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73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45篇
地质学   1162篇
海洋学   63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71.
隐伏矿床(体)空间位置、形态和矿化强度的预测是经济地质学的前沿课题和热点问题。在新疆东天山白石泉基性-超基性岩型隐伏铜镍矿预测与找矿研究过程,尝试性引入高分辨率的浅层地震与大地电磁测深(MT)方法,并结合常规的高精度重力、磁法和激电,开展隐伏含矿岩体(铜镍矿)空间分布位置、形态和矿化强度的联合探查与定位预测。基本查明了白石泉杂岩体的深部产状与形态结构,发现了5个隐伏低阻异常区。对其中两个低阻异常区的钻探结果表明预测结果是准确的,在异常YC-II位置发现了厚28m的铜镍矿体。  相似文献   
972.
河南省桐柏县银洞坡金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1  
银洞坡金矿床位于河南肖桐柏地区围山城金银多金属矿带内,矿体定位受新元古界歪头山组地层控制。各成矿阶段热液石英中流体的δ~(18)O_w值为0.0‰~10.8‰,晚期碳酸盐中流体的δ~(18)O_W 值为-5.3‰~-9.7‰,流体的δD值为-65‰~-84‰,显示早阶段成矿流体以来自赋矿地层的变质水为主,晚阶段大气降水不断混入。包裹体的δ~(13)C_(CO)_2值介于-3.7‰~ 6.7‰,指示流体的碳主体来自碳酸盐储库。硫化物的δ~(34)S 值介于 1.3‰~ 3.1‰,具塔式分布特征,硫主要源自围岩歪头山组。~(206)Pb/~(204)Pb=16.540~17.216,~(207)Ph/~(204)Pb=15.056~15.612,~(208)Pb/~(204)Pb=37.336~38.861,显示较明显的铀铅亏损特征,矿石铅ω值介于39.50~48.62,显示铅源的物质成熟度高,为赋矿地层歪头山组,矿石铅同位素与歪头山组地层的一致性及其与南、北秦岭其它构造岩石单元的差异表明,银洞坡金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歪头山组地层。无论在成矿流体和物质来源方面,还是在矿床地质特征方面,银洞坡金矿都应属于典型的层控造山型金矿,并形成于扬子与华北大陆板块的碰撞体制。  相似文献   
973.
华北克拉通北部古-中元古代富碱侵入岩主要分布在燕辽三叉裂堑系和辽吉拗拉谷中及附近,为一套高碱高钾的基性-中性岩,以正长岩类为主。本文通过开展系统的 Nd、Sr、Pb 同位素研究,发现所有岩体岩石均以高负ε_(Nd)(t)为特征,ε_(Nd)(t)=-3.4~-7.5,平均值为~4.8,这与研究区古-中元古代基性-超基性岩石的 Nd 同位素特征(ε_(Nd)(t)=-4~-8) 一致,与燕辽裂堑系发育的偏碱性火山岩 Nd 同位素特征(ε_(Nd)(t)=-4.3~-8.9)也比较相似,表明它们的物质来源相似,都与富集地幔有关。Sr 同位素初始比值(~(87)St/~(86)Sr)_i比较低,主要变化在0.7028~0.7053之间,平均值为0.7041。钾长石铅同位素组成普遍较低,~(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 比值变化范围(梁屯-矿洞沟岩体除外)分别为14.500~15.70l、14.887~15.150和34.178~36.537,平均值分别为14.968、14.984和35.057。在ε_(Nd)(t)-ε_(Sr)(t)图解上,所有岩体的投影点均在地幔演化趋势线附近,比较接近 EMI 型富集地幔端员,暗示它们的物质来源与 EMI 型富集地幔有关;钾长石 Pb 同位素模式图也说明这些岩体物质来源与地幔和下地壳有关。通过两端员混合模拟,揭示了岩浆演化过程中存在少量的下地壳物质混染,平均约14%左右。从2.5Ga 左右开始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的亏损程度逐渐变小,在2.2Ga 左右局部呈现富集性特征,1.85Ga时整个岩石圈地幔已经完全转变为富集性,之后富集程度越来越高。推测早期俯冲携带的壳源物质以及后期地幔流体的交代作用可能是岩石圈地幔逐渐转变为富集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974.
