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58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281.
长江上游泥石流数量多,分布广,对此在现阶段一方面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包括建立11个泥石流预警一级站,若干个二级站,较多的三级站和广泛开展群测群防工作,以实现减灾防灾;一方面积极建立以泥石流流域综合治理与经济开发相结合的试验站,以积累经验,为今后全面开展泥石流治理提供依据和范例.  相似文献   
282.
1990-05-31四川省会理县益门镇炭山沟暴发了一场典型的人为泥石流.其致死31人、失踪3人、伤29人,大量工业和民用设施被毁,给益门煤矿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00万元.这场泥石流主要是沟内的大量采煤弃碴等松散碎屑物质在暴雨的激发下形成的.泥石流体属粘性,容重大,作整体运动,规模大,危害范围大.  相似文献   
283.
1994-03-20四川省高县白庙乡芙蓉村白崖(104°39′00″E,28°27′40″N)发生崩塌性滑坡。滑坡发生区前后缘海拔分别为1000和1100(m).原始方量约110万m ̄3岩土物质从坡体剪出后,沿陡坡继续运动,随即解体、破碎,部分碎屑物质形成方量约40万m ̄3的崩积锥;大部岩土物质转化为碎屑流而进入沟道内,后经三次转折,流程约650m,形成方量约100万m ̄3的碎屑堆积物,历时约1min,这场灾害致死18人,伤3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  相似文献   
284.
无谋干热河谷区气候炎热干燥、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本文利用灰色系统灾变理论预测该区降水异常值的出现年份,对农、林业生产及植被恢复具有参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85.
利用泥沙自身携带的核信息,定量研究黄土高原晋陕蒙接壤区泥沙侵蚀量及其来源组成。结论为该地区侵蚀泥沙主要来自基岩,其量占侵蚀泥沙总量的55.0-76.5%.  相似文献   
286.
探讨了云南昭通的滑坡、泥石流危险度模糊综合评判法,介绍了以概率代替隶属频率,并构成单因素模糊矩阵R.以此为基础,完成了昭通滑坡、泥石流危险度分区.  相似文献   
287.
黄海  马东涛 《地质论评》2021,67(6):67112002-67112002
容重是描述泥石流性质的重要基础参数。本文基于泥石流运动过程的时空特征,厘定了最大容重、峰值容重和平均容重3个容重特征值。以蒋家沟1987年以来的泥石流观测数据为分析对象,分析了3个容重特征值在数值上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最大容重与峰值容重的关系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最大容重与平均容重的关系式具有实际计算适宜性;②最大容重和峰值流量均与泥石流峰值流量呈正相关,与泥石流冲出规模关系不明显。在现有泥石流容重计算方法基础上,进一步界定了泥石流容重取样、计算和校验方法,构建了泥石流灾害特征值计算中容重独立取值原则,即峰值流量、流速、冲压力等计算建议选取最大容重,而一次冲出固体物质总量、堵河危险性和危险区范围等计算建议选取平均容重。研究结果可为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8.
川藏铁路工程是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保障铁路的顺利建设和后期安全运营十分重要。铁路沿线发育广泛、危害严重的大型滑坡已成为全线的关键控制性问题,关乎工程建设的成败。以川藏铁路工程沿线大型滑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历史数据分析、实地调查、遥感解译的研究方法,基于ArcGIS平台,采用贡献率权重模型对铁路沿线区域进行了大型滑坡危险性评价,并利用自然断点法对危险性评价结果进行分区及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川藏铁路沿线共发育大型、特大型滑坡共147处,其中大型滑坡106处,特大型滑坡41处,主要分布于白玉至江达段、昌都至八宿段、朗县至加查段等区段;铁路沿线处于高中低度三个等级危险区的面积分别为35918.5 km2、95484.3 km2和12039.7 km2,高度危险区大型滑坡分布密度为0.00199处/km?2,约为中度或低度危险区的2倍,高度危险区主要集中在邦达—八宿段、古乡—拉月段、白玉—江达段。根据贡献率权重模型求得的川藏铁路沿线大型滑坡危险度等级与野外实地调查的大型滑坡分布密度是一致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为川藏铁路工程建设提供科学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289.
在我国西部山区地震、地质活跃带,泥石流灾害对位于泥石流沟道、沟口等位置处的桥墩构成重大威胁。如何量化描述泥石流冲击桥墩的动力过程,是泥石流减灾领域拟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以泥石流灾害威胁成兰铁路沿线桥墩的工程背景为基础,依托大型泥石流模拟系统,进行多组室内大比例泥石流冲击桥墩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泥石流流速、流深以及流体特征参数与泥石流冲击压力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冲击过程主要受到弗汝德数Fr和雷诺数Re两个无量纲数控制,稀性泥石流冲击压力主要控制参数为Fr,而对于黏性泥石流则同时有Fr和Re的影响;不论是对于峰值冲击力还是冲击功率谱,不同类型泥石流差别显著;在相同重度等条件下,稀性泥石流具有更大的冲击能量;此外,各种类型泥石流通过临界Fr线得到了本质上的区分。研究成果将为桥墩抗泥石流冲击结构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及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90.
对我国产业发展战略的若干新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国阶 《地理科学》1999,19(4):353-357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经济全球化,生态化和知识经济的新挑战,在区域发展战略中,必须确立 下列新思维;(1)在产业布局中充分考虑生态与环境因素的影响和作用;(2)将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由一、二、三产业的高速转向产品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