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63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华北克拉通北缘大规模金成矿作用集中发生在印支期和燕山期,有关更早期的金成矿作用研究较少.柴胡栏子金矿是赤峰-朝阳金矿集区西部典型的热液型金矿床,为探讨其成矿时代,本文对矿区内与矿体时空关系密切的中性脉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得到矿区成矿前闪长玢岩的年龄为(332.4±1.7)Ma,成矿后闪长玢岩的年龄为(257.1±1.6)Ma,闪长岩脉的年龄为(266.1±0.6)Ma.结合前人所测矿区截断矿体的闪长玢岩年龄(290.9±4.3)Ma,将柴胡栏子金矿的成矿时代限定在(332.0±1.7)~(290.9±4.3)Ma,金矿化发生在中石炭世-早二叠世,是华北克拉通北缘少见的晚古生代金成矿事件,推测该金矿的形成与华北克拉通北缘陆-弧碰撞后构造体制由挤压向拉张的环境转换有关.  相似文献   
82.
交叉定年技术及其在高分辨率年代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利民  刘禹  赵建夫 《地学前缘》2003,10(2):351-355
高分辨率年代学标尺是高分辨率过去环境变化的研究基础。树轮年代学中的交叉定年技术是一种较为成熟的高分辨率年代学研究方法 ,其技术的核心是找到一个受共同的环境限制因子控制的可量化指标 (如树轮宽度 ) ,通过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交叉比较 ,来得到一个高分辨率的年代学序列。该技术中一些有益的概念和方法可以推广应用于其它高分辨率过去环境变化的研究中 ,文中通过对树轮年代学中的交叉定年技术原理的研究 ,剖析交叉定年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技术内涵 ,为该技术的扩展应用提供内在的科学依据 ,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3.
张平中 《冰川冻土》1998,20(2):150-156
根据我国江西九江地区4个土壤剖面的土壤有机质及其δ13C值的分析结果,认为末次冰期旋回内生态转型是由于季风效应和CO2共同作用的表现;北大西洋末次冰期内的Heinrich事件对中国东部的气候也产生剧烈的影响,其分布直接控制着C3和(或)C4植物的转型及其沉积物的类型.CO2及其温室气体可能是Heinrich事件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4.
高岭石表面的酸碱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魏俊峰  吴大清 《矿物学报》2002,22(3):207-210
采用双位模式(即假定高岭石表面存在>AIOH和>SiOH基团)拟合高岭石表面的酸碱滴定数据并描述表面上发生的质子化反应,Al位和Si位的表观常数拟合值分别为pKal,Al=1.78、pKa2,Al=8.47和pKa2,Si=5.12,它们的酸性比对应的(氢)氧化物表面位的更强。高岭石的总表面位密度远大于氧化铝和二氧化硅,其原因很可能是溶液中的质子或羟离子能够渗入高岭石的层间,与层间的羟基发生反应。此外,Al位密度也比Si位大近一个数量级,这种与理论化学式偏离的现象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岭石表面总体在pH低于4.0时带正电荷,在pH高于4.0时带负电荷。正电荷仅由>AlOH基团通过质子化作用形成>AlOH2^ 表面化合态来提供,而负电荷则由>AlOH和>SiOH基团的去质子化作用产生,分别形成>AlO^-和>SiO^-表面化合态。  相似文献   
85.
与原始岩浆组成 (δ1 8O=8.36× 1 0 - 3)相比 ,铜厂花岗闪长斑岩的氧同位素在纵向上存在着 3个特征区段 :1中段 (标高 0~ 80 m之间 )样品接近原始岩浆1 8O值 ;2上段 :在此之上的样品 δ1 8O值变化区间很大 ( 5.4 3~ 1 0 .86)× 1 0 - 3 ,有富集 1 8O的 ,也有亏损 1 8O的 ;3下段 :标高在 0 m以下深部未 /弱蚀变斑岩样品的δ1 8O值均一 ,亏损1 8O,集中在 ( 6.8± 0 .5)× 1 0 - 3范围内。研究表明 ,这种现象是岩浆流体、深部非岩浆流体和浅部大气降水等 3种不同来源的热液流体在不同温度、水 /岩比环境下发生水岩交换综合形成的  相似文献   
86.
