾单斜,局部地区发育完整背斜圈闭。前缘过渡带、前缘带及原地系统勘探目的层众多,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好,勘探前景较好;逆冲推覆构造主体目的层已裸露,油气生成与保存条件较差,勘探潜力欠佳。  相似文献   
3.
基于数据库技术的模型静校正法在TKM地区处理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TKM工区初至认识困难,初至拾取工作量极大的难题,提出一种合理有效的,基于表层数据库的模型法静校正技术。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工区内小折射,微测井布设密度足够且合理的条件,结合表层数据库及点、线、面一体化的表层交互分析解释方式,建立了全区合理的表层模型,计算生成最终静校正量。这项技术大幅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取得了满意的静校正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对大量薄片和岩心观察分析基础上,结合扫描电镜和全岩分析、 X衍射粘土分析、 包裹体测温等手段,对查干凹陷碎屑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区碎屑岩储层主要为低成分成熟度、 低结构成熟度的长石岩屑砂岩,成岩作用呈现“强压实、 强胶结、 弱交代、 弱溶蚀“的“两强两弱”特征;成岩阶段主要处于中成岩A期,局部达中成岩B期至晚成岩期。两期胶结主要发生在苏二早期和乌兰苏海时期,中浅层(<2 500 m)较低孔隙度主要由于强压实和早期致密胶结所致;较高孔隙度是由于原生孔隙保存较好,长石及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蚀作用导致孔隙度增大。深层碎屑岩储层(>2 500 m)较低孔隙度除压实作用外,碳酸盐致密胶结是主因;较高孔隙度则为早期酸性溶蚀叠加晚期碱性溶蚀产生次生孔隙为主。晚期碱性溶蚀发生在油气充注之后,为无效溶孔。  相似文献   
5.
流体饱和多孔隙介质弹性波方程边界元解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流体饱和多孔隙各向同性介质模型,本文首先推导了流体饱和多孔隙介质中弹性波传播的频率域系统动力方程及边界积分方程,然后给出了流体饱和多孔隙介质弹性波方程的基本解,最后,利用本文给出的边界元方法对流体饱和多孔隙各向同性介质中的弹性波传播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不论是从固相位移,还是液相位移的地震合成记录都能看到明显的慢速P波,本文提出的流体饱和多孔隙介质弹性波边界元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自适应基质矿物体积模量提取和流体替换验证(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岩石物理学研究中Gassmann方程被广泛应用于预测岩石中的地震波速度,由于输入的基质矿物体积模量参数不准确,极大的影响预测结果的可靠性,特别是复杂基质矿物组合的碳酸盐岩储层。因此本文结合Russell流体因子和Gassmann-Boit-Geertsma方程计算式,通过引入干岩石骨架泊松比,提出了一种基质矿物体积模量提取方法,能够自适应反演岩石基质矿物等效体积模量,提高流体影响预测的可靠性,通过实际资料流体替换验证,该方法的预测结果是可靠的,并且计算效率高、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7.
西藏墨竹工卡县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勘查模型   总被引:31,自引:14,他引:17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西藏藏中有色金属开发基地的重要矿床.文章重点研究了该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标志、地球化学勘查模型、地球物理勘查模型、矿体空间结构等.研究表明:赋矿地层为林布宗组(K1 l)砂板岩、角岩和多底沟组(J3d)大理岩、灰岩,角岩控制了钼(铜)矿体的分布,角岩与大理岩之间的层间构造是矽卡岩型矿体的赋存部位....  相似文献   
8.
基于微震特性的相对震级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非常规气藏的开采开发,微地震监测成为压裂效果评估的关键技术.四川盆地非常规油气藏开采开发处于早期,井网密度极低导致在压裂井附近难以找到匹配深井作为观测井,而地面、浅井等替代观测方式面临无法有效探测微地震信号的风险.微地震事件能量弱和辐射的方向性使得观测方位预判及有效监测距离的评估成为微地震监测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压裂微地震能量辐射模式和地层传播特征的相对震级计算技术,模拟微地震事件能量辐射模式及在地层传播过程中的动力学特征,达到评估微地震相对震级与检波器方位、地层传播距离的非线性关系的目的.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微地震监测资料验证,该方法能有效地解决微地震监测最佳观测方位的优选和有效传播距离的评估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