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221篇
地球物理   84篇
地质学   874篇
海洋学   30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寒武系崮山阶三叶虫生物地层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Diceratocephalus已在华北的若干地点找到,如莱芜九龙山、淄博黑石寨和泰安大汶口,Dicerato-cephalus三叶虫亚带可以提升为三叶虫带,这样崮山阶便包含了4个三叶虫带(自上而下)Diceratoceph alusarma-tus带、Drepanura premesnili带、Blackwelderia paronai带和Damesella paronai带。  相似文献   
72.
黑龙江鸡东盆地是受古、新近纪敦密断裂带作用而形成的断陷含煤盆地。依据该盆地91-205钻孔永庆组的岩性变化特点和盆地构造演化阶段,识别和阐述了中中新世湖盆发育的3个阶段,即早期湖泊形成发展阶段、中期湖泊扩张最大阶段和晚期湖泊收缩衰退阶段,并揭示湖泊阶段性发展的旋回性特征。根据孢粉资料,恢复湖盆各个不同发育阶段的古植被面貌,重建当时的古气候。结果表明植被经历了北亚热带含常绿阔叶成分的落叶阔叶林、暖温带—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以及含亚高山针叶树种的暖温带—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阶段,鸡东盆地中中新世湖泊的演变和植被更替存在着潜在的关联。  相似文献   
73.
南京直立人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汉奎 《江苏地质》2001,25(2):82-86
简单地介绍了“南京直立人(猿人)综合研究专家组”近二年来的部份研究成果,如南京汤山葫芦洞内的地层可以分为4段;洞内的哺乳动物群可以分为时代不同的大洞动物群和小洞动物群;南京直立人的一号头骨与二号头骨层位不同,特征也不一;铀系测年也证明小洞的地层其年代在距今60万年-50万年间,大洞的地层年代在距今24万年-10万年间,大洞被堆石堆砾石层封闭的时间应在13万年-10万年间。从而补充和纠正了前人研究中的不足和错误。  相似文献   
74.
青藏高原全新世植被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唐领余  李春海 《冰川冻土》2001,23(4):367-374
根据青藏高原 30个点湖泊的孢粉记录综合研究显示 :在进入全新世之前 (12kaBP以前 )除最东南部外 ,高原从东到西均发育为荒漠草原植被 .全新世早期 (12~ 9.0kaBP)高原东南部 (10 4°~ 98°E)为落叶阔叶林 /针阔叶混交林 ,季风已进入本区 ,气温比前期上升 2~ 4°C ,降水波动于 35 0~ 5 5 0mm之间 .中部 (98°~ 92°E)为草甸或灌丛草甸 ,再向西至 80°E左右为草原植被 ,气候寒冷干燥 ,平均气温比现在低 4.5~ 5 .5℃ .最西部 10 .5~ 9.9kaBP出现相当于欧洲新仙女木气候倒转事件 .全新世中期 (9.0~ 3.2kaBP)高原由东向西古植被依次发育为针阔混交林或硬叶阔叶林 (10 4°~ 98°E)→针阔混交林 (98°~ 80°E)→灌丛草甸→草原 (92°~ 80°E) .中期气候比早晚期温暖湿润 ,东南部 1月份气温高于现在 3℃ ,年降水量比现今多 2 5 0mm以上 .中西部气候温暖湿润 ,出现高湖面期 ,年均温高出现在 5℃以上 ;全新世晚期 (3.2kaBP以后 )由东向西古植被依次为硬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草甸→草原→荒漠 ,气温降水呈非线性下降 ,越向西下降幅度越大 .东南部 1月份气温比中期下降 4~ 4.5℃ ,年降水少 35 0mm ,东北部最冷月气温比中期下降 8℃左右 .中西部严重干旱 ,湖面降低 ,湖水变咸  相似文献   
75.
冲绳海槽南部20ka来深水底栖有孔虫的古海洋学记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对冲绳海槽南部255柱状样的66个样品进行底栖有孔虫定量研究。结合浮游与底栖有孔虫稳定同位素分析和AMS~(14)C测年,追溯20ka来深海环境和表层古生产力的变化历史。底栖有孔虫胶结质壳比例和浮游有孔虫碎壳率的变化揭示冰后期的碳酸盐溶解作用比冰期的强。属种分布和Q型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冲绳海槽区近20ka来存在冰期、冰消期和冰后期3个明显不同的底栖有孔虫组合,其中冰期的Bulimina aculeata组合(特别是优势种Uvigerina peregrina)与高的表层初级生产力和沉积物中富有机质含量有关,冰后期的Uvigerina asperula组合对应于较低的表层初级生产力,而冰消期的Chilostomella oolina组合则可能反映底层水体低氧含量。  相似文献   
76.
本文描述的上志留统一下泥盆统的苔藓虫标本产自新疆东准噶尔北塔山地区。上志留统考克赛组中包括6属7种,它们是:Fistulipora granulosa Astrova, Hallopora xinjiangensis Lu, Semicoscinium pyramidatum Kopaevich, Sem. fragilis Astrova, Chasmatopora sp., Orthopora sp., Sceptropora sp.; 下泥盆统托让格库都克组中包括2属3种:Fistulipora Sp., Semicoscinium baytikensis Wang et Lu(sp. nov.), Sem. kurjensis Nekhoroshev.根据上述苔藓虫组合特征,可建立两个苔藓虫组合,上志留统为Fistulipora granulosa-Hallopora xinjiangensis组合;下泥盆统为Semicoscinium baytikensis-Sem. kurjensis组合。  相似文献   
77.
根据沉积学和地层学分析,晚三叠新都桥组黑色页岩是金矿的源层。黑色岩系属于深海相沉积。矿石的地球化学、有机磷分析及水中藻类吸附金的实验表明,金的富集与海洋浮游生物有关。即海洋浮游生物或其变体-有机碳,从古大洋中富集金,后期又经热液改造成矿作用,形成含金矿石。  相似文献   
78.
拓宽古生物研究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古生物学应加强横向联系,与其他有关学科相互渗透,扩大研究领域,拓宽研究内容、利用新技术,包括数学的、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现代生物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与沉积岩石学研究结合起来,提高古生物学的理论基础,给国家生产建设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9.
中国泥盆纪珊瑚的生物地理区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廖卫华 《地层学杂志》1993,17(4):277-280
<正> 古生物地理学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化石的地理分布及其变化的一门学科。古生物地理区系是判断古板块位置、重建古地理最有力的证据,因此它与古地磁学和古气候学是构成现代古地理学的三大支柱。  相似文献   
80.
云南保山金鸡剖面丁家寨组及其古水温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山金鸡剖面丁家寨组下部含砾层的双层结构特征与不同的地质作用有关:下部砾岩层为滨海相砾岩;上部角砾状灰岩由碎屑流产生。所产遗迹化石指示滨海相环境。根据保山地区丁家寨组的颗粒成分、胶结物及地球化学特征,对丁家寨组冷温水成因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