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质学   35篇
海洋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蒙古国塔南凹陷南屯组中发育大量远岸水下扇沉积,综合岩石学特征、重矿物组合及地震资料分析,确定其为盆地陡坡物源供给形成,属于罕见的陡坡远岸水下扇.在总结陡坡远岸水下扇地震、测井及岩心特征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为供给水道、内扇、中扇、外扇4种亚相及若干微相,不同相带特征差异显著.陡坡远岸水下扇主要沿中央断层呈串珠状展布,并在低水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及水退体系域中均有发育,其形成和演化受物源供给、古地形及构造运动3方面因素共同控制.其储集物性整体较差,但在周围高压暗色泥岩的配合下,往往可以形成大量岩性油气藏和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受非连续沉积及层内非均质性影响,陡坡远岸水下扇油藏通常具有含油层数多、单一油层厚度薄、不同油层之间含油性差异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2.
33.
通过ZW3井和ZW10井沉积层序对比和I1地震剖面的平衡地质剖面分析,对彰武盆地沉积充填特征和盆地演化进行综合研究。九佛堂组与沙海组在地层叠置关系上存在3种不同叠置样式:萎缩式、一致式和超越式,是由盆地发育过程中右旋扭动造成的。九佛堂下段为盆地伸展拉张背景下的充填,发育大段泥岩和油页岩,反映可容纳空间增大和沉积物供给不足;该段具有较好生油气能力。九佛堂组上段为转换伸展背景下的充填,ZW10井代表的东部区发育大套泥岩,而ZW3井代表的西部区发育一套粗碎屑沉积,反映盆地走滑或者扭动作用的发生;走滑扭动断裂作用使得断陷中形成凸起,分隔了生烃凹陷,而且开始形成下部成藏组合。九佛堂组末期为盆地构造反转期,发生了较大规模构造反转,致使盆地东部边缘区域的九佛堂组上段遭受严重剥蚀。沙海组下段为断陷由伸展到构造扭动背景下的充填,其下部暗色泥岩发育,具有较好生油气能力;上部ZW3井和ZW10井砂岩含量明显增加,反映伴随着沉积物的足量供给与快速进积;构造扭动使盆内凸起再次发育,形成了上部成藏组合。沙海组上段为盆地萎缩背景下的充填,砂体强烈进积,盆地萎缩。沙海组末期盆地再次发生大规模构造反转,沙海组上段地层遭受强烈剥蚀。  相似文献   
34.
针对目前火山岩储层难以进行含气性预测的现状,本文完整论述了采用叠前反演为基础来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具体说明了火山岩储层含气性预测的原理和主要工作步骤。累积厚度预测的方法图示。将其应用于松南气田火山岩的储层预测研究中,其预测结果与实际钻井吻合较好,对于本地区的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5.
通过薄片、铸体薄片及扫描电镜等技术手段,确定了拉布达林盆地上库力组岩石类型、成岩作用类型和孔隙类型.岩石类型主要包括火山角砾岩、熔结凝灰岩、晶屑-岩屑凝灰岩、玻屑凝灰岩、多屑凝灰岩和沉凝灰岩等.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蚀变作用、脱玻化作用、自生作用、溶解溶蚀作用和胶结作用等.拉布达林盆地上库力组火山碎屑岩所处的成岩阶段主要为早成岩阶段B期及中成岩阶段A期.孔隙类型主要为剩余粒间孔、填隙物内孔和溶蚀孔等,区内火山碎屑岩为中低孔特低渗型储层.机械压实作用和自生铁白云石及自生高岭石沉淀作用降低了储层物性,而绿泥石包壳和微晶石英包壳的胶结自生作用以及溶蚀溶解作用改善了储层物性.  相似文献   
36.
龙门山地区泥盆纪地层中含有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的海相遗迹化石。以野外剖面实测为基础,对北川甘溪石沟里剖面中泥盆统养马坝组风暴沉积中的遗迹化石进行了系统描述,共识别出5种类型的遗迹化石属种,包括Chondrite、Changchengia、Rhizocorallium、SkolithosZoophycos。根据遗迹化石的组合特征,将其划分为Chondrites-Zoophycos遗迹化石组合类型,反映了受风暴影响的浅水沉积环境。通过遗迹化石的分布位置、相互间的切割关系,建立了龙门山地区石沟里剖面养马坝组风暴岩中各种遗迹化石形成的先后顺序,依次为Chondrites、Zoophycos、Rhizocorallium、ChangchengiaSkolithos。发育于风暴岩中的ChondritesZoophycos遗迹化石,具有鲜明的机会种特征,对沉积环境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保存于龙门山地区泥盆系养马坝组风暴岩中丰富的具细小分支直径的Chondrites遗迹化石,反应水体氧含量并非控制Chondrites潜穴直径大小的唯一控制因素,可能与造迹生物生活环境的恶劣与否间存在着一定关系;风暴沉积中发育的Zoophycos遗迹化石,指示其在泥盆纪可以沉积于浅海环境。  相似文献   
37.
腰英台油田区是松辽盆地南部近几年发现的具有超亿吨级储量规模的大型含油气区。结合勘探实践对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油气成藏条件分析表明,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包括烃源、储层和输导三个方面。油气成藏主要围绕乾安次凹生烃中心,烃源岩控制油藏的聚集与分布;断裂一方面作为输导体系,另一方面控制着不同类型油藏的平面分布;沉积微相控制砂体的平面分布以及砂体的储集物性。最终指出了近源带、断裂带、砂体发育带三者叠置区是下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38.
近期,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在松辽盆地中部长岭断陷查干花地区获得气藏勘探重大突破,为了进一步评价勘探潜力,本文在对勘探资料系统总结的基础上,对储气岩石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气藏特征和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火石岭组火山岩为主要储层,储集空间包括原生气孔、溶蚀孔;营城组、沙河子组发育优质烃源岩,与火石岭组火山岩储层侧向对接,形成上生下储源储组合,具有良好天然气成藏条件。松辽盆地深部火石岭组具有较大的成气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