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7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77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藏北羌塘盆地东部地区三叠系巴贡组之上沉积超覆了一套火山岩-火山碎屑岩. 该套地层下部玄武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明显可以分为2组,一组年龄相对年轻 (220.4Ma±2.3Ma),代表了羌塘东部地区鄂尔陇巴组火山岩的喷发年龄;另外一组 年龄相对较老(241.4Ma±3.6Ma),可能与中三叠世羌塘地区普遍存在的碰撞隆升事 件有关。羌塘中生代(晚三叠世—早白垩世)盆地演化早期的沉积作用经历了由陆相 至海相的超覆过程,沉积超覆作用从冲洪积相开始,伴随着岩浆侵入、火山爆发及火 山碎屑沉积作用,总体上表现为一个向上变深的海侵序列,显示裂谷盆地的特征。  相似文献   
52.
藏北羌塘盆地胜利河-长蛇山油页岩带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近在北羌塘长蛇山地区新发现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油页岩及膏盐层,该油页岩与近年来笔者在胜利河地区发现的多处油页岩连成一片,构成了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大规模的海相油页岩带。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与研究表明:该油页岩有机碳含量介于4.31%~16.89%之间,焦油含量为3.5%~16.3%,油页岩有机质大多处于成熟阶段。胜利河-长蛇山油页岩带及与其密切共生的膏盐层的发现,丰富了羌塘盆地烃源岩的类型,为羌塘盆地油气地质条件评价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53.
熊国庆  蔡习尧  伍皓  江新胜 《地质通报》2009,28(10):1448-1457
对藏南发育完整的、厚度巨大的海相白垩纪地层中的暗色泥、页岩开展了有机质丰度研究。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泥、页岩中残余有机碳含量在0.05%~1.1%之间,平均值约为0.42%,其中下白垩统约为0.531%,上白垩统约为0.265%,有机碳平均含量变化特征与该区的古地理格局及海平面升降有关。氯仿沥青‘A’含量在0.0009%~0.0072%之间,平均含量约为0.0040%。有机碳与氯仿沥青‘A’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分别为22和8。有机碳与氯仿沥青‘A’这种弱负相关性与两者遭受剧烈的地表风化作用、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和高程度有机质热演化后的损失量有关,后者远大于前者。白垩系残余有机碳含量大于0.6%的中等—好生油岩样10件,占样品总数的27%,下白垩统样品9件,占样品总数的24.3%,上白垩统样品1件,占样品总数的2.7%,表明来自北喜马拉雅地区东山组和康马—隆子地区甲不拉组的早白垩世泥、页岩为该区主要的有效生油岩。  相似文献   
54.
云县-景谷火山弧带大中河地区新识别出一套晚志留世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组合,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21.2±1.2Ma和417.6±5.1Ma。该套火山岩具有富铝(12.73%~16.63%)、富钠(K2O/Na2O=0.56~0.99)和高Mg#(46.0~50.0)的特征,属于钙碱性系列岩石;同时富集轻稀土,Eu具有不同程度的弱亏损,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具有正εNd(t)值(3.86~4.39)和较高的Th/Ta比值(15~17),显示与活动大陆边缘岛弧型火山岩相似的地球化学性质。大中河晚志留世火山岩很可能是俯冲沉积物流体交代地幔楔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并在岩浆上升过程中经历了一定的分离结晶作用和浅部地壳物质的同化混染;结合区域同期(410~420Ma)岩浆活动及相关的高压变质事件分析,应为原-古特提斯洋在早古生代末期向东俯冲消减作用的产物,从而为扬子陆块西部边缘晚古生代"三江"多岛弧盆系的形成演化提供了前锋弧发育的岩石学证据及其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55.
青龙岩体位于冈底斯带北麓,是班戈-嘉黎岩浆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岩体主要岩性为花岗闪长岩,形成于白垩纪早期,SHRIMP锆石U-Pb 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23.1Ma±3.4Ma,该年龄反映了青龙花岗闪长岩体的侵位或结晶年龄。花岗闪长岩地球化学数据表明,该岩体具有正常的SiO2含量,较低的K2O/Na2O比值,为弱过铝质岩石。该岩体轻稀土元素较重稀土元素富集,负Eu异常较弱。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该岩体表现出强烈的Nb、Ta、Ti、Y负异常,具有岛弧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初步研究,认为青龙花岗闪长岩形成于俯冲背景,为与板片俯冲作用有关的同熔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56.
