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90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115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灌注桩混凝土水下浇注的工程事故预及处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灌注桩水下浇注混凝土的技术要点,针对施工中常见的工程事故,提出了预防及处理的技术措施.方法切实可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92.
块体基础强迫振动测试采集数据量大,地基动力参数计算复杂.为了改变传统测试数据处理中烦琐、低效的状况,采用WINDOWS环境中流行的Delphi编程技术编制了处理软件DPS V3.0,实现了对实测数据、曲线的现场实时显示、分析,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介绍了在复合地基和基岩上的两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93.
欧洲伽利略计划方案论证阶段的重要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方 人类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利用天空中的恒星来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21世纪的今天人们已用人造卫星作为导航手段指引前进道路。 导航卫星已经成为海陆空天中的舰船、车辆、  相似文献   
294.
工程测量全息电子化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工程测量作业环节电子化操作与手工操作并存的现状,讨论运用软件编程技术实现工程测量全息电子化。  相似文献   
295.
C-band和L-band雷达干涉数据西部冰川区域相干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涉雷达相干性问题是制约利用干涉方法提取中国内陆冰川相关参数的重要原因.本文在理论分析干涉空间失相干因素的基础上,从垂直基线、地面坡度和波长3个方面对比了雷达干涉数据在内陆冰川表面的干涉特性.以中国西部典型的内陆冰川(冬克玛底冰川)为研究区域,采用C-band的ENVISAT/ASAR和L-band的ALOS/PALSAR数据,对比分析二者在冰川区域相干性的差别,并给出了量化结果.研究表明,相比于C-band雷达干涉数据, L-band雷达干涉数据在内陆冰川区域具有更强的抗失相干的能力,更适合于内陆冰川相关参数的提取.  相似文献   
296.
我国北方地下水危机与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章光新  邓伟  何岩 《干旱区地理》2004,27(3):437-441
我国北方地区大约70%的地下水资源开采量用来灌溉农业。超采地下水资源,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如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土地盐渍化和荒漠化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四大战略性对策与措施:(1)发展节水型农业,持续高效利用水资源;(2)南水北调和区域管理是解决北方地下水危机的重要途径;(3)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增加水资源可利用量;(4)开展变化环境下的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研究,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来解决北方地区地下水资源危机,保证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97.
主要介绍时序模式基本算法与原理,通过对地形变数据进行反正切矢量化,求出整时值(每小时记录一个数据)的反正切值。其后推算出每个月的反正切值,对其每个月的相似误差进行拟合与分析,得出偏离1.2倍中误差的月份。通过对大姚2次6级以上的地震对应性分析得出,震前1~5个月有明显的异常现象,以此说明该方法在地形变数据处理中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98.
断裂带附近往往是蠕变斜坡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微小变形是指示蠕变斜坡地质灾害的一项重要标志。本文以青藏高原鲜水河活动断裂带为研究区,选用多期ALOS/PALSAR合成孔径雷达数据进行时序干涉(InSAR)观测,获得了毫米级的地表变形量,结合现场调查、遥感解译和地质条件综合分析,揭示了该区域蠕变斜坡地质灾害的类别、变形特征和空间发育规律:(1)断裂沿线主要发育了蠕变滑坡、蠕变泥石流物源和冰碛物流动3种类型蠕变斜坡地质灾害;(2)蠕滑滑坡具有"错乱的等高线状台阶",凸凹不平的主滑方向地形剖面,舌状地貌,无基岩裸露滑床等特征;(3)鲜水河断裂北段古滑坡、历史地震滑坡和震裂斜坡发育,与断裂带直接相交的,大部分存在蠕滑变形,未相交的往往无蠕滑变形,体现了活动断裂对地质灾害发育的控制作用;(4)发育"土石林型"和"坡面松散堆积物型"两种泥石流,识别特征是物源区有分散的缓慢变形体,流域范围内变形体的数量和速率是重要标志;(5)鲜水河断裂带附近4200m高程以上区域广泛存在现代冰碛物沿冰川槽谷滑动变形,其分布范围广、单体规模大、运动速率高,是现今研究区最主要的地表剥蚀形式之一。研究结果也表明,InSAR技术结合地质条件能有效地识别蠕变斜坡地质灾害,适于山区地质灾害众多、调查不便的工作环境,是地质灾害调查技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99.
高光谱反演水稻叶面积指数的主成分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通过水稻冠层反射光谱来提取水稻叶面积指数信息,尝试利用辐射传输模型PROSPECT+SAIL来模拟水稻冠层反射光谱, 比较了各植被指数中叶面积指数(LAI)和叶绿素浓度的相关性。在观察光谱曲线后发现,红边位置光谱可以较好地区分LAI和叶绿素 浓度二者引起光谱变化的差异。由此提出对700 nm~750 nm区间内的反射光谱做主成分变换,并利用第2主成分与LAI建立反演模型( 即主成分分析法),取得了较好效果,表明在植被指数趋近于饱和以至于无法区分二者相关性时,主成分分析法可以作为一种简单 而有效提取水稻叶面积指数信息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300.
一种基于退化模型的高分辨率SAR去噪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超  陈曦  张红 《遥感学报》2006,10(1):27-33
为了保持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中的纹理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马尔可夫模型(Gauss-Markov Model)的方法来抑制SAR图像的斑点噪声。通过引入贝叶斯分析框架,建立Markov随机场的退化图像恢复模型,从而将图像的恢复问题转化为求解最大后验概率(MAP)问题,并直接从噪声图像中估计随机场模型参数进行有效的噪声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对所研究的高分辨SAR图像,基于退化模型的去噪算法(RMBD)不论是在噪声的去除上还是在结构信息等细节的保持上均不同程度地优于其他常用斑点去噪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