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质学   5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镍矿石中镍铝磷镁钙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张超  李享 《岩矿测试》2011,30(4):473-476
样品用硝酸溶解,氢氟酸助溶,高氯酸冒烟除去氢氟酸,盐酸溶解盐类后,在选定的测量条件下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ICP - AES)测定镍矿中镍、铝、磷、镁、钙.选择Ni 221.6 nm、Al 396.1nm、P 178.2 nm、Mg 285.2 nm、Ca 393.3 nm分别作为镍、铝、磷、镁、钙的分析线;...  相似文献   
42.
通过加蓬某地锰矿物质成分研究查明其中磷的赋存状态,结果未见磷的独立矿物,却发现磷与铁的关系非常密切.采用溶出铁并保留锰相的方法无法彻底除磷,研究发现其主要原因是锰相为基质,铁受其包裹,在不破坏基质锰相的情况下,不可能将铁除去.采用了物理选矿和化学选矿2种方法进行降磷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焙烧-酸浸的工艺可有效降低该锰矿中...  相似文献   
43.
对澳大利亚某地高磷铁矿石中磷的赋存状态研究结果表明,铁矿石中的磷主要以胶体状态存在,采用物理选矿方法很难将磷降低.研究中采用化学选矿方法,通过焙烧-酸浸工艺取得了理想的铁矿石降磷效果.  相似文献   
44.
银矿床类型和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晋东北地区银矿王要成因类型为与火山作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银矿床(包括石英脉型银矿、火山岩型银矿、(隐)爆破角砾岩型银矿),其次为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银矿、层控银锰矿床(包括氧化淋滤型锰银矿和铁锰帽型银锰矿).银的主要成矿期为燕山期.在沉积作用、火山一次火山热液作用和地表氧化淋滤作用条件下形成...  相似文献   
45.
赣北大湖塘钨铜多金属矿集区特征与成矿作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湖塘矿集区地处扬子陆块—下扬子地块东南缘,钦杭(钦州—杭州)复合造山带中段北侧。区内出露基岩大多数为晋宁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九岭岩基主体部分),少数为新元古界双桥山群浅变质细碎屑岩(九岭岩基残余顶盖)以及燕山期斑状花岗岩、细粒花岗岩和花岗斑岩。本文在综合研究区域地质、矿床地质成果基础上,分析了该区燕山期构造—岩浆的活动规律,厘定了成矿岩体;运用构造解析的原理分析了该区燕山期构造—岩浆—成矿之间的关系,构建了燕山期构造—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模式。认为该区特大型钨铜多金属矿的形成与燕山期构造-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的发生、发展、演化具有密切的成生联系,其中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是成矿作用的基础,成矿岩体是成矿作用的关键。成矿是成矿岩体与成矿构造、成矿结构面三位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46.
王亚飞 《地质与勘探》2022,58(6):1170-1178
山东牟平腊子沟金矿位于华北板块苏鲁造山带胶南-威海隆起区,牟平-乳山金矿成矿带中段,区内岩浆活动频繁,构造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本文通过镜下显微结构观察、电子探针测试分析对腊子沟金矿载金矿物的组成、成分及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首次在该矿区发现含金独居石和含金磷灰石,金含量达到0.283%~0.456%,推测金可能通过类质同象形式替代磷灰石中的Ca2+或独居石中的稀土元素(Ce2+、 La2+)以晶格金的形式存在。前人研究认为成矿流体中金主要以Au[HS]2-和AuCl2-络合物形式进行迁移,本次含金磷酸盐矿物的发现表明:可能部分金以磷酸根络合物形式进行迁移。  相似文献   
47.
商木元 《地质与资源》2019,28(1):98-108
利用岩石、地质体的电容特性论证“激发激化”(IP)一次和二次电压的形成机理,指出了假说状态的IP理论错误,使得一次和二次电压现象能够科学地应用到地球物理勘探.根据实际的电阻都具有电容的特性以及实际的电容都“漏电”的事实,推定同样是电阻的岩石、地质体具有电容特性.利用岩石、地质体的电阻电容等效电路验证了岩石、地质体充放电过程中产生一次电压和二次电压,且一次和二次电压的和等于充电稳定时的电压的事实;在交流充电中,利用该等效电路同样验证了电流与电压间的相位移及阻抗的减小现象,并得到实测数据证明;利用实测数据,通过综合分析方法推断出等效电路推导的一次和二次电压与实测相符.岩石、地质体具有电容特性,实际上是体现了岩石具有电容这一物性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一次二次电压的形成不存在“激发”因素,IP理论中的“极化率”大小与极化没有关系.研究表明,一次和二次电压的关系可以反映岩石、地质体内金属矿物的含量;利用岩石、地质体的充放电的时间常数、电容特性进行物探,对于识别隐伏地质体,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48.
新疆艾比湖东南缘K3孔晚新生代环境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准格尔盆地艾比湖K3孔孔深500.8 m,岩心采取率80.4%。依据光释光(OSL)测年、磁性地层学、磁化率、微体古生物(介形类和有孔虫)、孢粉学和岩相学研究,确定了K3孔晚新生代以来的环境演化过程:该孔钻遇地层属于约4.2 Ma以来沉积,在约3.6~4.2 Ma时期此地是湖泊环境;大约自3.6 Ma以来,伴随着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发生的哈密运动,该区沉积环境由半深湖和浅湖演变为滨湖和水下三角洲,研究区干旱化状况加剧;在约2.6~3.0 Ma的上新世末期,形成盆地边缘和冲积扇体系;2.6 Ma前后,在西域运动-盐水沟运动影响下,研究区是曲流河体系发育期;自“中更新革命”约0.8 Ma以来,全区干旱化状况与现代相近。4.2 Ma以来不连续的孢粉图示和介形类的分布,也显示了沉积动力和水体的复杂变化;构造-气候旋回控制了该地晚新生代环境演化。  相似文献   
49.
天津牡蛎礁是全新世以来海侵海退过程中在天津滨海平原留下的重要地质遗迹,是海陆变迁的佐证,对推演天津滨海平原的成陆史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选用物探高密度电法探测手段对宁河县七里海罾口河南岸的牡蛎礁分布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布设了7个钻孔对高密度电法的探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高密度电法技术能经济、快速、有效地探测地下牡蛎礁的分布。  相似文献   
50.
生物技术在选矿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生物药剂浮选技术还处于不断探索研究阶段。本文通过试验研究重点筛选出可生物降解的化学药剂H-3作为生物药剂应用于金矿浮选中。当H-3加工处理产物H-3-2用量为10×10~(-6)/5×10~(-6)时,粗精矿的回收率可以达到95.19%,尾矿品位为w(Au)=0.14×10~(-6)。与单一使用丁黄药和单一使用丁胺黑药相比,粗精矿回收率提高了2%~3%,尾矿品位降低了0.04×10~(-6)~0.09×10~(-6)。其用量仅是丁黄药和丁胺黑药用量的十分之一,降低了化学药剂的用量,且无毒无污染,可以生物降解,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