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5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内,碳酸盐岩容矿的热液铅锌矿床多达400个。松梁铅锌矿床地处滇东北与川东南的交接处,位于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的核心部位;铅锌矿体赋存于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内,矿体产出明显受断裂控制;矿石矿物组成简单,主要由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铁矿组成。文章重点研究了松梁铅锌矿床硫化物的S、Pb、Zn同位素组成,进而探讨了其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研究表明,松梁铅锌矿床的硫化物δ34SCDT值在+4.6‰~+13.7‰之间,平均值为+10.5‰,显示硫来源于赋矿围岩,为震旦系灯影组硫酸盐经TSR的产物;硫化物的Pb同位素比值为206Pb/204Pb=18.158~18.513、207Pb/204Pb=15.633~15.895、208Pb/204Pb=38.096~38.786,反映成矿物质为壳源铅,源自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与结晶基底的混合;闪锌矿的δ66Zn为-0.126‰~+0.082‰,揭示成矿物质可能源自震旦系灯影组碳酸盐岩和结晶基底的混合。松梁铅锌矿床为后生碳酸盐岩容矿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2.
姜伟  巩鑫  梁琼  袁睿  张世帆 《贵州地质》2019,36(3):274-279
荔波地层岩性以碳酸盐岩为主,且降雨量丰富,具有形成地质旅游资源优越的地理、地质及外部条件。荔波喀斯特地貌极其发育,地质景观旅游资源单体特别丰富。通过贵州省荔波县旅游资源大普查,对荔波县下属8乡镇旅游资源单体进行了全方面、全领域调查和研究,共新发现单体1 106个,其中入级单体856个,涵盖除康体养生旅游类的11个主类。优良级(三级及以上)资源单体共132个,占入级单体总量的15. 42%,主要为地文景观、建筑设施、水域风光、乡村旅游及生物景观等大类。其中地文景观及水域风光入级资源单体共计381个,占入级单体总量的44. 51%;优良级资源单体79个,占优良级单体总量的59. 85%。本文以大普查成果为基础,重点对荔波县地质景观资源单体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为后期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实事材料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赋存于泥盆系望城坡组白云岩中的乐开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川滇黔接壤铅锌矿集区,主要发育似层状矿体,具有典型的“逆(逆断裂)导-张(张断裂)运-岩(受断裂影响的碳酸盐岩破碎空间被碳质黏土岩圈闭形成的有利岩性组合)储”构造控矿模式。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发育(网)脉状、角砾状、浸染状等构造与交代、充填、共边等结构,后生成矿特征明显。硫化物δ34S值为11.1‰~18.1‰(均值约14.7‰),明显高于幔源岩浆硫的δ34S值,与泥盆纪同期海水硫酸盐的δ34S值相近,显示硫化物中的还原硫可能是赋矿地层中的高溶解度硫酸盐热化学反应(TSR)的产物。硫化物铅同位素206Pb/204Pb值为18.400‰~18.767‰(均值为18.565‰);207Pb/204Pb值为15.660‰~16.058‰(均值为15.791‰);208Pb/204Pb值为38.580‰~39.432‰(均值为39.059‰),变化范围相对较大。铅同位素的207Pb/204Pb-206Pb/204Pb图解与△γ-△β图解显示明显的壳源特征,同时暗示沉积岩石与基底岩石共同提供了成矿物质。综合矿床地质、硫化物硫、铅同位素特征,笔者认为乐开铅锌矿床的成矿过程为盆地流体循环萃取沉积岩石与基底岩石的金属元素后形成含矿流体,含矿流体被深大断裂导入上覆沉积地层的特殊构造部位(被碳质黏土岩圈闭的碳酸盐岩破碎空间)时,富含的热量导致沉积盖层中硫酸盐发生热化学反应(TSR),生成大量的S2-,与含矿流体中的Pb2+、Zn2+、Fe2+等金属阳离子结合成矿。乐开铅锌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MVT型矿床类似,因此,乐开铅锌矿床属于MVT型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与矿床类型的确定有利于川滇黔接壤铅锌矿集区同类型铅锌矿床的勘查与开发。  相似文献   
4.
金中国  刘玲  黄智龙  刘辰生  郑明泓  谷静  邹林  王林 《地质学报》2019,93(11):2847-2861
黔北务-正-道地区铝土矿含矿岩系为下二叠统大竹园组,与下伏志留系下统韩家店组或上石炭统黄龙组及上覆中二叠统梁山组均呈假整合接触,古沉积环境主要为浅湖相,矿床成因属古风化壳沉积型。勘查实践及研究表明:①含铝岩系的各类岩石、矿石中均富含Li、Ga、Sc、REE等三稀元素,在空间分布及不同矿石中含量变化大,相差1~3个数量级。Li在研究区东、西两侧含量相对高,常富集于含矿岩系上部及矿体中致密块状、豆鲕状矿石中;Ga在研究区北侧及含矿岩系中部较富集,Sc在道真沙坝—平木山一带富集程度高,在含矿岩系中含量变化小;REE相对富集于南部、显著富集于含矿岩系的下部。②含矿岩系形成于古赤道附近气候温湿、开放的氧化环境,铝矿物及高岭石、蒙脱石等富铝黏土矿物丰富,促进Li、Ga、Sc和REE等三稀元素以离子吸附态形式随铝土矿脱硅、去铁、降硫的成矿过程同迁移、同富集;同时由于Li、Ga、Sc、REE等三稀元素与Al、Zr、Ti、Nb、Ta、Hf、Ti、Cr、Th、U等亲石元素离子半径相近,地球化学性质相似,在铝土矿成矿过程中可能部分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③次生淋滤改造作用及环境pH变化,是促进独立稀土矿物形成及REE在含矿岩系底部富集的重要因素,含矿岩系下部的富稀土层中应有大量稀土以独立矿物存在(特别是∑REE800×10~(-6)的地段);古沉积环境、成岩成矿期后的地形地貌及构造运动影响约束了Li、Ga、Sc和REE的不均匀分布。④以含铝岩系为评价对象,研究区Li、Ga、Sc资源潜力及潜在经济价值巨大。  相似文献   
5.
黔西北位于川滇黔铅锌成矿域乌蒙山重力梯级带上,地质构造异常复杂,找矿前景巨大,但研究程度低。近年来,在织金五指山、赫章猪拱塘等地取得了大型、超大型铅锌找矿历史性突破,指示区内具有形成超大型铅锌矿床的潜力。根据区域重力、航磁、地质以及1∶5万地面磁测等资料,划定了区内的深、浅部断裂构造。结果显示,铅锌矿床的分布与推测的深部及浅表断裂带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在威宁李子沟一带,北西向断裂F_1与北东向断裂F_2呈"十"字形分布,为两条典型的控矿构造;在以那架—小猫场地区,两条大致平行的北东向断裂(F10、F11)联合控矿。结合区域资料综合分析认为,深部断裂主要为导矿-容矿构造,是形成大型-超大型铅锌矿床的有利地段;浅表断裂则主要为容矿构造,推测的主要断裂(F_1—F16)分布区有望成为铅锌成矿的重点找矿地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