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55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贾开国 《地质找矿论丛》2005,20(Z1):166-169
文章通过瑞雷面波法在呼集高速公路路基病害调查中的工作实例及现场工作方法,论述了该技术在高速公路路基病害调查中的应用前景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章对比了蒙库、阿巴宫、加尔巴斯岛等典型铁矿床的地质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蒙库铁矿为火山沉积受变质改造成因、阿巴宫铁矿为矿浆贯入成因、加尔巴斯岛铁矿属接触交代型。结合成矿地质背景、航磁异常特征对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袁涛 《地质找矿论丛》2004,19(12):88-92
新疆西天山富铁矿成矿带位于伊犁板块东端,火山岛弧带弧间断陷盆内。章详述了莫托沙拉铁(锰)矿床、式可布台铁矿床的地质特征,讨论了矿床成矿机制,对矿床的共性和个性进行了对比。认为铁质来源于海相火山喷气,海解萃取,高密度流体运移,同生断裂提供热液,贮矿盆地下陷接受沉积,最终呈向斜构造。  相似文献   
14.
李生全 《地质找矿论丛》2004,19(12):103-107
桦树沟铜矿是镜铁山矿区与铁矿共生的铁铜矿床,其产出受后期韧性剪切带和层间滑动带共同控制。主要矿石类型有含铁碧玉岩型和蚀变千枚岩型。矿石及含矿岩系的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铜矿床形成于近陆地边缘的海底裂谷环境,成矿物质来自基性火山岩,硫、碳主要来自海水。矿床成因属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沉积变质热液叠加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15.
王兴保 《地质找矿论丛》2004,19(12):118-121
桦树沟铁铜矿床铜矿体呈隐伏、半隐伏状态赋存于铁矿体下部,构成上铁下铜格局。铜矿的形成与海底火山喷气热泉活动关系密切,成矿物质既有正常沉积岩的特征又有火山源的特征,并经变质热液和岩浆热液改造使其进一步富集。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比了蒙库、阿巴宫、加尔巴斯岛等典型铁矿床的地质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蒙库铁矿为火山沉积受变质改造成因、阿巴宫铁矿为矿浆贯入成因、加尔巴斯岛铁矿属接触交代型.结合成矿地质背景、航磁异常特征对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新疆富蕴县蒙库铁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仇仲学 《地质找矿论丛》2003,18(Z1):110-114
蒙库铁矿位于阿尔泰多金属成矿带的中段,蒙库复背斜北东翼部次级向斜铁木下尔滚向斜核部及其两翼,含矿地层为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下亚组,岩性为一套中深变质的火山岩.矿体与围岩接触界限清楚,与地层同步褶曲呈向斜形态.文章以区域成矿条件,矿床地质特征为基础,根据对矿石微量元素组分分析、硫同位素特征研究认为,矿床成因应属海相火山喷发-沉积受变质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小秦岭的文峪、秦岭和东桐峪3个特大型典型石英脉型金矿床的构造叠加晕的共性,建立了小秦岭石英脉型金矿床深部第二富集带预测的构造叠加晕理想模式,确定了矿区深部盲矿预测标志,并取得了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9.
构造叠加晕法是危机金矿山寻找接替资源的有效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构造叠加晕是在发展了原生晕分带理论基础上而开创的一种盲矿预测新方法、新技术.运用该方法在金矿区深部及其外围进行盲矿预测,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堡子湾金矿床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堡子湾金矿床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成矿成晕的特点,根据单阶段形成的原生晕垂直分带特点及不同阶段形成的矿体(晕)在空间上的叠加结构,建立了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模式,确定了盲矿预测的标志,用模式和标志预测,取得了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