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0篇
自然地理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保钨钼矿床位于政和—大浦大断裂之东侧。矿体产于花岗斑岩(85Ma)与侏罗系南园组流纹质晶屑凝灰熔岩的内、外接触带中,属中—高温石英脉型矿床。石英包裹体的δD_(H_2O)值为-4l—-47‰,δ~(18)O_(H_2O)值为-6.0—-7.3‰,表明成矿热液是来自大气降水。根据矿体中δ~(34)S值和黑钨矿中富Nb_2O_5、贫Ta_2O_5,辉钼中Re及黄铁矿中Co高、Ni低等特征,证实成矿物质与同熔型花岗斑岩是同一来源的。花岗斑岩中除W、Mo含量较高外,Cr、Ba、Re的含量和∑Ce/∑Y比值、磁铁矿-(?)石-锆石等副矿物组合都与华南过渡型地壳同熔型花岗岩系列成因相似。根据上述资料推测本矿床成矿模式是:同熔型花岗斑岩形成时初步富集了矿质→地下水循环热液与花岗斑岩作用淋滤出矿质→转移到构造有利部位沉淀形成矿体。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连城兰桥锰矿床储量约占全省探明储量的三分之一,矿石质量好,为冶金锰矿石。深入研究其成矿地质条件和分布规律,对在福建省寻找风化型和原生锰矿床将会所有助益。地质概述兰桥锰矿区位于闽西南永安—梅县坳陷西北部,上古生代海侵区的三明—上杭水下隆起带西侧。区内褶皱、断裂发育,上占生代至中生代岩浆侵入—火山喷发活动频繁。 (一) 地层区内主要分布上占生代和少量中生代地层,由于断裂、岩浆侵入破坏及第四系大面积覆盖,仅从工程揭露和露天采场所见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黑河流域的水资源主要以“河流—含水层系统”的形式赋存。 所谓河流—含水层系统是指那些河水与地下水有直接水力联系,同时两者间水量交换频繁的陆地水流域。在此“系统”之内,无论是天然条件,还是人为因素的干扰,河水、地下水的动态平衡状况都会产生十分强烈的相互影响。黑河流域的开发史证实,由于水资源开发所引起的一系列水文效应,常可波及很大的范围并诱发某些地区生态环境的退化。 然而,随着工农业发展,这个水土资源尚未充分开发的区域,扩大其水资源开发的规模  相似文献   
4.
多孔介质水动力弥散尺度效应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5.
李坊受变质沉积重晶石矿区(着重于Ⅳ矿段)构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永安县李坊重晶石矿床是特大型受变质沉积矿床。围岩为寒武纪浅变质(绿片岩相,黑云母带)硅、泥质夹砂屑正常沉积岩系,经受两期变质作用和至少4期变形作用。主变质期(D_1)发生在先,伴生与层理(S_0)平行的千枚状构造(S_1)。主变形期(D_2)发生在后,形成SN向、缓倾伏、倒转的I_c—Ⅱ型复武褶皱, 在千枚岩类中伴生肉眼上可见的视连续劈理,对S_0,S_1发生强烈的置换作用,致使区域地质构造长期被误认为单斜岩层,矿层中出现的小褶皱和寄生褶皱被误认为同生揉皱,反复褶皱的两个矿层被描写成多层序的,连续性差的几百个小矿体。笔者通过先构造后地层的工作程序,利用人工露头,观测各期各类构造形迹的产状、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划分构造模式、建立构造系列,测制了矿段构造—岩性地质图、并依据各期各类构造形迹的空间关系编制钻孔地质构造剖面图,预测地下矿层的廷伸情况和展布规律。继而进行几百个薄片的显微构造研究,并借助电镜扫描、岩组分析等手段,从微观上进一步揭示了变形与变质的关系,分析了各期褶皱和次生叶理的特征,相互关系,演化规律和成因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测区属政和县石屯公社富竹庄—马面山一带,福建省区测队(1972年)曾测制过地层剖面(图1),层位划归前震旦系建瓯群的一部分。这次我们对典型地段Ⅰ、Ⅲ(见图1)进行详细的岩性—构造编录,对地段Ⅱ及剖面两侧做了概略地质构造观测,对这里的岩性、变质程度、原岩、地层时代及变质期构造演化序列等问题进行初步研究。本文着重根据测区样品分析中所获微体古生物组合情况结合地质构造特征对地层时代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我系地质专业部分师生于1976—1985年,为了研究长乐——南澳断裂带的变形、变质和火成岩的历史,沿断裂带在福清、莆田、晋江、东山等地进行构造地质专题研究和室内显微构造的分析。本文是在此基础上取得资料而写成。  相似文献   
8.
利用Wones等(1965;1972)提出的黑云母成分和fH_2O、fO_2方程式对福州和鼓山花岗岩体的成岩温度和压力反复进行估算,发现其结果与地质现象不符。因此才考虑对其方程的Δμ°/2.303RT的数值重新进行热力学推导并应用于上述两岩体的估算,计算结果与地质现象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9.
内陆平原水资源主要的赋存形式是河流-含水层系统。无论是开发利用河水,还是开采地下水,都将引起区域性的水文效应——地下水位大幅度波动、泉水衰竭和水质恶化。在水资源开发条件下,人工绿洲与天然绿洲之间的水源分配是彼长此消的,防止生态环境退化的要义在于:从宏观上合理配置水源,并可靠地预测其可能引起的区域水文效应,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0.
武平宁洋下二叠统上部含(?)灰岩中,发现丰富的(?)类、腕足类、非(?)有孔虫等化石。本文论述(?)类动物群组合特征及其时代,确立了 Polydiexodina-Neomisella 组合,为本区早二叠世晚期的最高(?)类化石带。文章详细描述和讨论了Neomisellina wuping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