鄂东南地区Cu-Au-Mo-(W)矿床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该地区5个典型矿床(丰山洞铜钼金银多金属矿床、阮家湾钨铜钼矿床、千家湾铜金矿床、铜绿山铜铁金钼多金属矿床和铜山口铜钼矿床)进行了成矿时代的研究,获得其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分别为(144.0±2.1)Ma、(143.6±1.7)Ma、(137.7±1.7)Ma、(137.8±1.7)~(138.1±1.8)Ma和(143.5±1.7)~(142.3±1.8)Ma,代表各矿床的成矿时代。研究结果表明,鄂东南矿集区内的Cu-Au-Mo-(W)矿床与铜陵、安庆、九瑞矿集区内的矿床几乎是同时形成的,成矿时代可能主要集中于(140±5)Ma,相当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在综合已有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资料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这一成矿事件的深部动力学过程可能是处于中国东部南北向印支期构造域向北东向古太平洋构造域大转折的背景下,与软流圈上涌和玄武质岩浆底侵而导致壳幔同熔有关。  相似文献   
975.
哈图金矿是位于准噶尔盆地西缘的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石英及黄铁矿矿物及矿物包裹体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爆裂温度等研究表明,哈图金矿的主要矿化类型-石英脉型矿体与蚀变岩型矿体是不同来源的流体叠加成矿,而不是同一种成矿流体在不同温度下矿质沉淀产物.石英脉型矿体主要与花岗岩浆热液关系密切,蚀变岩型矿体主要与深源流体有关,在矿体浅部它们强烈的挤压复合部位形成明金富矿体石英脉.石英脉型矿体石英的爆裂曲线出现α-β转变峰,这种转变峰的强度从上向下增强, 反映了流体初始温度较高,应与侵入岩浆热液有关,向矿体浅部,由于大量的循环天水的加入及远离了岩浆源,使成矿流体温度降低,石英的爆裂曲线没有α-β转变峰.大量天水的加入,使流体温度降低的同时,金也大量析出、富集形成含明金富矿体.蚀变岩型矿体石英爆裂曲线不出现α-β转变峰,反映其形成温度低于石英转变峰的温度,应与侵入岩浆无明显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76.
祁进平  张静  唐国军 《岩石学报》2005,21(5):1365-1372
前人运用 CMF 模式(碰撞造山成岩成矿与流体作用模式)推断熊耳地体金银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其南侧中晚元古代地层(官道口群和栾川群)的陆内俯冲变质脱水作用,并推测该套地层富放射成因铅和锶,δ~(13)C 和δ~(18)O 值较高。为检验该推论和 CMF 模式正确与否,作者对该套地层开展了研究,本文报道了碳氧同位素研究结果。13件岩石样品δ~(18)O 值变化于9.1‰~16.7‰,平均13.3‰;4件δ~(13)C_(CaCO_3)值为-2.8‰~0.8‰,平均-0.9‰,计算表明,该套地层在320~373℃(熊耳地体多数矿床早阶段成矿温度范围)变质脱水所形成流体的δ~(18)O值为2.6‰~14.6‰,与推测结果一致,覆盖了熊耳地体已有早阶段成矿流体的δ~(18)O值(5.1‰~12.6‰),计算的中晚元古代地层变质流体的δ~(13)C_(CO_2)随介于-0.7‰~4‰,也与熊耳地体成矿流体的δ~(13)C_(CO_2)值(-2.1‰~4‰,成矿早阶段一般δ~(13)C_(CO_2)>0)一致。如此以来,我们的研究结果证明了前人的推论和 CMF 模式的科学性与实用性,CMF 模式可以用于指导熊耳地体或类似构造环境的矿床勘查和地质研究。  相似文献   
977.
