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8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南岭地区发育众多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钨锡等矿床,是世界稀有稀土矿床重要基地。近年来南岭成矿带在印支期的成矿作用也逐渐引起关注(梁华英等,2011;伍静等,2012),而对与加里东期花岗岩有关的成矿作用则相对关注不多。目前对华南加里东期花岗岩是否成矿或具有成矿潜力有不同的看法,但总体认为其成矿概率较小(华仁民等,2013;陈顺波等,2013)。苗儿山-越城岭是南岭西段出露最大的复式岩体,多数观点认为其主体形成于加里东期(周新民,2007),  相似文献   
2.
<正>大厂铜坑锡多金属矿床位于桂西北河池市南丹县境内。该区蕴藏大量的Sn、Pb、Zn、Cu、Sb、W等有色、贵重和稀散金属矿产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产地。结合大厂铜坑锡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对该矿床的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可以初探出大厂铜坑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机制,还可以更好的指导区内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的缓解矿山资源危机。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查干花钼矿床地质特征及Re-Os测年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查干花钼矿是近年来在内蒙古西部中蒙边境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具大型规模隐伏矿床,区内辉钼矿化呈浸染状、团块状、细脉状分布于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与古元古界宝音图群地层北东接触带部位,具斑岩型矿床特点.本文在对矿区矿化和蚀变特征初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辉钼矿Re-Os测年,获得模式年龄为(239.3±3.3)~(242.6±3.6)...  相似文献   
4.
桂东北富贺钟地区是广西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之一, 在姑婆山复式岩体的西南缘产出有新路、水岩坝和珊瑚3个主要钨锡多金属矿田。本文对不同矿田典型矿床分别开展了稀有气体同位素研究, 根据黄铁矿流体包裹体He、Ar、Ne同位素组成, 进一步讨论了区内钨锡成矿流体来源和壳-幔成矿作用过程。结果表明, 黄铁矿流体包裹体3He/4He=0.53~4.53 Ra、40Ar/36Ar=315.58~600.55、38Ar/36Ar=0.18688~0.19102、20Ne/22Ne=9.737~9.848、21Ne/22Ne=0.0291~0.0304, 显示成矿流体为地壳流体、幔源流体和饱和大气水的混合物, 成矿过程中有地幔物质的加入, 地幔He约占8.7%~75.7%。结合区内成岩、成矿的测年资料及岩石成因等综合分析认为, 区内中生代发生了多期次壳-幔相互作用, 且作用强度经历了强→弱→强的演化过程, 分别导致了姑婆山岩体主体岩性(165~160 Ma)和晚期细粒花岗岩(154~151 Ma)的侵位, 以及钨锡多金属成矿作用(136~100 Ma), 成矿与晚期的细粒花岗岩同位但不同时。  相似文献   
5.
<正>华南中生代发生了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形成了大量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钼、铋矿床。燕山期花岗岩的成矿作用已获得了较为充分的研究,而印支期花岗岩成矿作用也逐渐为人们所关注。目前发现的与印支期花岗岩有关的矿床的成矿元素组合主要以W(如油麻岭、邓阜仙、高岭),Sn(如荷花坪)和W-Sn(如仙鹅塘)为主(蔡杨等,2013;程顺波等,2013;郭春丽等,2011;张迪等,2015;章荣清等,2010)。而云头界矿床是迄今为止在南岭地区发现的唯一与印支期花岗岩有关的W-Mo矿  相似文献   
6.
广西金牙金矿床控矿构造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凤山县金牙金矿是我国滇黔桂金三角地区具代表性的微细浸染型矿床之一。文章通过地质构造调查,综合分析了矿床构造特征,控矿构造,矿区构造样式等,认为金矿体主要分布在背斜的转折端及东西两翼。矿区断裂构造有近SN向主断裂、近SN向次级断裂、以及顺层滑动破碎带等,它们均为区内控矿构造。其中近SN向次级断裂是主要的容矿构造,通过对其运动学特征研究认为它们为早期挤压过程中派生的X节理,次级断裂后期张扭性活动叠加成矿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牙金矿床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正>广西凤山金牙金矿是滇桂黔"金三角"区内的一个大型卡林型金矿(李泽琴等,1994)。该矿床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对此矿床的深入研究既有利于进一步认识滇黔桂区域的构造演化历史以及成矿规律,也有利于深化金矿的成矿机理和成矿理论。1矿区地质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其中,中三叠统河口组下段岩性为:上部  相似文献   
8.
荷花坪锡多金属矿床是湘南地区新发现的一大型矿床, 主要由印支期矽卡岩型矿石和燕山期蚀变碎裂岩型矿石所组成, 且以前者为主体。本文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岩相学观察基础上, 将区内印支期成矿分为三个成矿阶段(I-含锡矽卡岩阶段; II-硫化物阶段; III-石英-方解石阶段), 燕山期成矿分为两个阶段(I-锡石-硫化物阶段; II-方解石阶段)。对不同期石英、绿柱石、方解石等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 荷花坪矿床包裹体类型主要为H2O-NaCl型、H2O-NaCl-CO2型和少量纯CO2型。显微实验结果显示, 印支期成矿流体主要为低盐度(ω(NaCleq)=3%~10%)的H2O-NaCl和H2O-NaCl-CO2以及少量富CO2流体。三个成矿阶段的完全均一温度分别为290~390℃、190~260℃和140~180℃。成矿早阶段流体中含较多CO2, 晚阶段CO2含量减少, 主要为H2O-NaCl, 且Ca2+、Mg2+含量增高。燕山期成矿流体亦为低盐度(ω(NaCleq)=2%~10%)H2O-NaCl和H2O-NaCl-CO2, 二个成矿阶段的完全均一温度分别为190~340℃和130~170℃, 成矿早阶段流体中含较多CO2, 晚阶段CO2含量减少, 主要为NaCl-H2O。两期成矿从早到晚都呈现出盐度降低、密度增大的变化趋势。区内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和地下水热液, 成矿早阶段以岩浆流体为主, 晚阶段以地下水为主。区内锡成矿主要与含CO2的流体以及流体的沸腾作用有关, 铅锌矿化主要与盐-H2O溶液流体作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