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58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71.
分析了滇藏公路角笼坝沟1998-06-20泥石流-坍崩灾害成灾原因,泥石流及坍崩的形成机理和发展趋势,针对其灾害发生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272.
四川紫色土退化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四川紫色土的物理性退化、构造性退化,以及营养性退化中的氮素贫化、有效磷缺乏和有机质贫化等都比较严重。这主要受母质、生态和侵蚀等因素的影响。防治紫色土退化的措施有:重建紫色土生态保护系统,改土培肥以增强土壤“体质”和实施保护性耕作等。划分出四川紫色土退化防治区,并分区提出了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273.
贡嘎山海螺沟土壤环境背景复杂,土壤元素背影值中,Cu,Zn,Pb,Cr,Ni,Mn和F都高于全国土壤的背景水平,而元素Cd,As,Se则相反;各土类间同一元素含量的变化不大;成土母质对土壤元素含量的影响深刻;土壤元素含量的垂直分异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274.
^137Cs法测算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速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核尘埃~(137)Cs降落到地表后,被土壤胶粒强烈吸附,集中分布于0—25cm的土壤表层。土壤剖面的~(137)Cs总量随土壤的流失而减少。根据黄土农耕地和非农耕地土壤的~(137)Cs流失模式,推导了它们的流失量和侵蚀速率的相关公式。根据陕西洛川黑木沟和山西离石羊道沟的13个土壤剖面的~(137)Cs含量测试结果,求得的黑木沟草坡覆盖的老谷坡和新谷坡的侵蚀速率分别为1400 t/km~2·a和5700t/km~2·a;羊道沟梁峁坡农耕地的侵蚀速率为3270—6030 t/km~2·a;裸露新谷坡的侵蚀速率大于8000 t/km~2·a。  相似文献   
275.
贡嘎山区一次特大泥石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儒仁 《冰川冻土》1992,14(2):174-177
  相似文献   
276.
川江流域片蚀与地表物质组成、坡度和坡长关系密切,且明显受地貌类型控制;沟蚀与森林覆盖率呈负相关,而和人口密度呈正相关;重力侵蚀在盆周山区和流域西北部高山中山区危害严重;人类消极活动在盆中丘陵区因人口稠密而活跃。这四个因素的发生发展制约着本流域生态地貌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77.
本文对都汶公路发育的4条主要泥石流沟对沟口桥梁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分析了不同频率洪峰流量和泥石流流量及泥石流堆积对工程的冲击力,提出治理工程措施及用于泥石流治理中专门保护公路桥梁的新型结构工程。  相似文献   
278.
长江上游泥石流危险度区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长江上游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生态环境脆弱,泥石流活动强烈,为了长江上游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开展了泥石流危险度的区划工作。区划采用综合研究与重点研究相结合,区域总体研究与典型区研究相结合,因素分析与相关分析相结合,间接自然指标与直接自然指标相结合,以及自然危险度与经济发展程度相结合的方法,将长江上游划分为五级泥石流危险程度不同的类型区。  相似文献   
279.
长江上游泥石流危险度区划的原则与指标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长江上游泥石流危险度区划属类型区划.其遵循的是相对一致性,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主导因素,以及综合分析四个原则,区划的指标有:1.自然指标,即统计单元内泥石流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地貌、地质、气温和降水各自的综合评价值;2.经济指标,即统计单元内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单位面积上的社会生产总值,人均收入值,工业产值与社会生产总值之比值,以及交通发展程度系数.对环境条件和经济条件分别作了因素分析和相关分析,以进行泥石流危险度区划.  相似文献   
280.
本区划分为四个步骤:1.单指标分级、分区,并编制成图;2.复合指标分级、分区,并编图;3.专项指标分级、分区,并作图;4.泥石流危险度指标分级、分区,并作成“长江上游泥石流危险度分区图”(见刊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