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2篇
  免费   590篇
  国内免费   477篇
测绘学   159篇
大气科学   222篇
地球物理   1156篇
地质学   918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31篇
自然地理   26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活动断层的常用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动断层是目前工程地震和构造地质学研究的热点,对于地震的预防和预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活动断层的几何学、运动学、古地震及分段性等基本研究内容;结合研究实例简单介绍了研究活动断层的测年、遥感地质学、地貌学、探槽技术、考古学等几种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
文章介绍了形态分析的基本概念,常用的联用分析技术,如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气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气相色谱微波诱导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气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在环境样品(水、土壤、沉积物)中痕量元素化学形态(价态、金属有机化合物等)分析中的应用,土壤和沉积物中污染元素的顺序提取步骤,以形态分析发展动态。引用文献72篇。  相似文献   
23.
环境中元素的生物有效性和毒性依赖于其存在的化学形态。文章依据文献的有关报道介绍砷、汞、镉、锡、铅、硒和铬在环境中的分布、毒性及它们在环境样品如水、土壤、沉积物和生物体中的形态分析方法,包括分析物的保存、提取、分离和检测。引用文献120篇。  相似文献   
24.
城市热岛效应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城市热岛效应是一种由于城市建筑及人们活动导致的热量在城区空间范围内聚集的现象,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由于城市热岛影响因素以及相互关系的复杂性,为了精确细致地描述其时空分布,人们采用了多种方法来研究城市热岛现象,主要归纳为:气象站法、定点观测法、运动样带法、遥感测定法以及模拟预测等.最后,认为各种测定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建议多种测定方法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25.
MODIS多光谱云相态识别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卫星多光谱云相态识别的基本原理, 并给出了EOS/ MODIS云相态识别的流程。针对简单和复杂云场, 利用个例并结合无线电探空资料与MODI S三通道合成图肯定了多光谱云相态识别的合理性和实际效果。文中对几个特定天气系统(西南涡旋和西太平洋台风)下大面积云场相态分析的结果表明:多光谱云相态识别技术有一定应用价值, 且需要引入可见光技术来减少红外谱段对多层云覆盖和薄卷云的相态分析误差。  相似文献   
26.
浅议学科交叉与地球系统科学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整体系统的观念认识地球 ,强化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 ,是 2 1世纪初地球科学发展的主题。各国都十分重视推动学科交叉研究 ,并将学科交叉分为Modidisciplinary、Interdisciplinary、Transdiscipli nary三个层次。地球系统科学的两大前沿为“地球系统的联系”和“地球系统的演化” ,2 1世纪地球科学的突破在于地球系统变化理论的形成。笔者指出 :目前 ,我们的观念还跟不上地球科学的发展 ,尤其是“学科交叉”的理念不强 ,缺乏地球系统科学的思维 ,但我们有开展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7.
1 2002年受理项目概况与资助规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2年共受理面上项目27581项(2001年为23633项)。地球科学部受理2324项(2001年为2123项)占8 43%(2001年为8 98%),各学部排序位居第五位(2001年为第四位);申请经费61669 45万元(2001年为53418 51万元)占10 08%(2001年为10 85%),各学部排序位居第三位。其中自由申请项目1819项(2001年1696项),青年基金项目424项(2001年为347项),地区基金项目81项(2001年80项),都较2001年有所增长。项目申请人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483人,占总申请人数的63 81%;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学家占总申请人数的75 38%…  相似文献   
28.
1 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学科资助情况简要回顾[1]在开始基金制的1982年,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领域资助的项目仅有6项,资助金额49.5万元。1982—1985年基金制的探索过程中,资助的项目数、资助的金额及项目的平均资助强度都很低。1986年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后,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方面资助的项目数、资助的金额及项目的平均资助强度都有了明显的增加,随着国家投入的不断增大,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资助格局,变化最为显著的是面上项目平均资助强度,由80年代的3~4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2万元以上。1982—2001年累计资助各类项目数956项,资助金额总…  相似文献   
29.
1 2002年申请和资助情况1.1 2002年项目受理概况2002年地球科学部科学五处共受理基金申请项目243项。其中: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项,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3项,创新研究群体1项,面上项目19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香港研究资助局联合科研资助项目1项,GM中国科学基金1项,出版基金3项,仪器专项1项。与2001年比较,2002年面上项目(199项)增加28.4%(44项)。其中:自由申请(141项)项目增加20.5%(27项),平均申请强度为27.33万元/项;青申请强度为25.79万元/项;地区科学基金11项,较2001年的2项有了明显的增加,平均申请强度26.91万元/…  相似文献   
30.
一、网络构造体制及其成生机制和地震活动性中国及外围地区莫霍面深度分布图(1/1500万)呈现出以准经向与准纬向为主、深层隆坳相间与浅层基底盆山构造耦合共轭、构成不同走向与不同形态规模的网络构造体制相互拼接的空间构造态势。图1为青藏高原—西蒙古高原及邻区莫霍面深度和构造体制(系)分布。可见:Ⅰ、东亚滨太平洋经向为主的新华夏网络构造体制;Ⅱ、亚洲大陆中部纵贯南北的青藏高原—西蒙古高原网络构造体制;亚洲大陆南部与印度洋之间,以纬向为主的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