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228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182篇
地质学   333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199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31.
翟明国 《地质学报》2022,96(9):2967-2997
近些年来,孔兹岩成为前寒武纪地质、变质地质以及大陆演化研究中一个使用非常普遍的词。在不少的文章中,孔兹岩被赋予特定的地质含义。例如,在变质作用中联系到高温- 高压麻粒岩相或者是高温—超高温变质作用;在地质历史中,代表元古宙的特定时期;在构造环境中联想到古老大陆边界或者克拉通盖层,等等。这些说明孔兹岩类岩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过仔细分析,还可看到不同的研究者对于孔兹岩的定义、岩石组合和出露规律、变质环境和变质历史、构造指示意义诸方面的理解都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有时各说各话,不利于交流或产生歧义和误解。因此,有必要对孔兹岩一词的定义以及它的使用做一个梳理和界定,对其内涵、构造意义以及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这就是本文的初衷。此外,本文还认为,华北的古元古代孔兹岩类的原岩是与其他沉积岩共生的富铝沉积岩,由于它们经历了高级变质作用,因此有相当比例的沉积岩变成原地- 准原地重熔的花岗岩,并与变质的基性岩墙或岩体密切共生。含孔兹岩的沉积岩系具有沉积环境稳定的特点,不含或罕见火山岩层,是在新太古代克拉通化和古元古代 “静寂期”之后的代表性裂谷型沉积组合。“静寂期”超过200 Ma,使得古老的陆壳有长期和充裕的风化时间,沉积物具有充分的搬运和分选特点,伴有厚层碳酸盐沉积,并以含有较普遍或较频繁出现的碳质黑色页岩夹层而与太古宙的沉积岩石相区别。华北的孔兹岩类的分布以及特点,具有全球可比性,对于理解可能的休伦裂谷事件和相伴随的大氧化事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同时对于理解古元古代末期成山纪(Orosirian)的构造事件以及构造体制的重要转变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孔兹岩是地球特殊地质过程的记录。  相似文献   
532.
李真  吴春明 《地质学报》2022,96(9):3182-3194
递增变质带广泛出露于全球元古代至新生代的众多造山带中,但递增变质作用的成因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归纳了典型递增变质带的研究成果,讨论了如下几个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递增变质带的热源、变质反应与变质作用P- T- t轨迹特征、流体来源与作用、变质与变形耦合关系、花岗岩及混合岩化作用、递增变质带的折返/隆升机制,以及递增变质作用的构造成因等。本文综述了上述科学问题研究进展,探讨了递增变质作用的可能成因。  相似文献   
533.
华北克拉通破坏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密切相关是当今学界的重要共识,但缺乏华北克拉通破坏峰期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物质证据.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华北克拉通东北缘(辽东-吉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锆石U-Pb年龄和Hf-O同位素、全岩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研究.研究发现,辽东-吉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主要为玄武粗安岩-粗安岩-粗面岩和安山岩组合,形成于早白垩世(129~124Ma),均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Th等)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等),表明其来源于与俯冲相关的地幔源区.这些岩石具有不均一的同位素组成,其中,碱性玄武粗安岩-粗安岩-粗面岩具有富集的全岩Sr-Nd-Hf、锆石Hf同位素组成和与地幔类似的锆石O同位素,表明其母岩浆来源于同位素富集的岩石圈地幔的低程度部分熔融,而钙碱性安山岩则具有相对亏损的同位素组成(锆石εHf(t)高达+5.2)和高的锆石O同位素组成(δ18O=+8.1^+9.0‰),揭示它们来源于遭受俯冲流体/熔体交代的地幔源区,交代介质来源于俯冲到深部的低温热液蚀变洋壳.辽东-吉南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是由来源于富集地幔和交代地幔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岩浆混合形成,利用锆石Hf-O同位素组成有效识别出的低温热液蚀变洋壳组分,为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对华北克拉通破坏影响提供了确凿的物质记录和同位素证据.  相似文献   
534.
在当前深刻变革和复杂调整的国际政治与经济形势下,大国博弈的核心是争夺地球资源及其控制权。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导致全球资源配置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发生巨大变化以及不可预计的风险。美国总统特朗普2017年底签署了《关于确保关键矿产安全和可靠供应的联邦战略》(13817号)总统行政命令,2019年发布以资源争夺为核心内容的战略行动方案,欲确保美国对全球矿产资源的控制权。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居高不下,显示了小(人均矿产占有量小)、大(需求和消费量大)、高(对外依存度和安全风险相对较高)和降(国内资源供应能力和资源保障均有所下降)的特点。当前中国多种大宗矿产资源现有探明储量面临开发殆尽的局面,新兴关键矿产家底不够清,开采和选冶技术需要提高,综合利用和绿色矿山的理念与制度需要加强完善,国家有关矿产政策需要进一步调整。基于此,本文将对矿产资源的国家安全、国际资源争夺进行简要分析,提出对中国的矿产资源战略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35.
理解震群的成因机制是地震科学的重要挑战.本文基于速率-状态摩擦定律,利用Dieterich断层失稳模型探讨了流体运移、慢滑移和震群触发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断层内部或周边流体流动所导致的孔隙压力升高可诱发断层发生慢滑或非地震滑移,慢滑或非地震滑移可使区域内临近断层上库仑应力加载速率升高,进而导致震群产生;...  相似文献   
536.
