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3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研究目的]临沧花岗岩风化壳广布,离子吸附型稀土资源潜力巨大.加强对临沧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相态特征、浸出率等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机制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促进该区离子吸附型稀土资源的找矿工作.[研究方法]本文选择临沧花岗岩中段地区,通过系统实施钻探工程,详细了解稀土成矿地质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西藏曲水县达布斑岩型铜钼矿床金属沉淀机制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西藏曲水县达布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中东段,其矿化体主要产于含矿斑岩体与围岩的内外接触带中。文章以矿石内Cu、Mo矿化石英脉中的流体包裹体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成矿金属沉淀的机制。通过详细的显微镜下鉴定,发现Cu、Mo矿化阶段的流体包裹体类型均以L型为主,但Cu矿化阶段的V型包裹体明显较Mo矿化阶段多,而S型包裹体较少。Cu、Mo矿化石英脉中,常见L型、V型、S型流体包裹体共存的现象,且它们的均一温度范围非常接近,说明成矿流体经历了不混溶作用,使得高盐度流体与低密度气相流体发生分离。单个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测试显示,在Cu、Mo矿化阶段的气相包裹体中均检测到CO2的特征峰和H2O峰,而在Mo矿化阶段的气相包裹体仅检测到CH4特征峰,说明Mo矿化阶段的流体的相对还原性更强;同时,检测到硬石膏、赤铁矿、磁铁矿、黄铜矿、黄铁矿等子矿物,但硬石膏、赤铁矿、磁铁矿主要分布于Cu矿化阶段,说明Cu矿化阶段的流体氧化性相对较强。对单个流体包裹体进行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SR-RXF)显示,Cu、Au等金属主要富集于流体包裹体气相中,表明Cu、Au元素可能是气相运移。对Cu、Mo硫化物沉淀的一系列化学反应研究表明,呈氧化态以及酸度低(HCl浓度低,即偏中性)的流体会促进黄铜矿饱和;活性较高的H2S和略呈还原性的流体有利于辉钼矿的沉淀。综合分析认为,铜矿化与偏中性、结晶分异程度相对较低的花岗闪长斑岩关系密切,而钼矿化与酸性、结晶分异程度相对较高的花岗斑岩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澜沧县地处临沧花岗岩的中南段,在其境内发现多地与花岗岩风化壳有关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文章通过对该区晚三叠世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风化壳全风化层的剖面及钻孔样品分析,对赋存于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探讨其关键成矿过程并总结地形地貌与风化壳和矿体露头的关系。研究表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风化壳分层特征明显,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体规模及形态严格受风化壳发育程度及微地貌控制;花岗岩风化壳全风化层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平滑的浅“W”型,轻稀土元素的分异程度强于重稀土元素;除Ce元素外,轻稀土元素的浸出率略高于重稀土元素;矿石类型为以轻稀土元素为主、中重稀土元素配分齐全的混合型稀土矿。通过厘定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关键成矿过程,文章发现内应力、渗透能力、风化程度、黏土矿物含量在风化壳剖面中由上至下变化特征综合决定了稀土矿体主要定位于风化壳全风化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