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40篇
海洋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造山带是中亚造山带西段一个很重要的构造单元,其构造演化为区域构造过程、动力机制等问题的研究提供关键证据,也为研究中亚造山带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理论依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卡拉麦里造山带野外剖面实测、构造现象描述、典型岩石观察,选取典型复理石、磨拉石建造剖面及古生物化石开展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52.
云南兰坪盆地古近系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就是将岩相古地理的研究和编图与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盆地构造发展演化紧密结合,利用层序界面和其他关键界面为相对等时界面,按相关界面划分体系域,并以体系域为成图单元,采用体系域压缩法编制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图。以云南兰坪盆地古近系为例,进行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分析研究并编制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图,进而揭示该区古近纪构造运动对沉积特征与湖平面变化的关系,更进一步阐明该区盆地沉积充填的时空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53.
转换波综合静校正技术在新场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换波静校正问题一直被认为是转换波处理中较难解决的问题,目前已研究的转换波静校正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不足。这里根据新场地区转换波资料的特点,采用多种静校正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切实可行的转换波综合静校正技术。首先,利用模型法求取转换波长波长静校正量;然后,采用全局寻优静校正方法解决残留的长波长和中长波长转换波静校正问题;最后,在共检波点叠加道集上相关方法计算短波长静校正量。实际数据处理表明,该转换波静校正技术能较好地解决新场地区的转换波静校正问题,使地震记录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4.
川西坳陷煤系烃源岩成熟度特征及成熟度指标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烃源岩热演化程度是判断一个盆地是否具备生油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然对热演化程度的定量识别标志较多,针对热演化程度不同或参数获取的难易程度而有所选择.研究基于川西坳陷龙泉驿斜坡LS1井J_1x,T_3x~5,T_3及T_3t等4个主要烃源岩层位的17个样品的镜质体反射率(R_0)、岩石热解及芳烃色质指标等分析测试,时研究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及侏罗系主要烃源岩成熟度特征进行系统分析表明,研究区源岩镜质体反射率分布在0.97~1.59之间,T_(max)值平均为488.67,R_(OMPI1)值介于1.01~1.56之间,R_(O(3-MCH/1-MCH))值介于1.05~1.57之间,表明本区烃源岩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芳烃各项指标随深度增大趋势明显.尤其是MP11和3-甲基屈/1-甲基屈(3-MCH/1-MCH)随深度变化更为明显,且和R_0与深度的变化趋势高度相似,而MDBI指数和4-甲基-二苯并噻吩/1-甲基-二苯并噻吩(4-MDBT/1-MDBT)与深度的相关关系相对较差,但总体仍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成熟度指标对比研究,证实镜质体反射率仍是较为成熟,易于横向对比的成熟度指标,芳烃色质参数MPI1和3-甲基屈/1-甲基屈(3-MCH/1-MCH)由于其较少受各成岩环境的影响,从而具有潜力的成熟度判别指标.研究还将MPI1及3-MCH/1-MCH通过计算转化成R_(OMPI1)及R_(O(3-MCH/1-MCH>))以实现在获取R_0困难亦可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55.
对于低孔-特低孔、低渗-特低渗且非均质性强的储层,其往往处于自然产能临界点附近,单靠孔隙度已无法对其物性进行准确评价,因此需要在对渗透率进行准确计算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展开产能评价与预测等工作.然而,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强、常规测井曲线影响因素多且复杂、海上钻井数少导致样本点缺乏等因素,运用常规测井曲线进行渗透率计算往往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基于T_2和毛管压力转换的方法,利用了核磁共振可以全井段连续测量和毛管压力曲线可以反映孔喉结构的优势,在渗透率的计算方面取得了突破,该方法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较为成熟的渗透率计算方法,但对于该方法的研究,有一个问题却往往被忽视了:即T_2谱和毛管压力曲线所反映的孔喉半径r是否是同一个物理量?两者之间的相互转换是否是有先决条件的?对于这一问题,本文在对两者实验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使用了将恒速压汞孔喉分布和核磁共振T_2谱进行对比的方法,总结得到了两者各自反映的孔喉半径r的内涵,证实了两者之间相互转换存在先决条件——稳定的孔喉半径比,并在对沉积环境、成岩作用精细分析的前提下,选取了孔隙度这一宏观参数作为分类标准,将储层划分为多个具有相对稳定孔喉半径比的区间后,再进行T_2-毛管压力的相互转换和渗透率的求取.经证实,运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渗透率,可以更好地体现出储层的非均质性,并且与产能特征具有更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6.
新场沙溪庙组气藏是国内典型的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具有"纵向厚度大、平面展布广、盖层遮蔽性能好、盖层与产层应力差值明显"等适合于大型加砂压裂改造的地质基础和条件。气藏前期采用中小规模压裂时,单井压后表现出了"产量递减快、稳产效果差"等不利于气藏提高采气速度和整体采收率的状况。大型压裂是增加人工裂缝半长,延长气井采气寿命,提高开采效益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制约和影响大型加砂压裂改造效果的系列关键工艺技术的攻关研究,研发出了低伤害压裂液体系,提出了压裂液强化破胶和高效返排工艺,并对大型压裂施工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最终形成了以"大砂量、大排量、中—高砂浓度、强化破胶"为特色,以造长缝为核心的大型压裂关键工艺技术方法,并成功完成了最大加砂规模200.5 m^3的超大型水力加砂压裂现场试验。现场应用实践表明,大型压裂具有"稳产效果好、勘探评价效益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