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33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对措勤地区则弄群熔结凝灰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所测的2件熔结凝灰岩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12.7Ma±1.0Ma和108.6Ma±1.6Ma。根据已有的年代学数据、地球化学资料和最新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认为中冈底斯北部的则弄群火山岩很可能与班公湖一怒江特提斯洋向南的俯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2.
选择西藏念青唐古拉地区的工布江达-墨竹工卡县亚贵拉-沙让-洞中拉铅锌钼铜银矿集区典型的中新生代岩浆岩作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了岩体中锆石的Hf同位素组成.亚贵拉燕山期石英斑岩(λπ35)锆石的176Hf/177Hf比值为0.282 090~0.282 480,εHf(t)为-7.750~-21.449,TDM2为1 67...  相似文献   
63.
王崴平  唐菊兴 《矿床地质》2011,30(6):1017-1038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中发育角岩,按角岩与成矿的关系,可将其划分为成矿前角岩与成矿期角岩,多属钠长绿帘角岩相,矿物共生组合主要为钠长石+黑云母+石英.成矿前角岩以细晶化为主要特征,大多斑晶矿物没有独立晶形,其岩性主要为原生黑云母角岩(具典型斑点状、条带状构造)、长英质角岩;成矿期角岩的热液斑晶矿物具独立晶形,其岩性主要为硅化...  相似文献   
64.
<正>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是一条具有巨大找矿潜力的铜铁金多金属成矿带,虽然该带中砂金遍布,但岩金发现较少,以原生金为主的金矿勘查评价以及研究工作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该带金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研究。在西藏那曲地区双湖县措折罗玛镇,发现具有较好找矿远景的商旭金矿床。该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赋存  相似文献   
65.
在分析了浙江北部地区地下水类型、特征、地下水开采现状和水位变化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类型地下水深井样品测试数据的研究,查明了区域地下水高氟和高砷的分布特点。高氟区主要出现于妙西花岗岩裂隙水和白雀岩溶水分布区,高砷区主要位于南浔第Ⅱ承压含水层局部区域。研究认为高氟和高砷地下水分布区与区域土壤和浅层地下水中总氟和总砷含量没有直接联系,深井地下水中的高氟和高砷主要与深部断裂构造有关。研究地区的这种高氟和高砷地下水目前仍然为很多居民所饮用,作者认为长期饮用这种高氟和高砷地下水容易导致地方病的产生,建议在高氟和高砷地下水分布区停止生活用水开采,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应实行改水方案。  相似文献   
66.
A.历史的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前近三、四十年的时间里,我国化学科学处于草创时期,分析化学尤其是薄弱的一环。那时的中国内忧外患无有已时,科学工作的条件十分困难。据文献记载,早在1912年国人即曾从事岩矿分析工作。建国前我国的岩矿分析专著有二种,无机定量分析的创始性工作约百篇,其中属于岩矿分析的五篇。工作数量有限,但却是后来岩矿分析工作发展的起点。 全国解放前,南京有三个分析地质试样的实验室,分别属于矿产测勘处、中国地质调查所和地质  相似文献   
67.
迄今所知,研究岩石在交代过程中物资转移数量的地球化学计算方法主要有直接对比法,“Al_2O_3恒定值法”,“氧化物一体积法”,“氧法”及“原子-体积法”等。这些方法,尽管有的在世界各国广  相似文献   
68.
三峡地区泥灰质岩石中表生构造形成于特殊的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具有不同于内动力构造的特殊成因。当与内动力构造相叠加时,会使地质问题变得非常复杂。表生构造可分为连续构造型式、非连续构造型式和过渡构造型式,其中连续构造型式包括飞雁状褶皱和倾倒弯曲构造,非连续构造型式包括密集节理带和溶蚀正断层,过渡构造型式包括石香肠构造和块体翻转构造,它们在三峡地区广泛发育,是泥灰质岩石遭受溶蚀作用形成的。表生构造的发育过程也是地基变形、破坏的过程,三峡地区大量的地质灾害便与表生构造的发育有关。因此,防治地质灾害最有效的措施是防止水向地基入渗。  相似文献   
69.
仙女山断裂带于燕山运动早期形成,大体经历了5个活动阶段,第四纪以来,以继承性活动为主,活动时代集中在中、晚更新世,全新世无明显活动迹象,沿断裂带走向,差异应力和变形强度自南向北均呈逐渐减弱规律性变化。作者在大量野外调查和测试分析基础上,认为仙女山断裂带延至荒口一带后消失于嘉陵江灰岩中,没有穿过长江,对长江三峡枢纽工程并不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70.
新疆阿舍勒铜矿裂谷成因新解释王登红(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北京100083)关键词新疆阿舍勒、铜矿、裂谷成因铜是我国的紧缺资源,但近十多年来我国找到的VHMS型(火山岩容矿块状硫化物矿床)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只有新疆阿舍勒一处。这类矿床一般成群成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