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9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湖北银洞沟银金矿床石香肠构造样式及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该矿床中以平行陡倾的含矿石英脉为特征的矿体,在构造变形过程中常产生石香肠化,由于局部应力环境的差异,所形成的石香肠构造样式也各不相同,并控制了矿体形态及有用矿物组分的分布,以不同样式石香肠构造在矿区的分布特点进行了构造分区,并对其形成机理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文中主要讨论了武当地区构造类型及控矿作用。构造类型基本包括伸展滑脱构造、推覆构造和脆性构造,分别发生在三个不同的时期。伸展滑脱构造主要存在于前印支期,挤压推覆构造存在于印支期,脆性断裂出现在印支晚期。多重韧性滑脱面出现在武当群地层形成时的不同构造岩性界面上;不同层次顺层伸展滑脱面(DF1—DF5)常出现在堆垛的构造岩性面上,并优先富集Au、Ag矿;逆冲推覆构造使先存滑脱面变形,伴随褶皱作用使成矿元素流动、搬运、富集。  相似文献   
3.
湖北银洞沟银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湖北银洞沟矿床是中国为数不多的较为典型的大型银矿床。文中系统总结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初步提出了矿床的成因类型。研究结果表明:银洞沟矿床产于秦岭造山带东南部武当群变质火山岩中,矿体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和少量蚀变岩型,围岩蚀变矿物组合主要为石英、铁白云石、白云母、钠长石、绿泥石、黄铁矿等,成矿流体特征为低盐度、低密度、富含CO2±CH4±N2的水溶液,矿床上部为低品位银金矿体,中部为高品位银金矿体和少量铅锌矿体,深部银品位降低,金品位增高,同时出现较厚大铅锌矿体。其地质特征与典型的造山型矿床一致,表明其为一造山型银矿床,矿床矿化分带符合造山型矿床成矿模式——地壳连续模型,因此应该充分重视寻找矿山深部金、铅、锌、铜、钼等接替资源。  相似文献   
4.
湖北竹山县银洞沟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洞沟大型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南秦岭造山带,矿体主要受东西向的银洞岩背斜控制,呈脉状产于武当山群变火山岩.热液成矿作用包含4个阶段:(Ⅰ)细粒石英-闪锌矿-方铅矿阶段;(Ⅱ)细粒石英-银金矿化阶段;(Ⅲ)粗粒石英阶段,含少量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Ⅳ)块状铁白云石-石英阶段.银洞沟矿床流体包裹体可分为3类:NaCl-H2O型(W型)、CO2-H2O-NaCl型(C型)和CO2-CH4型(PC型).Ⅰ阶段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以W和C型为主,含少量PC型,相比Ⅰ阶段,Ⅱ阶段的C型包裹体更多,而Ⅲ阶段仅发育W型包裹体.显微测温表明,Ⅰ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308 ~ 436℃,盐度为5.1%~10.2% NaCleqv;Ⅱ阶段均一温度为220~375℃,盐度为2.0%~ 10.7% NaCleqv;Ⅲ阶段均一温度为122 ~272℃,盐度为0.4%~7.2% NaCleqv.根据C型包裹体估算前两个阶段压力分别为330 ~463MPa和180~363MPa,相应成矿深度分别为12.5~17.5km和6.8 ~13.8km.从Ⅰ到Ⅲ阶段,δ18OW、δD平均值分别由8.4‰和-72‰,变化至0.9‰和-67‰,指示初始成矿流体来自变质热液,晚阶段混入了大气降水.流体包裹体与氢氧同位素数据表明,银洞沟矿床成矿流体为中温、低盐度、富CO2的变质热液,属于造山型矿床,流体的混合可能是金属沉淀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湖北银洞沟银金矿构造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当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的接合部位,属作岭造山带。武当群组成一系列大型韧-脆性剪切带巨型推覆体,银洞沟推覆岩席是其中之一。该区早期构造样式为伸展作用及其伴生的韧性或韧-脆性面型剪切,晚期为推覆线性剪切。根据面埋,线理,褶皱、剪切带等研究成果,作者总结了银洞沟地区构造性质,成矿作用及模式。  相似文献   
6.
湖北银洞沟银金矿床控矿构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洞沟银金矿床主要受印支期前武当顺层滑脱构造及印支期武当群逆冲推覆构造的控制,矿区内剪切带和褶皱紧密伴生,两者的接合部位蚀变和矿化强烈。主要容矿构造为剪切带和褶皱,其类型有轴面劈理型、片理型和滑税面型,矿体组合样式有斜列式、“S”形和“乡”字形、“H”型及网络形等。  相似文献   
7.
湖北银洞沟银金矿床“膝折”构造形成机理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湖北银矿的开采实践证明,该矿主要矿体呈陡倾脉状,随着开采层次的深入,在矿区1160m中段和1100m中段的一些采场回采过程中,发现所采矿脉在纵向剖面上频繁出现“膝折”。开始,由于对其认识不足,给采矿厂工作带来盲目性,并增加了难度,笔者通过对“膝折”规律的研究,分析矿区构造变形史,并探讨其形成机理,对采矿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湖北银洞沟银金矿床是中国典型的独立银矿山之一,该矿长期开采的工业矿体是产状陡倾的含矿石英脉.近年来矿山向中深部开拓生产过程中,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缓倾斜含矿石英脉,已构成工业矿体.本文论述缓倾斜矿体地质特征及成矿机理,论证该矿床是在长期变形作用下叠加改造的结果.缓倾斜矿体是片理(S1)阶段形成的第一世代产物,陡倾斜矿体是轴面劈理(S2)形成的第二世代产物.  相似文献   
9.
湖北银洞沟银金矿床正花状构造样式及控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湖北银洞沟银金矿床位于南秦岭造山带的武当巨型推覆体中的银洞沟逆冲推覆岩席中,该矿区中发育3条主要的韧脆性剪切带,银洞沟韧脆性剪切带,姚家湾剪切带和西沟剪切带,由北向南呈近等距分布,在剖面上呈正花状构造样式,控制着银洞沟银金矿床,陕西白河银矿,西沟隐伏银金矿和姚家湾铅锌银金矿等。  相似文献   
10.
武当地区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接合部位,属秦岭造山带。武当群组成一系列大型韧一脆性剪切带巨型推覆体,银洞沟推覆岩席是其中之一。该区早期构造样式为伸展作用及其伴生的韧性或韧脆性面型剪切,晚期为推覆线性剪切。根据面理、线理、褶皱、剪切带等研究成果,作者总结了银洞沟地区构造性质、成矿作用及模式。武当地区多重滑脱是在古地壳演化的不同阶段发育的不同层次的顺层剪切带,发育于变火山岩与变沉积岩之间的滑脱面(DF_2)控制了银、金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