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质学   11篇
综合类   3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建立大地构造内波假说的根据,即:(1)全球海陆分布的低阶球谐特征;(2)全球大洋中脊体系的存在;(3)大陆永存及生长的事实;(4)地壳均衡及莫霍面的化学分界面性质;(5)地槽活动的现象、规律等。在分析以在事实的基础上,研究了大地构造运动中主要的物质运动过程,认为从薄地壳底部向厚地壳底部迁移的地壳物质流,引起地壳厚度的自激波动,推动地槽运动和大陆生长。  相似文献   
2.
地洼学说自50年代提出后,发展很快,特别是近10年来,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有较显著突破.地洼学说理论的精髓,不仅在于提出了“地洼区”作为地壳构造演化的第三构造单元,而且强调了地壳构造动“定”递进演化的一般规律,这些见解,揭示了岩石圈构造演化的复杂性和构造单元的多样性.地洼区的分布,从时间上说,最近的研究表明:地  相似文献   
3.
随着资料的积累,不断发现与板块假说相矛盾的事实:地震层析没有发现地幔对流的证据,却发现大陆克拉通具有400km深的“壳根”;海洋地质调查发现了一系列否定板块假说的重要证据,尤其是大西洋中多处发现古岩石,使海底扩张模型受到严重挑战;跨越扩张脊的一系列测量结果实际上否定了扩张假说。此外,作为学说重要支柱的地磁资料的可靠性受到怀疑,板块消减过程中洋底沉积层堆积被否定,大陆碰撞模式与陆上地质资料的不符,动力机制不明,板块模式不适于解释复杂的大陆地质而难以登陆等事实,已令板块构造理论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根据煤和蒸发岩的地史分布等资料,说明一个海陆相对固定的大地构造模型更符合实际。通过对大地构造假说发展史的分析和研究,并借鉴天文学中太阳系的发现史,认为新假说的建立必须从确凿的地质现象,而非多解性的资料和推断出发。由此提出大地构造和海陆起源的内波假说。  相似文献   
4.
一、地质概况先锋盆地位于昆明市区之东北约60千米。盆地之东有南北向小江断裂之西支嵩明-沧溪断裂,西有南北向普渡河断裂,两断裂所夹持的法古-磨腮背斜呈近东西向。背斜的南侧为蟒蛇河断裂(F_1),北侧有代理堡断裂(F_2),这两条断裂具有相同的应力场和形成演化特征。F_1和F_2所夹持的地带于三叠纪晚期发育成先锋聚煤断陷盆地,尤其是背斜南翼以蟒蛇河断  相似文献   
5.
地电化学(泡塑)样品中金与锑的预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模拟实验获得附载金、锑的泡塑样品,并对其进行了硫脲解脱法、灰化法、硝酸加氧化剂消解法的比较实验,确定采用硫脲解脱法是地电化学(泡塑)样品金、锑的最佳解脱方法,通过正交实验及其结果分析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利用硫脲解脱一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某隐伏金锑矿床82件地电化学(泡塑)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显示出有明显的金、锑异常,指示了重要的勘探靶区。  相似文献   
6.
喻亨祥  刘家远  林锦富 《矿床地质》1998,17(Z3):625-628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在华力西造山运动晚期,形成了成因归属殊异、成矿专属性迥然不同的两类花岗质成矿岩浆建造。形成于造山晚期拉张、松驰构造环境下的A2型碱性花岗岩与锡成矿密切相关,并构成了自成体系的锡矿床系列。形成于造山晚期挤压、聚合构造环境下的 中酸性浅成侵入岩类与金、铜成矿密切相关,并分别构成自成体系的金矿床系列和铜矿床系列。  相似文献   
7.
断裂构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沃溪断裂,青草坡韧性剪切带和邓家园断裂构造破碎带等断裂构造进行稀土元素构造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初步得到了稀土元素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特征的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8.
汪灵  张振禹 《湖南地质》1996,15(4):206-208,228
本文论述了矿物材料的定义、类型,矿物材料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任务;介绍并分析了我国非金属材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指出发展我省非金属矿物材料产业,对振兴湖南经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成矿构造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矿构造学是1965年陈国达在广西桃花金矿从事矿田构造研究及在冶勘274队讲课期间提出的一门学科,该学科把构造地质学与矿床学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但仍属构造地质学范畴,为地洼学说研究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该学说发展过程中派生出来的一门交叉学科。  相似文献   
10.
在许多第三纪的沉积盆地中,产巨厚褐煤层。在云南,有昭通,小龙潭、先锋等聚煤盆地。前人对此类巨厚褐煤层内部的变化尚少研究,笔者按巨厚煤层的特点,试用最优分割法进进行地质分析。 (一)巨厚煤层的基本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巨厚煤层的特点之一是厚度大、夹矸少,在宏观上和微观上变化都不明显。因此,给煤层详细对比和其他的地质研究带来一定困难。尽管测井资料可有助于煤层的圈定和对比,但对内部变化的进一步研究仍显得无能为力。按现代泥炭堆积速度为0.2—0.4毫米/年,泥炭转化为褐煤的压缩比为4∶1计算,形成50米厚的褐煤所需的时间达50—100万年。以昭通盆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