北羌塘盆地那底岗日剖面中上侏罗统碳酸盐岩发育,其中以布曲组和索瓦组最为发育,对研究该区中上侏罗统沉积环境具重要意义。通过对稀土元素分布规律、分布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值分析,表明该套碳酸盐岩中稀土元素平均总含量(ΣREE)较低,为35.305μg/g;ΣLREE/ΣHREE比值为7.769~9.046,轻重稀土分馏明显,且稀土总含量(ΣREE)与SiO2和Al2O3含量呈正相关,与CaO含量呈负相关,说明沉积期有大量陆源碎屑注入。δCe平均值为0.966,基本无异常,但不同地层中有一定变化,布曲组到索瓦组一段、二段沉积水体氧化性显示为强-弱-强演化过程。LaN/YbN比值为1.124~1.493,其中索瓦组二段数值最小,沉积时期水体酸性最弱。表明研究区沉积水体具弱还原性,沉积时期有大量陆源碎屑注入,为近岸碳酸盐岩沉积。  相似文献   
57.
李奋其  刘伟  张士贞  王保弟 《地质通报》2012,31(9):1420-1434
朱拉岩体位于冈底斯带东部,主要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其中发育闪长质包体,二者呈渐变过渡关系。3件寄主岩石LA-ICP-MS锆石U-Pb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64.6Ma±0.8Ma、64.3Ma±0.8Ma和63.9Ma±0.5Ma,含776Ma的继承岩浆锆石。1件闪长质包体样品年龄加权平均值为66.1Ma±0.3Ma。闪长质包体低Si,中Mg(Mg﹟平均41.1),属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Nb/Ta值为22,Sr/Y值为3.69,稀土元素分馏较低,LREE/HREE平均值为1.92,Eu强烈亏损,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U、Th),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Sr、Ti),暗示岩浆成分主要为幔源。寄主岩石富Si、K,贫P,属铝质—偏铝质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Nb/Ta值15.9,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Th),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Ba、P、Ti),具有活动陆缘钙碱性岩系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寄主岩石与闪长质包体具有密切的成生联系,闪长岩形成于富集俯冲带组分的地幔熔体,在上升过程中混染了一定量的壳源物质结晶分异产物,寄主岩石则为底侵作用产生的大量壳源熔体与少量幔源熔体混合并发生一定程度分离结晶后的产物。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古新世朱拉岩体与雅鲁藏布江大洋的向北消减有关。  相似文献   
58.
云南中三叠世罗平生物群中海参骨片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罗平中三叠统关岭组第二段(安尼阶Pelsonian亚阶)中发现了少量海参骨片化石,对其中的1属1种进行了描述。该发现丰富了罗平生物群的内容,为探讨中国三叠纪海参骨片化石的分类及演化增加了新材料。同时对海参骨片化石的产出层位进行了沉积环境分析,得出该类海参生活在正常浅海陆棚环境。  相似文献   
59.
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西两端分别有一个构造急剧转向的地区——构造结, 这里是探讨喜马拉雅造山带构造演化的重要场所.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对比显示这2个构造结有: (1)相似的地貌景观; (2)相似的地质特征和演化历史, 即都缺失喜马拉雅沉积岩(寒武纪—第三纪); (3)结晶岩系中都有高压变质岩, 且在10 Ma以来均发生过深熔与混合岩化作用; (4)25 Ma以来, 特别是10 Ma以来两地都经历了快速剥露和隆升作用; (5)印度板块-欧亚板块的碰撞时间接近, 分别为75 Ma和65 Ma, 均早于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其他地区.这些相似性表明: 伸展拆离和以河流作用为主的地表过程是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西构造结快速剥露的主导因素; 因强烈剥露减压所致的地壳部分熔融作用形成的岩浆向地表减压处的流动在构造结的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0.
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期沉积特征与沉积格局   总被引:65,自引:1,他引:64  
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组(大隆组)为海洋环境的产物,根据沉积特点,可以分为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和盆地沉积体系。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又可进一步分为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礁滩及缓坡等沉积相。在详细研究分析各沉积体系的沉积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该期沉积相带的空间分布,提出了不存在“开江一梁平”海槽的认识。笔者等认为在“开江梁平海槽”区域内,长兴组只是水体相对台地较深环境(台棚环境)的产物,为碳酸盐缓坡,不宜称为海槽。指出台地边缘浅滩及生物礁是储层最有利相带,礁白云岩及颗粒白云岩等是储层的有利微相。研究区的生物礁为碳酸盐台地边缘缓坡点礁群,沿着台地边缘断续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