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质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MS200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测试,利用计算机粒度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绘制出样品的频率曲线、概率累积曲线以及粒度众数位值曲线等图件并进行沉积环境分析。厦门地区第四纪环境演化经历了中更新世同安组(含泥中粗砂、含泥细中砂、砂为主)海积一冲积一更新统上部龙海组(含泥粗中砂、含泥细中砂、含泥粗砂、粗砂、细中砂、含细砾中粗砂、中细砂等)冲积一洪冲积一更新世上部东山组(砂、砂砾、含泥中粗砂、粗砂、泥质中细砂、细砂、中粗砂等)冲洪积及部分海积(粉砂、细粉砂、含碳质泥、粘土、淤泥质粘土、粉砂质粘土等)一全新世长乐组(粉砂,淤泥质粘土、粉砂质粘土、碳质粘土、含砂淤泥质粘土,粉砂质亚粘土、粉细砂亚粘土等)海湾沉积。在解释环境变化的同时,说明粒度变化曲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地层划分的依据之一,并以此对研究区地层进行了详细划分。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人工固沙区油蒿和柠条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分辨率(△)和N 含量的测定,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下油蒿和柠条叶片△ 和 N 含量的季节变化及其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种植方式下,两种植物的△ 与 N 含量在不同月份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油蒿叶片 △ 极显著高于柠条的:在不同种植方式下,油蒿单种下 △ 显著高于混种,柠条则反之。 油蒿叶片 N 含量极显著低于柠条的:不同种植方式下柠条叶片 N 含量无显著差异,而单种油蒿叶片 N 含量则显著低于混种。在 △ 与 N 含量的关系中,柠条叶片 △ 与 N 在两种生境、单种和混种下均极显著正相关,雨明柠条叶片 N 含量可以作为其 △ 与 N 含量的季节变化及其关系在不同微生境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3.
张彦  陈克龙  刘新宇 《岩矿测试》2007,26(2):117-120
在浙江长兴煤山全球二叠系一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中界线附近采集黏土岩样品。对其中的伊利石/蒙皂石成岩间层I/S进行K—Ar测年实验研究,来探讨沉积岩中自生伊利石K—Ar测年在确定沉积地层时代方面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沉积岩中成岩间层I/S的K—Ar年龄在没有碎屑含钾矿物混入的情况下,比其对应的地层时代要年轻,其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因为泥岩中的自生伊利石来自于蒙皂石的伊利石化,而蒙皂石的伊利石化受很多因素控制,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另一原因是由于蒙皂石伊利石化过程中存在着放射性成因^40Ar的扩散丢失。  相似文献   
4.
青海湖环湖区沙漠化土地的遥感动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 ,近几十年来 ,由于自然环境条件变化和人为活动的综合影响 ,环湖区土地沙漠化趋势日渐加剧。利用遥感和GIS综合手段对环湖区沙漠化土地作了尝试性的动态监测研究 ,结果表明 ,自 1 95 6年航测资料记录以来到 1 972年 ,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别是 45 2 9平方公里、498 4平方公里 ;1 986年TM数据解译结果显示沙漠化土地面积为 75 6 6平方公里 ;到 2 0 0 0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已增加到1 2 47 7966平方公里 ,土地沙漠化处于正过程发展阶段 ,1 95 6~ 2 0 0 0年平均年净增 1 8 0 7平方公里 ,尤其是在2 0世纪 80年代以后扩展速度在加快 ,1 986~ 2 0 0 0年间均净增 3 5 0 8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5.
对采自西藏东南部的喜马拉雅冷杉和林芝云杉交叉定年后 ,进行了过去 1 0 0年的年轮δ13 C分析。结果表明 :冷杉和云杉年轮δ13 C序列记录了大气CO2 浓度升高引起大气CO2 的δ13 C下降的全球性趋势 ,但两者的响应程度不同。冷杉和云杉年轮δ13 C高频变化包含共同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 ,但在细节变化上存在差异。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上 ,两者记录的信息可以进行相互比较 ,以便利用不同地区不同树种的δ13 C进行大区域气候重建。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人工固沙区油蒿和柠条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分辨率(△)和N含量的测定,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下油蒿和柠条叶片△和N含量的季节变化及其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种植方式下,两种植物的△与N含量在不同月份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油蒿叶片△极显著高于柠条的:在不同种植方式下,油蒿单种下△显著高于混种,柠条则反之.油蒿叶片N含量极显著低于柠条的:不同种植方式下柠条叶片N含量无显著差异,而单种油蒿叶片N含量则显著低于混种.在△与N含量的关系中,柠条叶片△与N在两种生境、单种和混种下均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柠条叶片N含量可以作为其△的替代指标;而油蒿叶片△与N在单种下为正相关,混种及两种生境分别呈不显著正相关及弱的负相关关系,表明植物叶片△与N含量的季节变化及其关系在不同微生境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7.
Ⅰ、研究区地理位置及第四系地层厦门位于福建东南部,面积1565.09多k m2,海域面积300多km2。地形南高北低,南部为丘陵,北部为台地及平原,阶梯状地形明显。第四系沉积物主要分布于北部的台地及丘陵区的沿海平原,沉积物类型主要有滨海相沉积、冲洪积、风积和残积等。第四系发育更新世中期同安组,更新世晚期龙海组和东山组,全新世长乐组。地层发育较完整,东山组和长乐组分布较广泛,厚度较为稳定,而龙海组厚度变化较大,分布局限。地层序列和结构的可对比性较强,海相夹层和标志层发育较好,为地层的精细划分和对比提供了条件。钻孔所揭示地层:全新…  相似文献   
8.
河北邯郸HZ-S孔第四纪孢粉组合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孢粉组合的数值分析方法是第四纪孢粉学研究方法的重要内容。以邯郸HZ-S孔为例,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回归分析等多种数值分析方法对该孔第四纪孢粉资料进行孢粉组合带的定量划分。研究结果表明:邯郸HZ-S孔140件孢粉样品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5个孢粉组合带;数值分析是进行孢粉组合带划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手段。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各种统计软件的大量使用。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数值方法,可以使孢粉组合带的划分更精确。  相似文献   
9.
青海东部史前文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侯光良  刘峰贵 《地理学报》2004,59(6):841-846
对青海东部史前文化的分布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史前文化在空间上不断扩大,较为显著的扩大曾发生过两次;同时以黄河谷地和湟水谷地为通道,史前文化从东向西不断扩展。青海东部史前文化分布与温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尤其是与日平均气温 ≥10 oC期间的积温关系最密切;且史前文化变迁与气候变化在时相上具有一致性。初步证明了史前文化的发展、扩张与气候变化呈显著的相关性,而气候变化是引起这种变化的深层原因,因此气候成为青海史前文化变迁的重要激发因子,它对文明的分布、传播、扩展、演变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肖景义  陈建强  张璞 《西北地质》2007,40(3):111-117
地质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具有知识性、观赏性和趣味性等多种特点和优势,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发展成为重要的旅游产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已逐步成为一个新的发展热点。青海具有典型地质剖面、地质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地质工程景观、古生物化石遗迹、典型矿床景观和地质灾害遗迹景观等丰富独特的地质遗迹。目前已建立4家国家地质公园,但地质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根据青海旅游市场客源现状,利用SPSS12forWindows对1996~2005年青海游客人数进行曲线拟合,利用所得Cubic模型预测了青海地质旅游市场客源发展趋势,并在分析、评价青海地质遗迹的基础上,讨论了目前地质旅游发展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