赵敏  曾成  刘再华 《地球化学》2009,38(6):565-572
土地利用变化对岩溶地下水溶解无机碳(DIC)的影响关系到岩溶作用强弱及其相关的全球碳循环的正确评价。对贵州茂兰原始森林内的板寨岩溶地下河流域和普定岩溶石漠化强烈的陈旗、灯盏河泉域三种不同的土地利用下的地下水的DIC及其稳定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的DIC表现形式主要为HCO3^-。对于缺少土壤覆盖的板寨和灯盏河岩溶地区,雨季主要因为稀释作用,HCO3^-含量出现年内最低值;而对于较多土壤覆盖的陈旗岩溶地区,雨季主要受土壤CO2效应控制。HCO3^-含量出现年内最高值,反映了土壤在岩溶作用及其碳循环中的特殊重要性。此外,夏季由于生物量的增加,δ^13DIC值较冬季偏轻1‰~2‰。而对于不同土地利用而言,石漠化影响下的地下水δ^13DIC较原始森林下的地下水偏重2.5‰-3.0‰,且随着石漠化的发展,土壤的进一步流失,地下水δ^13DIC进一步偏重,反映了石漠化后生物量比例减少和大气成因CO2比例增加对地下水δ^13DIC升高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石英光释光测年揭示的晚第四纪毛乌素沙地演化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利用石英光释光测年的单片再生法(Single­aliquot Regenerative­dose Protocol,简称SAR)对毛乌素沙地内部西北-东南方向5个风成砂-砂质古土壤剖面进行了年代测定,结合年代框架和剖面沉积相、磁化率及粒度特征探讨了晚第四纪以来毛乌素沙地演化和气候变化。研究表明毛乌素沙地在晚第四纪以来经历了多次沙地固定与活化的交替演化: 距今91.0ka,71.0ka,48.0ka,22.0ka,11.6ka,5.0ka,1.1ka,1.0ka和0.4ka前后风成砂沉积,沙地活化,指示气候干旱,植被覆盖度低; 在距今65ka和全新世适宜期(8.5~5.0ka),沙地固定成壤,砂质古土壤发育,指示气候湿润。另外,剖面中风成砂层数变多、厚度增加、粒径变粗指示了晚第四纪以来毛乌素沙地干旱化趋势加强。  相似文献   
88.
进行了高pH(8.96~9.34)海水的无机碳酸盐沉积实验,测定了沉积碳酸盐的硼同位素分馏.结果表明,碳酸盐和海水B(OH)3间的硼同位素分馏系数(αcarb-3)变化范围是0.937~0.965,平均值为0.953.这些结果与Sanyal等报道的结果都表明碳酸盐与溶液B(OH)3间的硼同位素分馏系数αcarb-3不是恒定的,而是与溶液pH呈现负相关关系.测定的碳酸盐沉积的硼同位素组成(δ11Bcarb)并未都落在最佳的理论δ11B4-pH曲线上,并且与任何已知δ11B4-pH理论曲线不平行.因此有理由断定,随海水pH的变化,将有变化分数的B(OH)3掺入进碳酸盐中,但仍以B(OH)4?掺入为主.因此在采用海洋生物碳酸盐硼同位素重建古海水pH时,应用B(OH)4?和B(OH)3间理论的硼同位素分馏系数(α4-3)是不适当的,同时有必要建立一种经验方程.  相似文献   
89.
以产于四川龙门山地区泥盆系观雾山组的有铰纲腕足化石Independatrypa lemma Chen为研究对象,利用激光熔样等离子质谱(LA-ICP-MS)对其壳体棱柱层中Fe、Mg、Mn、Na、Ba和Sr六种微量元素进行了就位分析。它们在壳体横切面中的对称分布特征总体上与壳体增生方式和过程相一致,表明壳体的绝大部分未经成岩作用的改造。与常用的结构判据、阴极发光判据和微量元素含量判据相比较,微量元  相似文献   
90.
对贵州草海沉积物柱芯碳酸盐碳同位素组成测定的结果显示,其δ13C值的变化范围为- 14.25‰至23.10‰,变化幅度为37.35%,这是迄今所发现的湖泊沉积物碳酸盐中最大的碳同位素变化幅度,其中的部分同位素值也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碳同位素值.综合碳酸盐氧同位素、碳酸盐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指标,认为草海沉积物碳酸盐碳同位素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