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9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测绘学   690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144篇
地质学   361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1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为研究斥水性土壤水分入渗规律,并探寻适用于斥水性土壤水分入渗的数学模型,以妫水河流域亲水性和斥水性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室内一维垂直土柱入渗试验;分别采用Kostiakov分段函数、Fourier级数、一阶Gaussian函数以及Gaussian分段函数对斥水性土壤入渗率进行拟合。试验结果表明:亲水性土壤入渗率随时间呈单调减小变化趋势,斥水性土壤入渗一段时间后累积入渗量会出现翘尾现象,入渗率为先增大后减小的单峰曲线。模型图形分析表明: Kostiakov分段函数入渗率在拐点处同时存在一个极大值和极小值,Fourier级数存在多个波峰,一阶Gaussian函数不能反映入渗率在拐点后大于拐点前的试验现象,因而均难以真实反映斥水性水分入渗过程。忽略水分开始快速入渗过程,Gaussian分段函数模型不仅能够反映入渗率在拐点前的单调增以及拐点后的单调减过程,同时也能够体现入渗率在拐点后大于拐点前的试验现象。  相似文献   
32.
基于生态圈层结构稳定的地下水位计算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干旱区绿洲灌区水资源集中开发使用,改变了地下水潜流场分布,造成了盐渍化和荒漠化并存的生态问题,严重威胁着绿洲的生态安全。以生态圈层结构理论为基础,深化研究潜水影响层概念内涵,构建干旱平原区潜水蒸发概念性模型,以黑河罗城灌区为例,从机理上揭示干旱区荒漠化与盐渍化的地下水埋深条件并进行定量计算与调控,主要成果如下:①描述了造成内陆河干旱区绿洲内部盐渍化和过渡带荒漠化的潜水蒸发运移规律,利用潜水影响层定义了盐渍化与荒漠化地下水临界埋深,并进行了定量计算,得到罗城灌区绿洲内部次生盐渍化的地下水临界埋深为1.3~1.5 m,过渡带荒漠化地下水临界埋深为8~13 m;②讨论了潜水影响层厚度定量公式中关键参数土壤当量孔径和液体表面张力在不同生态问题中的合理取值;③提出一种协同缓解干旱区盐渍化和荒漠化的地下水位调控方案,实现改善灌区内部盐渍化、控制过渡带荒漠化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多个目标。  相似文献   
33.
车载LiDAR技术市政道路测量高程精度控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韩友美  杨伯钢 《测绘通报》2013,(8):18-21,35
针对我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车载LiDAR技术的高程精度问题,从系统的测量原理出发分析该系统高程精度的影响因素。其中,针对组合导航影响因素,通过试验对比组合导航加里程计对该系统精度的影响,并根据车载系统的特点给出组合导航安装里程计的方法;针对城市测绘环境问题,为车载系统用于道路测绘设计了特制控制点来提高精度的方案,并通过实例证明。提出的方法对车载LiDAR的市政道路高程精度进行了有效控制,可为该类系统在市政道路测绘等相关方面的应用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34.
我们建立了用于地球物理信号对比的一种人机联作的处理方法.对多种信号匹配的算法做了研究、改进和实现,把算法研究和人工测井对比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归纳,形成基于规则的信号处理,并设计了层次化分解处理结构,实现多种算法的混合运用和数据驱动的算法参数选择.由于结合了相关资料信息和解释人员判断,信号对比问题才能更为适定.人机联作的处理模式以用户的参与来克服一些智能化处理实现的困难.实测结果证明该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35.
推理公式汇流参数m值查用表的补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家琦  张恭肃 《水文》2005,25(4):37-38
在实际应用中,水科院推理公式汇流参数m值查用表,有时计算的辅助参数0可能大于90,而使查算m值困难;对此,本文结合原来分析的原始档案中的资料,补充了θ=90-400部分,并对原表中个别数据做了修正;同时,建议对现行设计洪水计算规范附录中表B1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36.
断裂构造研究进展对工程地质学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长期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岩体和岩体结构是工程地质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它们的形成和演化主要受控于构造作用,而系统地解析体所经历的构造作用是认知岩体结构,抽象和概括岩体工程地质模型的突破口,因此,重视和应用现代构造地质学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必将会对岩体工程地质学研究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系统总结了与工程地质研究相关的现代构造地质学理论和思维观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些理论方法对工程地质工作的启示和指导意义,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511铀矿床区域水文地质综合评价中的同位素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家和  王志明  李森 《铀矿地质》2002,18(2):104-109,117
本文在资料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了地下水埋深的影响因素,介绍了应用同位素水文技术,水化学和水中微量元素分析及同位素单孔示踪技术等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地下水成因及运移的控制因素,查明511铀矿地浸采矿中的水文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38.
随着21世纪人类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城市环境地质研究成为水工环地质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中的最主要问题是水资源问题和环境地质问题。城市水资源问题有:城市后备水源地的研究,以及应急水资源地和地下水库的研究。城市环境地质问题主要包括:(1)围绕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一般性资源、地质环境问题;(2)城市地质作用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3)城市人口密集区及工业区的土壤和水体有机污染问题。解决城市环境地质问题的关键是对地下空间地层岩性及构造条件的研究,通过这些基础条件研究分析城市地质环境和地下水资源问题。可视化研究技术通过对城市地质体在地下空间的相对位置、形态、物化特征等三维构模处理,使这些城市赖以存在的地质基础条件可为非专业的决策层所理解,并在城市发展的规划中体现这些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地下空间资源的价值。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城市环境地质研究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目前尚没有系统完整的应用先例。三维可视化技术将在城市化环境地质研究中,开拓一个崭新的环境地质研究时代,成为城市环境地质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9.
陈鸣 《北京测绘》2001,(1):35-38
在《中国电网图集》的制作过程中 ,利用FREEHAND软件 ,尝试了专题地图连编带绘和查改一体方法 ,并实现了全数字化的制图制版一体化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40.
论述了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仪器维护方面知识。 1 .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设备的维护。 2 .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