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35篇
海洋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冲积-河流相层序地层模式--以济阳坳陷新近系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景星 《新疆地质》2003,21(4):393-397
从层序边界分析人手,对层序类型体系域类型等进行了研究,认为冲积-河流相地层体系域划分具4分性,即发育有低位体系域、扩张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当基准面缓慢下降时,还可发育收缩体系域.同时,根据济阳坳陷新近系沉积特征,指出各体系域对应的沉积体系及相类型,认为低位体系域以侵蚀下切、冲积扇.辫状河沉积为主;扩张体系域由辫状河向曲流河过渡;高位体系域时期以曲流河为主.其次,根据构造演化、古气候变化、古地形等研究认为,尽管新近纪济阳坳陷进入坳陷发育时期,断裂活动明显减弱,但是构造运动对层序发育仍有一定影响;根据古气候分析认为,新近纪经历了北亚热带温湿气候,中亚热带温湿气候,北亚热带干旱气候等阶段.这种气候变化导致了馆陶组沉积早、中期河流纵横交错,辫状河道发育,馆陶组沉积后期逐渐向曲流河过渡;明化镇组沉积期河道相对不发育.由古地形及物源供给分析,认为古地形差异的变化与物源供给对济阳坳陷新近系层序发育、层序样式等有一定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2.
结合山东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古近系层序地层学研究,依据层序中湖平面变化特点和相应的沉积物特征,提出了构造运动和气候是本区层序地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中央隆起带古近系沙河街组二、三、四亚段可划分为 3种层序类型,即断陷初期型、强断陷期型和断陷后期型层序。由于构造运动导致湖岸线向盆地方向退缩,产生下降体系域,本次研究采用了体系域的四分法,即一个完整层序由低位、湖侵、高位和下降四个体系域组成,并且层序界面位于湖平面最大下降的位置,介于下降域和低位域之间。断陷初期红色地层层序,受气候因素控制明显,既不同于冲积地层层序,也不同于正常湖相地层层序,在层序演化上有其独特的特点。受构造作用和沉积物补给条件的影响,研究区发育三种沉积密集段,不同类型的沉积密集段在层序中所处位置不同,控制着不同的烃源岩厚度和油气资源储量。  相似文献   
3.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变化检测中变化阈值的确定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盛辉  廖明生  张路 《遥感学报》2004,8(5):451-457
以东营市为例 ,把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运用于多时相遥感影像的变化检测中。对于变化阈值的确定 ,采用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最小错误率的方法。这种方法实质上是一种非监督分类的方法 ,即不需要地面实况数据或其它先验知识 ,直接对典型相关处理后的差值图像进行分析计算得到阈值 ,使变化检测的错误率达到最小。实验结果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建立能够反映储层孔隙结构、流体特征的逾 渗网络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储层孔隙尺寸、 孔隙形状、连通性、微孔隙的发育状况等对I-Sw曲 线影响的定性规律,研究了地层水矿化度对岩石电 阻率的影响。分析讨论了不同因素对电阻率影响的 相对强度。最后,通过曲线拟合定量地研究了不同 因素对I-Sw曲线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上述影 响因素中连通性和微孔隙对I-Sw曲线的影响很大, 其它因素的影响强度较小。地层水矿化度对岩石电 阻率绝对值的影响很大。“非阿尔奇”现象普遍存在, 在低渗透(低连通性)储层岩石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盆地西部中—新生代沉积构造演化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柴达木盆地西部茫崖-赛什腾山地表地质、航磁、重力、大地电磁测深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柴达木盆地夹持在昆北地块与赛什腾构造带之间,其中包括柴达木地块与祁连地块南缘2个一级构造单元和昆北地体北缘,柴达木盆地,赛什腾构造带和祁连地块南部的苏干湖盆地等4个二级构造单元。盆地的总体结构表现为东昆仑山和祁连山相向向盆地挤压对冲,盆地中部沉降的构造格局。盆地内部的构造样式以自盆地边缘至中心以此形成背斜构造为显著特征,背斜两翼多发育逆断层,构成“两断夹-隆”的构造格局。挤压应力主要来自南西方向、北东方向起阻挡作用。在两侧造山带的强烈挤压作用下,侏罗纪时期在祁连造山带南缘形成并不典型的前陆盆地,古近纪至新近纪时期则在祁连造山带与昆仑造山带之间形成双侧前陆盆地,第四纪属挤压坳陷盆地。  相似文献   
6.
