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5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0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51.
分析了黔东南地区16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71—2005年4~5月降雹资料和雹日相对应的14:00地面0 cm温度资料,考察了二维非定常中尺度气象过程对黔东南降雹天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利的大尺度大气环流背景下,对流不稳定能量、地形抬升作用、低空水平螺旋度和14:00地面0cm温度的梯度变化与降雹有很好的相关关系,这些因子对有无降雹灾害天气提供了较好的预报依据。  相似文献   
152.
张锡贵 《地质与勘探》2021,57(3):544-553
通过贵州省玉屏县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工作,发现该县部分区域耕地土壤中Hg、Cd元素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值,达到严格管控范围,出现高值异常,分别形成汞、镉两个异常区。进一步查清异常区特征及其异常源,对该区土壤质量的评价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本文采用横向剖面法、垂向剖面法、地质剖面法等三种方法相结合开展异常查证及成因分析。经综合分析得知:汞异常区位于北东向新晃-玉屏深大断裂带上及其附近,异常源为区内的汞矿化点,其经强风化成土后残留原地或有较小的迁移而形成汞异常。镉异常区位于近东西向太阳山断层附近,其异常源为寒武系下统"黑色岩系"地层和区内铅锌矿化点,其"黑色岩系"地层中富含Cd元素和铅锌矿化点中伴生的镉矿物是引起镉异常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53.
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测试分析,对贵州黔东镇远金堡铅锌矿床开展碳、氧、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等进行研究,方解石和白云石碳同位素在-5.7‰~-6.9‰,落在典型的火成碳酸岩区域(-5‰~-7‰);氧同位素在11.2‰~12.2‰之间,略高于火成碳酸岩,预示火成碳酸岩物质经过低温蚀变造成氧同位素偏高。闪锌矿硫同位素分布较为集中,在11.5‰~14.2‰之间,结合该区域的碳同位素,暗示成矿物质来自于深部地幔或岩浆作用。通过碳-氧稳定同位素示踪分析,结合区域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认为金堡铅锌矿成矿热液与岩浆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4.
贵州天柱是我国重晶石矿重要资源产地,已探明资源储量2亿多吨。2012—2014年通过天柱县重晶石矿整装勘查,在天柱坪地向斜北西翼发现新的重晶石资源,勘查证实达到大型规模。本文通过矿床特征、成矿条件分析,认为天柱重晶石矿床主要受地层岩性、古沉积盆地、同生断层的控制。以现代成矿作用理论为指导,本区地壳经历了地幔隆起→拉张(裂解)→聚合演化过程,建立区内重晶石矿形成大致经历海底喷流、沉积成矿的成矿模式。结合区域成矿背景分析,认为天柱坪地向斜核部和翼部仍有较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55.
进入21世纪后贵州地区降水极端事件频发,旱涝灾害不仅对农业生产、农民收入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且对旱涝的监测评判也成为气象服务中的难题。该文以贵州省阳河下游地区的岑巩县为例,基于区域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开展旱涝监测判定方法研究,建立了旱涝监测判定方程和指标,并计算了岑巩县气象站1971—2013年共43 a夏季逐侯旱涝指数和岑巩县11个乡镇2013年夏季逐侯旱涝指数。结果表明:1基于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观测资料构建的区域夏季旱涝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岑巩夏季旱涝变化,作为贵州特殊地形下的夏季旱涝监测判定指标是比较合理的;2岑巩县夏季旱涝有明显的侯际变化特征,并且旱涝的侯际变化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季节性北跳和西风槽活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6.
贵州黎平水口地区金矿化特征明显,矿化类型多样,控矿构造规模大,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本文简要阐述区内成矿地质条件、矿化地质特征及其矿化控制因素等,分析总结金矿化类型及其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57.
贵州省剑河温泉形成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热资源形成的四个要素为热储层、热储体盖层、热流体通道及地热源,该区的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地质构造环境对温泉形成了一个补给、迳流、排泄的有利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58.
杨光忠 《贵州地质》2016,33(4):295-299
贵州凯里亘古存在的活像饱经沧桑慈祥老人容貌的人面山和奇丽险峻雄伟香炉山及其多处人脸模样的象形地质景观,形态逼真罕见特殊,自然状态保存较好,环境优美协调,具有极高的拟生态和美学观赏价值,充分体现了贵州山地旅游资源的精彩魅力,应当成为"多彩贵州风,山地公园省"及凯里打造国际化旅游城市的核心旅游资源(地质)景观之一,加强与旅游资源大普查相关成果的整合开发,或将加快和提升凯里地区国际旅游城市的影响和品质。  相似文献   
159.
因在黔东南镇远马坪地区钾镁煌斑岩中发现我国第1个原生金刚石岩体,黔东南钾镁煌斑岩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新发现的黔东南施秉大坪、镇远马坪及麻江石板寨地区钾镁煌斑岩地球化学主微量元素特征分析,对本地区地幔源区性质、构造演化特征及大陆动力学特征进行探讨.结果 表明,主量元素特征显示其SiO2、Al2O3、CaO、Na2O、K2O和P2O5含量均归属典型钾镁煌斑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各岩体强烈富集高场强元素(Th、Nb、Ta和U),并明显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Rb、K、Sr)和Ti;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稀土总量相对较高(∑REE=797×106~1488×106),且具有明显轻稀土元素富集和重稀土元素亏损特征((La/Yb)N=112~254).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对比值显示,岩石在形成过程主要经历母岩浆的分离结晶作用,岩浆在上升过程未受到明显地壳混染作用影响,岩浆源区为大于100km的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地幔.地球动力学分析显示,黔东南钾镁煌斑岩产于稳定的克拉通非造山的大陆动力学背景下,受到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在奥陶纪末—志留纪发生板内造山作用,再在中二叠世一晚二叠世,经历东吴运动的影响,再经历燕山运动期江南造山带之燕山期板内造山亚带和特提斯域地质构造演化的共同影响.本区具备金刚石稳定生长的条件:1)有稳定的构造单元(扬子古陆与华夏古陆);2)钾镁煌斑岩成岩深度达到了金刚石稳定深度;3)区域上有深切岩石圈地幔的大断裂作为岩浆上升的通道.但有利区可能遭受剥蚀,后期找矿过程中重点关注剥蚀程度较小的断裂的下降盘或未经抬升的加里东期的古地面等区域.  相似文献   
160.
刘灵 《贵州地质》1999,16(4):288-293
贵州东南部上元古界隆里组和长安组的沉积相类型可概括为陆骨塌一重力流沉积相、悬浮沉积相、冰水沉积相。沉积环境类型可概括为冰湖-浅海盆地、盆级斜坡、半深海盆地。本地它们的特征和识别标志分别进行描述和总结。并对沉积相序列和环境演化的规律,以及沉积时的古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另外,还对锦屏隆里一带的长安组/隆里组的地层界线提出了新的划分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