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4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清  李益湘 《安徽地质》2010,20(4):283-286
根据合肥地区的水文与工程地质条件,研究浅层地热能在合肥地区应用的适宜方式,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浅层地热能应用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中的地埋管换热器设计、自动控制与监测、运行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旨在合肥地区推广应用浅层地热能,实现浅层地热能与地源热泵系统、建筑空调系统相匹配。  相似文献   
2.
长江中下游庐江-枞阳火山岩矿集区深部结构与成矿作用   总被引:32,自引:16,他引:16  
为探测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江-枞阳白垩纪火山岩盆地和铁、硫矿集区深部构造和地壳结构,探讨成矿深部控制条件,作者完成了穿越火山岩盆地的深反射地震剖面(150km,记录30s)和罗河铁矿区浅层高分辨反射地震剖面(20km),以及平行剖面的大地电磁、高精度重磁剖面,揭示了矿集区全地壳精细结构和电磁结构,同时开展区域构造测量和火山岩年代学研究,获得了新的认识。证实"耳状"的庐-枞火山岩盆地是一个沿北东向罗河断裂向东侧发育的非对称火山盆地,排除了另一半被断在西侧红层之下的判断;罗河断裂是一条切穿MOHO的深断裂,倾向南东,是引导地幔流体和岩浆上涌和喷发的通道,在中地壳形成岩浆房(反射亮斑);鉴别出多层界面,火山岩-侏罗系厚度约4~5km(其中火山岩厚度约3km),三叠系-震旦系变形层底界深度大致18~20km,变质基底组成中下地壳,MOHO平缓向北西倾,深度33~31km;追踪郯-庐断裂带的深部产状,陡立延伸到MOHO,宽约10km。从而揭示了早白垩系(132~127Ma)庐-枞火山岩矿集区深部过程与成矿、控矿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别山高压-超高压岩石折返与扬子北缘构造变形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大别山造山带及其"前陆"形成于三叠纪,是华北陆块与扬子地块经长期构造演化、最终碰撞的产物。研究表明,该"前陆"实际是扬子地块中部的九岭基底隆升带演化相关的褶皱-逆冲推覆构造带。综合横贯大别山造山带的大地电磁探测、宽角反射与折射地震探测、天然地震波(P波)层析成像研究、莫霍面地震反射图像,揭示大别山造山带及扬子地块北缘的地壳物性、速度结构、莫霍面错断、变形特征等,发现该区上、下地壳结构具有不一致性,总体表现为鱼骨刺状;并结合地表地质调查,推断扬子地块北缘深层向南逆冲的构造与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的形成及折返过程密切相关,而浅部构造向北的逆冲推覆构造与大别山造山带向南的逆冲推覆构成对冲构造样式。最后,本文讨论了该区大地构造演化和背景,分析了其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4.
合肥,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发展和用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合肥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 "敢"字当头,闯新路,破难题,积极出谋献策,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机制,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矿产勘查-科研工作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常印佛  周涛发  范裕 《岩石学报》2017,33(11):3333-3352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勘查-研究程度相当高的成矿带之一,地质勘查和相关研究工作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本文简要对成矿带自二十世纪初至今的勘查-科研工作成果进行了概括性回顾和综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矿带勘查研究工作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点上起步、由点到面;(2)第二阶段:区域展开、重点突破;(3)第三阶段:立体调查、深部找矿。近年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地质找矿和科学研究均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控矿构造格架(包括大地构造,后期还尝试引入了动力学背景的探讨);(2)成岩成矿作用的时代;(3)成矿系列(系统)及其演化;(4)成矿规律;(5)深部找矿。包括本专辑(代序)20余篇文章在内的近年来的找矿新发现、新突破以及对成矿的新认识,深化了成矿带成矿理论研究,指示成矿带特别是深部"第二找矿空间"具有很好的成矿潜力,同时也揭示了成矿带值得关注和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6.
关于五河地区以金为主找矿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五河县荣渡-小溪集金及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工作,在总结前人工作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五河地区找矿应着手解决矿源层(斜长角闪片麻岩类岩石)分布范围,北北东向构造,重力异常梯级带、高磁异常中的退磁区域,低阻高极化异常作为找矿工作重点,对构造的演化与矿床形成机制提出了要考虑的几个要素,提出了共参考的区域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
基于转采的探矿权和保留的探矿权的勘查年限可以基本等同于完整的勘查周期,本文以安徽省2013-2015年已转采和保留的探矿权作为调查分析样本,对探矿权的勘查周期进行合理性分析,认为国土资发[2009]200号文规定的勘查年限对于能源矿产较为严格、对于高风险金属矿勘查过于严格,提出了分矿种设置勘查期限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何义权 《安徽地质》2009,19(1):1-11,16
回顾了安徽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叙述了标准化、基础数据库建设、管理信息系统(MI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开发应用、电子政务等方面的进展;探讨了国土资源信息化面临数据质量、信息共享、电子政务和技术方面的挑战,事实上这些挑战不仅仅局限于安徽、也不仅仅局限于国土资源部门,而是信息化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皖南天井山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皖南地区山高林密,地质工作条件差,基础地质工作相对还很薄弱,金矿的找寻工作一直没有取得大的突破.本文选取皖南休宁县天井山金矿为切入点,对该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基本理清了本区与金成矿相关的各种因素,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剖析,并对其找矿前景作了探讨.系统统计分析区内地层、岩浆岩、矿石的主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讨...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农业地质资源开发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论述地质环境与农业发展关系的基础上,介绍地质为农业服务已获得成效的几个实例,分析了安徽省农业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农业地质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