东营凹陷烃源岩排烃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陈中红  查明 《地球化学》2005,34(1):79-87
利用地质地球化学信息研究烃源岩的排烃行为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东营凹陷较为丰富的地质地球化学信息对研究烃源岩的排烃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东营凹陷烃源岩排烃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排烃行为存在较强的非均质性:单层泥岩边缘地区排烃效率高,内部排烃效率相对较低,这种现象在厚层泥岩中(大于 30 m)表现更为明显,其中通常存在一定的相对"滞排区";不同的压实阶段,排烃效率也不相同,快速压实带较缓慢压实带及稳定压实带排烃效率稍高.东营凹陷存在两类超压体系:一类是相对开放性质的,幕式排烃是其重要的排烃方式之一,其排烃效率较常压系统高,排烃效率平均在 50%左右(常压体系排烃效率一般在 40%左右);另一类是相对封闭性的,为良好的超压"封存箱",其排烃效率较常压系统低,排烃效率平均在 20%左右,其地质地球化学行为显示一定的滞排特征,排烃行为不明显.研究结果认为压实不均衡是东营凹陷形成沙三中异常高压的主要原因,生烃作用是其形成沙四上超压的主要机制,而沙三下同时具备压实不均衡及生烃作用的双向增压效应.  相似文献   
7.
三探测器密度测井的Monte Carlo模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改善传统岩性密度测井仪的缺陷,本文基于传统的双 源距探测器密度测井仪,提出在负源距范围内增加一个反散射探测器,构成新的三探测器密 度测井仪器. 利用Monte Carlo方法通用程序MCNP(3B),从光子与地层相互作用的机理出发 ,计算得到了反散射探测器、长源距探测器和短源距探测器的光子通量的能谱分布、光子通 量与源距的关系、光子通量与地层密度的关系、源距与探测深度的关系以及计数能窗等. 从 结果看,三探测器密度测井仪的长、短源距探测器对地层的响应关系与双源距密度测井仪的 长、短源距探测器一致,而反散射探测器对地层具有明确的响应关系,其响应关系与长、短 源距探测器近似相反,且其计数率很高. 因此,在负源距范围内增加第三个探测器是可行的 ,这将有利于提高密度测井的测量精度和垂向分辨率. 同时表明了Monte Carlo方法在核测 井仪器早期研制中的有效性,对仪器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东营凹陷陡坡带油井前兆异常及其动力学成因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守余  杨占宝 《地震地质》2004,26(2):325-333
分析了东营凹陷陡坡带断裂体系 ,研究了东营凹陷陡坡带油井前兆异常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探讨了油井前兆异常的动力学成因。孕震过程是应力场变化和调整的过程 ,应力场变化导致孔隙压力变化 ,使得油井产生前兆异常。特定的地质环境是油井前兆异常的基础 ,应力转化为孔隙压力是油井前兆异常的前提。油井前兆异常是正异常还是负异常 ,取决于油井所处的地质环境在孕震过程中地应力是增加还是减小 ,前兆异常幅度取决于孔隙压力的变化幅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WEB三维虚拟场景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万维网的发展,在网上实现3维图形的显示、漫游、分析和量测成为研究的焦点内容之一。本文总结了基于WEB的三维虚拟场景的建立与编程技术———VRML与Java3D技术,对这两种技术的运行机理、实现机制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并给出了相应的实例。实例证明基于VRML和Java3D建立WEB上的三维模型可以提供给用户一个逼真的、实时的、可交互的三维虚拟场景。  相似文献   
10.
层序地层学的分辨率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理论上初步探讨了层序地层的分辨率问题。论证了层序地层对形成年代的时间分辨能力不高于其所依据的和所采用具体方法的时间分辨能力,空间的分辨能力受其所用资料的限制而有所不同,介于资料的最高分辨率和最低分辨率之间,而且具有不均衡性。最后,对如何提高层序地层的分辨率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