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地质学   8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现代、地史时期岩溶剥蚀速度及岩溶铝土矿的形成等方面探讨岩溶在古地理研究中的重大作用,从而提出稳定地区“缺失”某一时期地层,并非该时期为陆;而是前期仍有沉积,后期才真正上升为陆,遭受剥蚀。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晴隆大厂锑矿锰离子分配特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电子顺磁共振方法详细地分析了贵州省晴隆大厂锑矿田各种矿物锰离子的存在形式,并结合众多的化学分析资料,阐述了矿田中锰离子的分配规律及与锑矿化的关系,指出在大厂矿田的成岩成矿过程中,锰没有象锑那样充分转移富集,其地球化学行为表现为一种“惰性”,各类矿物和岩石中锰的含量均很低,没有锰的载体矿物形成。同时,还进一步论述了对锰离子的研究在解决金属矿床某些问题时具有成因方面和找矿方面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3.
铊矿物是自然界的稀少矿物,过去国内未见到有对铊矿物的专门研究报导。本文红铊矿的研究方法采用了电子探针分析、人工重砂鉴定、显微镜鉴定、X射线粉晶分析等。  相似文献   
4.
贵卅南部泥盆系中下部发育着一套石英砂岩——蟒山石英砂岩(乐森(王寻),1929)。以往用传统地层学理论强行将其与时间地层单位统一,造成划分对比上的混乱。本文用多重地层划分的概念,对蟒山石英砂岩的穿时性作了讨论,并用古地质图等分析了穿时机制。重新确定了岩石地层单位—蟒山石英砂岩的定义。  相似文献   
5.
贵阳乌当地区奥陶系湄潭组风暴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阳乌当地区奥陶系湄潭组下部的页岩中所夹的一层生物碎屑泥晶灰岩,是一个完整的风暴岩层,整个风暴岩厚约130cm,其沉积序列由下而上分为粒序段A、块段层段B、平行层理段C、丘状交错层理段D、小型沙纹层理段E以及泥岩段F,其A段+B段厚度小于D段+E段,为一下陆棚环境的远积风暴岩.  相似文献   
6.
在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发育在赫章奥陶纪湄潭期岩石地层中的一个进积型海岸沉积序列,从下至上它由浅海陆棚相、过渡相、临滨相及前滨相组成.该序列是由海岸砂体逐渐向海推进而形成的海水由深变浅的反粒序序列,从区域特征上看不属于地壳上升造成的海退序列.  相似文献   
7.
康滇古陆东侧早奥陶世遗迹化且合及其指相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滇古陆东侧的下奥陶统,发育有一套碎屑岩相岩石组合,遗迹化石丰富,其组合与沉积相的关系密切,起到了极好的指相佐证。遗迹化石组合有三个特点:1、Cruziana产出层位由西向东升高,具穿时性,越过了整个早奥陶世;2、Cruziana分布较广,而Skolithos较局限;3、Cruziana与Skolithos在时间上交替出现,而在贵州赫章县则只有Skolithos相。  相似文献   
8.
上扬子区早奥陶世的岩石地层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傅锟  梅冥相 《贵州地质》1990,7(1):27-34
以沉积岩石学特征以及沉积相特征为依据,在前人生物地层研究的基础上,对上扬子区早奥陶世的岩石地层系统、岩石地层分区及其相解释进行论述和介绍.  相似文献   
9.
本文重点讨论了克拉通盆地地层层序格架的几个间题,如桑德(Sander)法则的肯定和认识、旋回含旋回等。并且认为对克拉通盆地地层层序格架进行研究时,应先从“米级旋回层序”(五级或四级旋回)入手,研究其垂直叠加状态,然后归纳和识别出更长周期的层序,从而建立一个点的地层层序格架,由点向面建立整个盆地的地层层序。最后以贵阳乌当奥陶系为例,建立一个该地区的包含不同旋回级次的地层层序格架,即3个层序、6个亚层序,每一个亚层序由数十个米级旋回层序组成。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南盘江天生桥水电站库区位于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处,属1:20万云南罗平幅、贵州安龙幅,广西隆林幅等测区之内(图1)。贵州区调队、云南区调队、广西区调队、西南石油学院、广西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贵州石油指挥部及贵州省水电九局地勘队等单位曾在区内工作过。因在三省交界,且地层、构造比较复杂,研究程度一向较低,各家认识不一,特别是地层划分名称分歧较大。中三叠统的划分意见亦有分歧(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