根据采样深度不同把采样环境分为两大类:第Ⅰ环境和第Ⅱ环境。通过对研究区第Ⅰ环境土壤样品As的统计分析,得出As在第Ⅰ环境土壤中的统计特征值服从正态分布,元素的均值与全国土壤或天津市土壤均值非常接近。对第Ⅰ环境和第Ⅱ环境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第Ⅱ环境土壤As的含量数值与第Ⅰ环境差异不大,第Ⅱ环境土壤重金属元素继承了第Ⅰ环境土壤的含量特征,在城镇附近和有污水灌溉的武清县、宝坻县、于桥水库附近As的污染比较严重。对研究区第Ⅱ环境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评价使用了地球化学方法和生物法2种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As对天津市北部的污染程度并不严重。  相似文献   
978.
在"滇黔桂"、"川甘陕"两个金三角密集区内的一些卡林型金矿床中,存在毒砂、含砷黄铁矿、雄黄、雌黄等大量含砷矿物.尤为重要的是,在丫他、东北寨、金牙等金矿床中存在自然界中罕见的自然砷矿物,图1为金矿石中呈致密凝胶体状的自然砷.由于毒砂、含砷黄铁矿等矿物对于矿床地球化学类型的判别和成矿作用的物理化学条件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God等,2000),因此砷矿物可作为卡林型金矿床的重要标型矿物.  相似文献   
979.
张静  陈衍景  杨艳  李诺 《矿物学报》2007,27(Z1):207-209
河南桐柏地区的银洞坡金矿是我国著名的大型露采金矿之一,其金储量32.337 t(金属量,332+333标准,平均品位7.61 g/t),银储量130.5 t(平均品位38.41 g/t),铅金属量26792 t(平均品位0.95%)(张冠,私人交流,2007),而且具有明显的层控特征.自该矿床发现以来,其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已被较深入系统地研究(胡受奚等,1988;罗铭玖,1992;陈衍景等,1992;徐启东等,1995;张宗恒等,1999),并被厘定为造山型金矿(张静等,2006).然而,其成矿流体的研究还很薄弱.基于此,本文重点介绍该矿床流体成分研究的新成果和认识,同时分析其对找矿勘探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80.
本文对苏鲁造山带内荣成超高压地体片麻岩样品进行了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和全岩Nd同位素分析,旨于探讨片麻岩的原岩性质及成因。3个片麻岩样品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770Ma和710Ma之间)表明原岩形成于晚元古代,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过程的岩浆活动时间相吻合。14个片麻岩的单阶段钕模式年龄变化在1.70Ga至2.30Ga(平均~1.93Ga),表明荣成超高压地体片麻岩平均地壳存留时间为古元古代,与扬子陆块的平均地壳形成年龄相一致,暗示具有扬子陆块属性。其锆石ε_(Hf)(t)值(t=750Ma)和模式年龄值变化范围大。2个片麻岩的锆石具有非常负的ε_(Hf)(t),平均值为-16.4,铪模式年龄为2.70Ga。6个片麻岩的锆石ε_(Hf)(t)平均值为-7.7,铪模式年龄为2.15Ga。这些结果表明荣成超高压地体部分原岩主要由太古代-古元古代地壳物质在晚元古代时重熔形成的,进一步说明荣成地区可能有扬子陆块的太古代地壳残留。另有6个片麻岩的锆石ε_(Hf)(t)变化范围为-0.56至6.6之间,其中部分锆石的两阶段Hf模式年龄为0.81Ga至0.94Ga,表明片麻岩原岩晚元古代形成时,有幔源岩浆活动和新生地壳形成,可能同时存在强烈壳-幔相互作用,上侵的幔源岩浆底侵导致上覆扬子陆块太古代-古元古代地壳物质重熔,形成花岗质岩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