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质学   15篇
  201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和承宗 《探矿工程》1994,(4):49-49,56
天井山控制松动大爆破参数设计云南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和承宗1993年5月,我队对外承包一项以松动大爆破取土石10万m3的工程。第一次大爆破,总装药量为736.71kg,总爆破量为7500m3。爆破效果很好,无大飞石,最大装药量药室的射散只有34m,周...  相似文献   
2.
非电起爆系统即导爆管起爆法,目前在国内外矿山和地质勘探爆破工程中应用比较广泛。从我们使用的情况表明,它克服了导爆索、导火索和电雷管起爆法中的不安全隐患,是一种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的起爆法,值得推广应用。它与导火索、火雷管起爆法比较,前者具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老王寨金矿的地面波谱TM特征和S、H、O同位素组成及Pb同位素组成分析,认为早元古代哀牢山群、晚古生代内沉凝灰岩、大型韧性剪切构造带内超基性和基性岩是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源区。  相似文献   
4.
下关天生桥,位于大理市市区(下关)西南700米许,横跨于洱海出口处的西洱河上,是沟通南北者摩山与点苍山的天然通道。该桥发育于眼球状片麻岩分布区,高11.5米,长6.5米,宽1.6—2.5米。它以奇特、雄伟而驰名于滇西,是旅游地质胜景之一(图1)。大自然中的天生桥千姿百态。究其成因,均与物理或化学作用有关。在化学作用下,碳酸盐岩被地下水溶蚀,含盐岩石的盐矿物被水溶解,未成岩的砂砾、粘土层等被雨水冲刷均可以形成天生桥;在物理作用下,致密、均匀块状的花岗岩(或其他火成岩)、砂岩等因球形风化而层层剥离,沿节理面一块块方解的坚硬岩石因流水冲蚀崩落亦可以形成天生桥。  相似文献   
5.
滇西北鲁甸花岗岩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鲁甸花岗岩侵位于上三叠统崔依比组,又被上三叠统石钟山组不整合覆盖,为印支期花岗岩。主要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角闪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边缘相有少量黑云斜长花岗岩出露。副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多数含有标准矿物刚玉。它是介于Ⅰ型和S型之间的一种花岗岩类型,大体相当于加里东型岩体。  相似文献   
6.
李光勋 《矿床地质》1988,7(4):65-72
矿区内存在纬向和反“S”型两类构造体系,后者的控岩控矿作用十分明显。含矿裂隙以北北西至北西向右行压扭性断裂破碎带为主,层间破碎带为次之。控矿构造主要有斜列式和层间破碎带两类。矿化类型为锡石电气石石英脉型。据花岗岩的含矿性及其与矿化的紧密关系,以及氧、硫同位素、包体测温、热晕和蒸发晕特点等资料综合分析,该矿床是在多期次构造活动控制下,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源的气化-高温热液复式矿床,主要是受反“S”型构造体系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是矿产资源总量预测中地质变量研究的关键,它贯穿于矿产资源预测工作的始终。在格咱斑岩铜(钼)矿产资源总量预测中,欲通过对地质勘探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其统计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深化对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的认识,合理选择地质变量,从而提高资源总量预测成果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8.
滇西北红山铜钼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红山铜钼矿床是义敦岛弧南端格咱火山-岩浆弧中已探明规模最大的夕卡岩型铜矿床,近年来在其深部勘探过程中又发现斑岩型铜钼矿体.利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技术,分别对红山铜钼矿床中5件夕卡岩型矿石和1件斑岩型矿石中辉钼矿进行定年,首次获得红山铜钼矿床高精度成矿年龄.夕卡岩型矿石中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为77.90 ~ 81.05Ma,加权平均值为79.32±0.87Ma,斑岩型矿石中辉钼矿模式年龄为80.71Ma,两者在误差范围内相一致;6件样品辉钼矿等时线年龄为80.0±1.8Ma,代表了红山铜钼矿床的成矿时代.辉钼矿中Re的含量为(4.074±0.035) ×l0-6~(94.21±0.75)×10-6,指示其物质来源以壳源为主,有少量幔源物质混入.红山铜钼矿床与格咱火山-岩浆弧燕山晚期岩浆侵入作用的高峰期及相关斑岩-夕卡岩型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年龄一致,表明它们是弧陆碰撞的后造山伸展背景下同一区域地质事件的产物,该期夕卡岩-斑岩型铜钼多金属具有较大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9.
段彦学 《云南地质》1992,11(4):356-361,355
(一)前言鹤庆锰矿位于鹤庆县城西南小水井一带,是一低磷、低铁、自熔性中型规模的富锰矿床。自五十年代开展地质工作以来,对矿床成因、含矿地层时代、沉积环境、成矿远景等作过论述和探讨,一致认为含锰地层为上三叠统松桂组。但这是一个还未理清楚的问题。在1:20万鹤庆幅区测报告验收决议书中指出,矿区的马厂东山一带,作为“飞来峰”构造的中三叠统北衙组缺乏确切的化石依据,定为“飞来峰”和推覆构造的资料不够充分。笔者自六十年代初至今,一直参与了该区的区调工作,对黑泥哨以北、汝南哨以南一带包括含锰地层在内的一套碎屑岩、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碳酸盐岩进行了系统的剖面观察,采集到不少化石。现在认为,原先定的“飞来峰”构造是不存在的,下面的含锰碎屑岩与其上的碳酸盐岩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藏东三江构造带划分为三个陆块(由西往东为察隅陆块,昌都一思茅陆块,中咱陆块),二条结合带(即碧土一昌宁、孟连结合带,金沙江—哀牢山结合带),并对各构造带的地质和构造特征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三江构造带演化的基本特点是:晚二叠世时期碧土洋盆向东、金沙江弧后盆地向西俯冲消减于昌都陆块之下;至早三叠世金沙江弧后盆地封闭,中咱陆块与江达弧相碰撞;中三叠世时碧土洋盆封闭,保山陆块与竹卡弧相碰撞;到晚侏罗世—老第三纪时期察隅陆块与保山陆块及澜沧江弧发生碰撞,从而形成了察隅及腾冲地区的燕山—喜马拉雅期花岗岩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