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本文论述了如何利用相关规范中对各类管线相对空间位置的规定,在AutoCAD中利用程序设计方法,设计检查程序,利用交叉类型错误,检验管线探测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许建宣  黄凯 《现代测绘》2013,36(4):33-35
阐述了基于三维仿真技术的工商经济户口管理系统建设的系统目标、技术路线、三维基础数据、系统功能等,并介绍了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在试图通过一株微小亚历山大藻Z1(AlexandriumminutumZ1)来生产和制备膝沟藻毒素(gonyautoxin GTX)的过程中,利用不同温度、光照强度对Z1进行批次培养,采用浮游植物计数板法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法(HPLC-MS)监测生长状况和检测毒素的含量和组成,探索适宜的生长和产毒条件。结果表明,微小亚历山大藻Z1在15~30℃的温度范围内和15.6~125μEm-2s-1光强范围内都可生长和增殖,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生长光强为62.5~125μEm-2s-1。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毒素含量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平稳期,而毒素中GTX1/4占总毒素的摩尔含量比不断上升,相应地GTX2/3的占比不断下降。适中的温度(25℃)和光照强度(62.5μEm-2s-1)都可以促进Z1的毒素总含量及GTX1/4占总毒素的摩尔含量。掌握这些产毒规律,为利用微小亚历山大藻在生产麻痹性贝毒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热带气旋复杂程度的分形维数表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2006-2010年69个热带气旋1 295个时次的红外云图等资料,提取了1 295个TC的外缘线,用圆规法计算了这些外缘线的分形维数。将这1 295个分形维数自小到大排列,按等频数规则,将1 295个数分为5类,分别记为A、B、C、D、E类。A、B、C、D、E类分形维数的均值分别为1.21、1.26、1.29、1.33、1.40。然后寻找与这5个均值最接近的样本。这5个样本的红外云图和TBB等值线分布图显示:随着分形维数的加大,边缘线的非光滑程度逐渐加大,图形与准圆形的偏离程度逐渐加大,TC空间结构的复杂程度也逐渐加大。说明外缘线的分形维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定量表征TC的复杂程度。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萤石矿床区域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国成  张永山  程海艳 《矿床地质》2015,34(6):1209-1222
萤石矿是浙江省的优势矿种之一,储量在中国名列前茅。根据矿床成因可分为火山-次火山热液充填型、岩浆期后热液充填型和岩浆热液交代型3种类型。火山-次火山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主要分布于浙东南火山岩分布区,成矿作用与中生代火山活动关系密切;岩浆期后热液充填型和岩浆热液交代型萤石矿床主要分布于浙西北燕山期花岗岩周围,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密切相关。文章根据浙江省萤石矿床的成因类型、成矿作用、构造环境、成矿时代等特征,可将其归纳为2个成矿系列:与中生代火山-次火山热液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系列和与中生代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系列。其中,与中生代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系列又可分为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亚系列及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热液交代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亚系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大萤石矿床成矿系列的找矿方向分别为浙东南晚白垩世火山断陷盆地边缘断裂、火山口环形和放射状断裂及浙西北高氟岩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