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1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菊霞  郝俊杰 《河北地质》2006,(1):16-17,32
文章通过对河北省南部邯邢地区铜矿找矿线索的分析对比研究,指出该地区具有比较优越的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和比较好的矽卡岩型铜矿找矿前景,提出了在该区进行铜矿找矿工作建议及如何选择工作区。  相似文献   
2.
冀东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特征及研究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系统的土壤深层(第Ⅰ环境)取样调查,研究并给出了冀东土壤中元素系列地球化学基准值及其基本特征,包括全区及不同景观区、不同流域、不同类型土壤中元素的地球化学基准值,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资源与环境评价提供了实用的基础地球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3.
崇义东铁矿三矿体赋存于闪长岩与石灰岩的接触带中。闪长岩体呈岩株状侵入于奥陶系中统石灰岩中,形成邯邢式铁矿床。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控矿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邯邢式铁矿是河北省重要的铁矿成因类型,已经探明资源储量达到8.7亿吨。以往在该地区经过了由高磁异常验证-复杂异常查证-低缓异常查证的过程,实践证明磁法找矿为邯邢式铁矿找矿的基本方法。随着找矿难度的逐步加大,对地质控矿条件的分析越来越重要。目前,该地区浅部铁矿资源基本探明,正在该地区开展邯邢式铁矿的深部找矿工作。回顾原来的找矿方法,对今后开展工作是十分有益的。本文以邯邢式铁矿的岩矿石物性(磁化率、密度、电阻率等)特点为主要依据,在前人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重磁电综合物探方法是今后邯邢式铁矿的找矿方法的发展方向,加强物探数据的综合处理和地质成矿条件相结合是该地区进行深部找矿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5.
黑水河钒钛磁铁矿赋存于辉长岩体中,辉长岩体呈岩株状侵入于变质岩系,形成岩浆晚期-岩浆期后气成热液贯入型矿床。  相似文献   
6.
邯邢式铁矿是中国著名的铁矿类型之一.近年来,在邯邢地区采用深钻对白涧铁矿低缓磁异常区进行了验证,在孔深592.74~1 040.52 m处发现了厚度大、埋藏深、规模大、品位高的隐伏邯邢式铁矿,表明该区具有深部找矿的巨大潜力.通过对白涧矿区的综合找矿探测方法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对白涧铁矿深部隐伏铁矿的预测分析,证实了高精度重、磁方法相结合是寻找该类铁矿最有效的方法.EH-4电磁测深方法通过探测深部隐伏岩体的起伏变化,进而预测和发现盲矿体,是一种间接预测隐伏矿分布的有效方法.针对邯邢地区地表及地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重、磁、电干扰,该研究加强了实地干扰源的详细调查和室内资料的相关滤波、圆滑处理、位场的转换、异常正反演解释的研究工作,认为加强赋矿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和重、磁综合异常"五位一体"的深部综合找矿模式,是寻找邯邢式铁矿深部矿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郝俊杰  郭海全 《矿物学报》2007,27(Z1):415-417
邯邢式铁矿是指矿床主要分布在稳定的华北地台范围内,与成矿有关的岩体为燕山期辉长-闪长岩和闪长-二长岩类杂岩体,一般呈现复杂的层状体侵入在以中奥陶统为主的碳酸後盐岩地层中.主要矿化层位是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灰岩,部分为中石炭统和寒武系砂(页)岩中的灰岩夹层.由于岩体呈分枝状插入围岩中,形成复杂的接触带,因而往往有多层矿体产出.矿石金属矿物以磁铁矿为主,次有少量的黄铁矿、假象赤铁矿、镜铁矿、和黄铜矿等.铁矿伴生的金属元素一般比较简单,主要是钴,少数有铜、金.部分与辉长岩类侵入有关的铁矿床,其矿化金属元素组合为Fe(Cu)-Co-Ni,个别矿区还有Pt、Pd.近矿岩体的钠质交待现象明显(钠长石化、局部有方柱石化)(程裕淇,1978).  相似文献   
8.
在建立测鱼-桃园地区地物化遥综合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GIS的技术平台,提取预测变量因子,运用加拿大数学地质学家Agterberg提出的证据权重模型对该地区铜矿资源进行了预测和评价,为该区进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邯邢地区是我国邯邢式铁矿的重要产地,总体工作程度很高。该地区自2006年开始深部找矿工作,同年12月,在武安市郭二庄“岩体异常”深部见到了14.43m厚铁矿。这一发现,对该地区进一步开展深部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近数十年来随着北方岩溶区降水量的趋势性下降和气温的不断升高,岩溶水补给资源量大幅度衰减,气候变化成为引发一系列岩溶水文地质环境问题的原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以岩溶水系统为单元,采用大量气象系列资料研究北方岩溶区降水变化与分布特征,分析了气候变化发展趋势及成因,从区域角度出发,估算了气候变化对岩溶水资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