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为系统深入研究湘西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储层可压裂性,以HY1井为依托,通过密集取心采样、实验测试分析、测井综合解释等多种方法手段,系统分析了牛蹄塘组页岩储层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储集物性、裂缝发育特征、脆性矿物组成、岩石力学性质,进而探讨了牛蹄塘组富有机质页岩可压裂性。结果表明:HY1井牛蹄塘组有机碳含量高(0.25%~13.3%),富有机质页岩发育于牛蹄塘组下部,厚约65 m;富有机质页岩段构造缝密度低(0.27~1.21条/m),页理缝发育;矿物脆性指数高(17.7%~86.4%)、静态杨氏模量大(37~62 GPa)、静态泊松比较低(0.14~0.26)、两相水平压力差异系数较大(0.21~0.54)。总体上,牛蹄塘组页岩脆性好,岩石强度大,有利于压裂改造,但大量页理缝的存在增加了裂缝复杂度的同时,对压裂缝产生一定不利影响,且两相水平压力差较大,易形成双翼缝。因此,压裂设计时要综合考虑页理缝可能造成的漏失和对裂缝高度及长度延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姜生玲 《地质与勘探》2021,57(5):1182-1190
为深入探讨永善-大关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聚集条件、有利区分布和资源潜力,从页岩空间展布、有机地化特征、储层特征、含气性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五峰-龙马溪组泥页岩发育于海相浅水-深水陆棚沉积环境,具有埋深适中(1000~3000 m)、厚度大(40~120 m)、有机碳含量适中(1.0%~3.0%)、热演化程度高(>2.5%)的特征,页岩储层主要以脆性矿物为主(石英+长石+碳酸盐岩类矿物占35.8%~92.0%),微米-纳米级孔缝发育,具备页岩气生成所需的物质基础和储集空间;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平均最大吸附气量2.12 m3/t)和较高的含气量(现场解析气量0.5~3.38 m3/t);以此为基础,采用多因素叠合法优选了页岩气发育有利区,分布在高桥-新场-天宁寺-木杆向斜所围区域,面积480.58 km2,并采用条件概率体积法初步评价了有利区页岩气资源量为1256.4×108 m3,具有一定的页岩气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3.
郝进  姜振学  邢金艳  李卓  唐相路  苏娇 《现代地质》2015,29(6):1475-1482
页岩气损失气含量的准确估算对于页岩气总气量的确定、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和有利区预测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厘定页岩气现场解析过程中岩心压力史和温度 史的基础上,利用损失气逸散地质模型修正了损失时间的计算方法,利用ANSYS软件瞬态热分析模块确定了损失气量恢复时的初始时刻,进而提出了改进的USBM法,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研究认为:对固定的解析样品,损失气量与损失时间呈正相关关系,损失时间受地层水密度、钻井泥浆的密度和地层压力系数的综合影响;对固定的解析样品进行损失气量恢复时,损失气量与初始时刻 也呈正相关关系,利用ANSYS软件确定的初始时刻可以有效地减少最初不稳定数据点舍去的人为性;改进的USBM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损失时间偏小和初始时刻偏低是造成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7段页 岩样品利用USBM法估算的损失气量偏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郯庐断裂带是太平洋西岸的中国东部乃至东北亚最重要的一条深断裂带,影响着中国东部的岩浆活动和有关固体矿产(金多金属、金刚石等)和能源(油气)的产出。该断裂的山东段被称为沂沭断裂带,其东侧的胶东金矿带是中国最重要的金矿床集中区,西侧则分布有金刚石(蒙阴金伯利岩群)、石油(胜利油田)等资源- 能源,其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经济意义重大。借助于场发射扫描电镜支持下的自动矿物识别表征系统(AMICS),笔者从郯庐断裂带西侧的深部岩浆岩(金伯利岩和碳酸岩- 碱性杂岩)矿物组合中,识别出具有标志性的矿物组合,主要包括:① 金伯利岩的典型矿物组合为镁铝榴石- 钙铁榴石- 钙钛矿- 金云母- 磁铁矿- 铬铁矿±斜硅镁石±自然硅±金刚石等,并首次观察到自然硅,蚀变矿物组合——金云母- 富钛磁铁矿- 钛铁矿- 富钛尖晶石- 绿泥石等,这种矿物组合充分反映了较为还原的深部流体条件;② 碱性杂岩的典型矿物组合——方解石- 氟碳铈矿- 氟碳钙铈矿,叠加改造矿物组合——重晶石- 天青石- 白云石等。在碱性杂岩中,还观察到黄铁矿中含有异常高的深源的稀贵金属元素(Au、Co、Pt、Ru、Os、Ir、 Re等)。郯庐断裂带山东段(沂沭断裂带)岩浆岩中深部来源的矿物组合特征,为矿床成因研究和深部资源探测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5.
云南武定迤纳厂铁铜稀土矿床是滇中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元古宙铁铜稀土矿床之一。矿床中除了铁、铜资源外,还伴生有稀土、稀有(铌)、钇、钼、钴等组分。研究表明:稀土元素含量在条纹条带状矿石和脉状矿石中均较高,ΣREE含量分别高达(1 446.83~11 259.23)×10-6和(2 020.92~3 415.51)×10-6,尤其富集La、Ce等轻稀土元素;稀有(铌)元素主要富集在条纹条带状矿石中,含量高达(278.8~529.0)×10-6。由于矿床的矿物组成非常复杂,并且矿石中稀土、稀有(铌)矿物含量相对较少,矿物结晶粒度细小,用传统的测试技术和方法很难识别鉴定,因此矿床的矿物学特征,尤其是稀土、稀有(铌)矿物的赋存状态特征研究一直以来都较为棘手。论文应用矿物表征自动定量分析系统(AMICS),结合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显微结构原位分析技术,完成了常规岩矿鉴定手段难以完成的矿物定量识别和鉴定,在矿石中发现了含量可观的氟碳钙铈矿、氟碳铈矿和少量的独居石、褐帘石、铌铁矿、褐钇铌矿、硅钍钇矿、含铌金红石等稀有稀土矿物。其中,氟碳铈矿、独居石、铌铁矿、褐钇铌矿等主要富集于条纹条带状矿石中,与铁氧化物、磷灰石、萤石、菱铁矿和早期黄铜矿、黄铁矿等紧密共生;氟碳钙铈矿、褐帘石、硅钍钇矿、含铌金红石等主要局部富集在脉状矿石中,与石英、方解石、绿泥石和晚期黄铜矿、黄铁矿等紧密共生。显然,在铁氧化物和铜硫化物成矿两个阶段均伴随有稀土成矿作用。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笔者将主矿化期划分为铁氧化物磷灰石稀土成矿阶段(Ⅱ-1)和铜硫化物(金)稀土成矿阶段(Ⅱ-2)。其中,氟碳铈矿、独居石、铌铁矿、褐钇铌矿等主要形成于Ⅱ-1阶段,其成矿作用可能与Columbia超大陆裂谷化裂解有关;氟碳钙铈矿、褐帘石、硅钍钇矿、(含铌)金红石等则主要形成于Ⅱ-2阶段,其成矿作用可能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有关。对比研究发现,云南武定迤纳厂铁铜稀土矿床与白云鄂博超大型铌铁稀土矿床在大地构造背景、成矿元素组合、赋矿岩系、矿物组成、成矿时代、稀土来源等方面均有可对比性,初步确定云南武定迤纳厂铁铜稀土矿床是一个“白云鄂博式”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