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冷水坑斑岩型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罗诒爵 《矿床地质》1985,4(4):15-24
冷水坑矿床是国内比较典型的以铅锌为主的大型斑岩矿床。通过详细工作,对矿床地质特征有了进一步认识,总结此文供大家参考。一、地质概况矿区位于北武夷隆起和信江断陷盆地接壤带南缘,浪岗一月凤山火山构造洼地西侧,湖石—岭西断裂中段。  相似文献   
2.
冷水坑矿田是我国近年来探明的一个特大型铅锌银矿田。成矿类型有斑岩型、脉带型和层控叠生型等三种,具多成因、多位一体的成矿特点,它的形成与我国东部中生代陆相火山活动的火山喷气—热液作用有关矿田地处孤萝山破火山口西侧断陷带内,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北东向及其配套断裂和燕山中期的次火山岩体均较发育,是重要的成矿和控矿条件。花岗斑岩呈舌状侵位于侏罗系上统鹅湖岭组(J,e)地层,位于F_2逆断层的下盘,是斑岩型和脉带型矿床的主要含矿围岩。层控叠生型矿床的赋矿围岩为侏罗系上统打鼓顶组下段(J,d~1)顶部的石英正长质火山角砾岩层。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严格受层位控制。矿田中除铅、锌、银外,伴生组份S、Cd、Au、Cu、In等均具综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江西景德镇朱溪铜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控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陈国华  万浩章  舒良树  张诚  康川 《岩石学报》2012,28(12):3901-3914
景德镇朱溪铜钨多金属矿是近年发现的一个矽卡岩型矿床,发育在江南新元古代基底之上。在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和最新勘探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控矿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矿化岩体为晚中生代花岗斑岩,晚古生代黄龙组和船山组是成矿的物质基础,矿化蚀变发育在花岗斑岩与黄龙组、船山组的接触带。矽卡岩存在分带现象,自花岗斑岩往围岩一侧,自内向外依次出现角岩带、石榴石-透辉石带、透闪石-阳起石带、含石榴石大理岩带;品位高、厚度大的矿体主要产于矽卡岩带中。在地表和浅部,存在成矿分带性;由东往西,依次出现铜→铜-白钨矿→白钨矿,成矿温度则由中温→中高温→高温,揭示一个向西北倾斜的成矿带面貌。本研究提出,该矿床的形成明显受NE向断裂构造的制约,主矿带主要分布在黄龙组与新元古代基底的接触面附近,浅部为铜或铜锌矿,往深处变为铜-白钨矿,更深处为白钨矿赋存场所。在塔前-赋春盆地东段的晚古生代碳酸盐岩盆地与花岗质岩体的接触带,是寻找矽卡岩型铜钨钼等多金属矿床最有利的远景区带。  相似文献   
4.
多元地学信息GIS集成与融合分析应用于找矿的实例较少,它可以实现元素地球化学系列数据处理与分析工作,为成矿预测提供找矿靶区信息。结合冷水坑地区多元地学信息GIS集成与融合分析应用实例,对单元素、多元素地球化学场进行了综合分析,信息表明,在冷水坑地区存在一个多元地学信息环形构造,根据环形构造圈定了4个寻找隐伏银铅锌多金属矿的远景区,并在小源远景区(即银珠山矿区)寻找到一个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为区域成矿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并提高了隐伏矿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江西金溪熊家山钼矿床不同位置的石英脉的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测温的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流体属中盐度中温流体类型,流体密度介于0.9~1.0 g/cm~3之间,与前人研究认为的大多数岩浆热液流体密度(<1.0 g/cm~3)相当。在对包裹体进行研究的过程发现沸腾作用现象的存在,其成矿深度约为1.07km。成矿流体均—温度明显具有两个峰值,一个对应为辉钼矿化阶段,流体均—温度与盐度表现为中高温(280~440℃)和盐度为(15~21 NaCl.wt%),一个对应为铜矿化阶段的均—温度与盐度表现为中低温(140~260℃)和低盐度(8~15 NaCl.wt%)。破碎带中矿化石英脉与花岗岩中的的石英脉在温度与盐度变化规律上相同,但石英脉与围岩花岗岩中石英流体包裹体特征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