针对短基线下GPS-L1/BDS-B1非重叠频率紧组合相对定位算法研究,详细推导了短基线下GPS-L1/BDS-B1非重叠频率紧组合相对定位的数学模型,并对GPS-L1/BDS-B1非重叠频率差分系统间偏差DISB的稳定性及事先标定DISB的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结果表明,与传统GPS/BDS松组合相对定位相比,采用事先标定DISB的紧组合相对定位模型能够有效提高模糊度固定的成功率,且可用卫星数量越少提升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537.
采用GNSS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和时钟驯服技术,构建了基于PPP的云平台高精度授时方案,研制了搭载多系统GNSS接收机板卡、恒温晶振(OCXO)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授时原理样机。利用协同精密定位平台分析中心(武汉)提供的5 s间隔卫星轨道和钟差产品,采用PPP技术实时解算授时终端坐标和钟差,通过驯服恒温晶振输出亚纳秒精度的1 PPS,实现了长时间高精度的授时能力。本文通过短基线比较和与UTC绝对时间基准比较,验证了精密单点授时精度(RMS)优于1 ns。  相似文献   
538.
袁运斌  侯鹏宇  张宝成 《测绘学报》2022,51(7):1225-1238
本文首先回顾了GNSS差分和组合数据处理的起源、特点和应用,并阐述了其在多频多模背景下的局限。然后,引出了非差非组合数据处理的诸多优势,介绍了构建满秩非差非组合函数模型的消秩亏方法。基于该方法,本文系统构建了系列非差非组合PPP-RTK模型,包括伪距加相位和仅用相位两大类。两类模型均考虑不同的大气约束而衍生出电离层加权、浮点和固定3种变体,且所有模型均顾及码分多址和频分多址两类系统。最后,本文测试分析了非差非组合PPP-RTK在无人船、无人机和农机应用中的动态定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3个场景下的模糊度首次固定时间均在10 s以内,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在96%以上,水平定位精度优于2 cm,高程定位精度优于5 cm。在Galileo+GPS+BDS三系统农机定位中,仅用相位PPP-RTK与伪距加相位PPP-RTK定位性能相当。与Galileo+GPS双系统定位相比,三系统PPP-RTK将模糊度首次固定时间从几百秒缩短至几秒,模糊度固定成功率从85%左右提升至99%以上,定位精度提升了30%左右。  相似文献   
539.
印支运动是二十世纪初法国地质学家根据越南北部晚三叠世大规模角度不整合所提出。越南北部的Song Chay构造带作为印支造山带概念的提出地,记录了大量经典的印支造山相关的信息,是理解印支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本文在课题组对Song Chay地区十多年研究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系统厘定了Song Chay构造带的几何空间格架、运动学特征及其演化过程。详细的野外地质考察表明,Song Chay构造带从SW向NE依次可以划分成:新生代的大象山单元、代表缝合带的Song Chay蛇绿混杂岩单元,以及越南东北部褶皱冲断系统。其中蛇绿混杂岩单元和褶皱冲断系统中发育NE-SW向矿物拉伸线理,并具有顶部向NE方向的剪切变形特征,指示了Song Chay洋壳向SW的俯冲以及向NE的逆冲过程。精确的年代学工作表明,Song Chay蛇绿混杂岩中斜长花岗岩的结晶年龄为356.4±2.9Ma,表明至少在早石炭世Song Chay洋就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大洋地壳。褶皱冲断带内部的低温年代学数据约束了顶部向NE的剪切变形年龄在250~245Ma之间,表明为华南和印支板块碰撞时间。另外,Song Chay蛇绿混杂...  相似文献   
540.
白云鄂博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矿,也是我国著名的铁矿区。稀土白云岩是白云鄂博稀土矿主要赋矿岩体,大部分铁矿也赋存于其中。然而,稀土白云岩的岩石电磁学特征至今没有清楚的认识,影响了电磁法勘探资料解释及稀土白云岩发育规律的认识。本文测量了白云鄂博稀土白云岩、铁矿石样品和部分围岩的岩石复电阻率,为分析岩矿石复电阻率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还测量了样品的磁化率数据。利用手持XRF分析仪对样品进行成分粗分析,部分样品进行了主微量分析和显微镜下分析。结果显示,矿区岩石电阻率变化范围跨度大,而且相同岩性岩石电阻率差异较大。矿区围岩与矿石(铁、稀土)之间有较为明显的磁化率差异、轻稀土元素含量(LREE:La、Ce、Pr、Nd)差异显著。岩石组分与岩石电磁属性的交汇结果显示,岩石磁化率与岩石Fe2O_3T含量正相关。镜下分析发现,磁铁矿的分布与联结程度影响白云鄂博铁矿石电阻率。白云鄂博稀土白云岩具有中高阻、甚至高阻特征,岩石中大量发育的高阻矿物是影响其电磁学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岩石电磁学分析为白云鄂博电磁法勘探数据解释和隐伏矿预测提供了重要的岩石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