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4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滑坡视摩擦系数即最大垂直运动距离H和最大水平运动距离L的比值(H/L)能很好地衡量滑坡的运动能力。作者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藏东南区滑坡及地震型滑坡中影响因素(滑坡体积V、斜坡角度θ、滑坡最大垂直运动距离H)及试验因素(H/L值)的水平特征,进一步分析了3个影响因素对该试验因素的影响特征,并采用基于连续介质力学法的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滑坡运动的时空演化过程。得到以下结论:θ是H/L值的显著影响因素且主要集中在20°~40°。随着θ的减小、V的增大和H的减小,H/L具有减小的趋势。藏东南滑坡H/L值普遍大于地震型滑坡H/L值,地震型滑坡的远程特征显著,地震作用会弱化θ、V、H与H/L值的相关程度。在坡脚附近滑坡的运动速度往往达到峰值,同时坡脚对滑坡的运动具有显著的阻止效应。研究结果对于滑坡运动特征研究及防灾减灾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西四环暗涵工程为研究背景,通过详细分析在复杂工程环境下进行浅埋暗挖施工对既有工程环境产生的严重影响及关键控制因素,得到有效控制暗挖施工对既有环境影响的措施,如初期支护方案的勘测设计方法、施工控制监测措施、监测控制效果分析检验等。实践证明,既使是在复杂的工程环境下,地下岩土工程开挖影响也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为查清奥运应急水源地的地下水赋存情况,应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在北京市潮白河、怀河地区进行了相关的勘查研究工作.通过与已知的地质和钻孔资料对比,CSAMT反演结果与实际资料对应一致,表明CSAMT法在研究地下水赋存方面有着独特之处,为应急水源地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消除大坝沉降监测数据受温度、湿度及光照等气象因素及外界不确定因素的噪声响应,提出考虑气象因素影响的大坝监测沉降小波分析方法。首先建立原始监测数据与各气象因素的函数关系,进而消去气象因素对坝体沉降的影响,然后采用小波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去噪处理,最后得到大坝真实的荷载响应沉降曲线,为大坝稳定性评价提供依据。实例应用表明,考虑气象因素影响的大坝监测沉降小波分析方法能有效地去除气象因素及外界不确定因素引起的噪声响应,比小波直接去噪法效果更佳,与数值模拟计算值能较好地吻合,具有更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叶思源  吴树仁 《地质通报》2010,29(203):463-468
重大城市线性工程施工可能会诱发或面临一系列的地质灾害,对其灾害特征、危害及防治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PCCP管道施工为例,在分析其地质环境背景、地质灾害类型、基本特征、危害性及影响范围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针对不同类型地质灾害所采用的施工防治措施和方法。重点对施工沿线主要地质灾害如边坡崩塌、特殊地基处理和地面沉降做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成果对PCCP管道后续工程建设和工程运营维护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是对线性工程地质灾害防治进行的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叶思源 《地质与勘探》2011,47(3):498-504
地质三维模型构建是当前国内外地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它将地质成果抽象为地质模型,实现计算机的三维可视化分析与管理.从建模的方法、数据处理、可视化分析等基本原理出发,结合作者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工程经验,着重讨论了地质三维可视化中涉及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如数据融合处理、网格剖分、虚拟现实等方面,并给出了一些具体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7.
永定河八号桥湿地系统在秉承生态自然理念下模拟天然湿地特征,充分利用河滩地空间及地形,综合溪流、生态塘、表流湿地和潜流湿地等多种形态,并结合人工湿地构建经验和技术要点构建大型的仿自然复合功能湿地系统,在北京地区尚属首例。初期效果表明:系统运行水力负荷0.076 m~3/(m~2·d),上游来水主要水质指标介于地表水Ⅳ~Ⅴ类条件下,对COD_(Cr)、TN、TP和NH_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22.64%、47.78%、51.67%和21.58%,系统出水主要污染物指标达到优于地表Ⅳ类标准。基于多种形态湿地的优化组合,形成多样化生境格局,有效促进了周边区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景观环境的整体改善。  相似文献   
18.
白马路潮白河大桥是北京奥运水上公园的交通保障工程之一。文章采用三维数值软件Ansys模拟分析潮白河大桥桩基施工对向阳闸防渗墙渗透问题的影响。模拟结果与工程实际均表明:防渗墙总渗流量无大的变化,总渗流场等势线及等压线分布均无大的变化,施工对防渗墙的渗透安全性不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9.
大宁水库防渗墙部分区段地势落差大,墙体两侧及下墙顶部有较大回填土方量,受工程扰动较大。在既有试验和实测参数的基础上,依据现场实际回填施工过程,对大宁水库防渗墙受墙体两侧回填土施工作用进行了三维数值仿真模拟。模拟过程中考虑了回填土和防渗墙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了距墙体不同位置、不同接触形式的回填土对墙体变形和应力的影响,获得了随施工进程墙体内部位移和应力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填土过程中上部墙体向水库内侧倾斜,其最大主应力出现在两墙交接位置的上方;下部墙体倾斜量很小,最大主应力出现在导墙下方,不存在拉应力;墙体的位移、应力沿走向方向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墙体拐角处变化最大。对比分析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值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20.
盛益之  王广才  张琦伟  夏广卿 《现代地质》2012,26(3):601-606,613
在分析了某污染场地周边地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区内17个监测点进行了地下水取样测试,并选取17项环境质量评价因子,以《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为评价标准,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指数评价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某污染场地下水水质予以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中的N-NH3、SO24-、总硬度、pH、Cr、Mn和As等多项指标超标,地下水水质受到了较严重的污染,其南、北两区域的油库、垃圾场以及城市污水排放是可能的地下水污染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