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239篇
测绘学   10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677篇
海洋学   25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71.
中国东部皖北地区分布着大量镁铁质岩,岩石类型为辉绿岩、辉绿辉长岩、辉绿玢岩等。本文对皖北栏杆地区侵位于元古宙地层中的辉绿岩进行系统的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该区绝大多数辉绿岩的侵位结晶年龄为870~890 Ma,形成于新元古代早期。辉绿岩化学成分以高Si O2、Ca O和(K2ONa2O)为特征,属于板内碱性玄武岩系列岩石。总体上略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La,略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Th、Nb、Ta、Zr、Hf等,相对富集Cr和Ni。本次研究暗示皖北栏杆地区存在新元古代早期的构造-岩浆活动事件,并为金刚石带出地表创造了条件。结合新元古代全球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及其岩浆活动与地幔柱的密切关系,皖北地区新元古代辉绿岩墙群应该是一次地幔柱作用在华北陆块边缘的记录。  相似文献   
672.
以粒径0.45μm为悬浮态和溶解态区分界限,采用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R-ICP-MS)法,测定并分析了南通市沿江地区潜水的稀土元素质量浓度、形态、分布特征和分配模式,为识别地下水污染来源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潜水中稀土元素质量浓度很低,溶解态稀土元素的质量浓度均值和空间分布均衡性高于悬浮态。潜水中溶解态轻稀土元素质量浓度、分布均匀性高于溶解态重稀土元素。潜水溶解态稀土元素质量浓度在Eh50mV时,与Eh值正相关;在Eh50mV时呈负相关。潜水溶解态稀土元素呈现Ce负异常,Eu正异常,北美页岩标准化分配模式则表现出轻稀土元素富集现象。溶解态轻稀土元素质量浓度与pH值呈负相关,溶解态重稀土质量浓度与pH值呈正相关。潜水溶解态轻稀土元素富集程度与水动力条件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水平分带,这为从区域水动力条件角度认识地下水中物质的富集效应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73.
福建政和铁山岩体以往被认为属于"正长岩",是华南少见的印支期碱性侵入岩类。笔者等对铁山岩体西南部狮子岗岩体的研究表明,其岩性并非正常的侵入岩,而是由强烈的钾质流体交代作用形成的交代岩,交代岩中还保留了许多角砾状的原岩残留体,包括印支期花岗质岩体、早侏罗世梨山组砂砾岩及早白垩世南园组火山岩等,推断交代岩形成于白垩纪。交代岩中的钾长石可分为面型钾化蚀变、早期浅色钾化脉、晚期深色钾化脉和黑榴石辉石钾长岩等4种成因类型。第一类钾长石Or分子含量变化于77.9%~94.3%,Ab分子含量变化于5.2%~21.3%,An分子含量变化于0%~0.8%。第二类钾长石Or分子含量变化于81.5%~91.3%,Ab分子含量变化于8.2%~17.4%,An分子含量变化于0.5%~4.1%。第三类钾长石Or分子含量变化于91.8%~96.8%,Ab分子含量变化于3.2%~9.3%,An分子含量变化于0.1%~0.4%。第四类钾长石Or分子含量变化于85.2%~90.0%,Ab分子含量变化于10.8%~14.6%,An分子含量变化于0.2%~0.6%。钾交代可大致划分为早、晚两期。早期钾交代形成面型钾化蚀变和早期浅色钾化脉,钾长石有序度为0.71~0.80,结构参数为1.27~1.61,三斜度为0.23~0.29,T1(o)+T1(m)为0.86~0.90;晚期钾交代形成晚期深色钾化脉和黑榴石钾长石岩,钾长石有序度为0.67~0.88,结构参数为1.10~1.91,三斜度为0.30~0.70,T1(o)+T1(m)为0.84~0.93。早、晚两期钾长石都是微斜长石,多为高微斜长石,结晶温度为200~370℃之间。交代岩的岩石类型主要包括石英钾长石岩、辉石钾长石岩和黑榴石钾长石岩等。  相似文献   
674.
刘一  曾勇  史洪峰 《江苏地质》2018,42(1):32-39
竹园山式铁矿是宁芜地区玢岩铁矿"三部八式"中的重要类型,是典型的层状叠加改造型磁铁矿床。竹园山—老坟山一带开展的找矿勘查结果表明,区域上大王山组下段出露地段有一串较好的重力、磁法异常带沿北北东向分布,并在竹园山—老坟山一带集中分布有明显的深部异常。深部验证表明,竹园山、老坟山地区的矿体总体延深稳定,倾向最大延深达550 m,属层位稳定的低品位磁铁矿石,有较大的资源潜力。宁芜北部地区藤子山、渣塘、老坟山、和尚砚、莺子山、竹园山、老母岘至尹山一线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值得进一步开展该类型矿床的深部勘查。  相似文献   
675.
赣南地区(华夏陆块西缘)早南华世上施组中含多层乳白色、黄绿色凝灰质黏土岩。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富K2O,属钾质斑脱岩;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其源岩为中酸性岩体,源于火山岛弧构造环境。应用LA-ICP-MS对其中的锆石进行U-Pb测年,得到(756.0±7.5)、(774.3±8.5)、(774.1±8.8)Ma 3组谐合年龄。锆石Hf同位素分析显示εHf(t)为-20.1~5.8(正值较少且多出现在774 Ma),其t_(DM2)为130 6~3 030 Ma,表明早期岩浆(774 Ma)具有少量的地幔物质贡献,而晚期岩浆(756 Ma)几乎完全是壳源物质局部熔融的结果。综合构造背景及时限性,认为774~756 Ma间华夏内部还存在洋壳俯冲形成的火山弧岩浆活动,进一步证实扬子与华夏在早南华世还未发生碰撞拼贴。  相似文献   
676.
无锡地区地下水条件复杂。为了查明城区地质地层结构、岩溶发育规律及含水层结构、富水性特征等内容,在整理分析以往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在研究区进行了物探、地质钻探、抽水试验等工作。研究发现:无锡地区三叠系青龙组灰岩埋藏深度10~170m,灰岩厚度大,裂隙较为发育,方解石充填,岩心呈块状、破碎状,局部有溶蚀,岩溶相对发育,富水性较好;两个水文钻孔水量分别达到764.64m3/d和1245.02m3/d,渗透系数分别为0.31 m/d和2.615m/d。  相似文献   
677.
新寮岽矿区位于东南沿海火山-侵入岩带西南端,是粤东地区新发现的铜多金属矿床之一。对该矿区与铜矿化关系密切的闪长斑岩和石英闪长岩进行矿物岩石学、SHRIMP锆石U-Pb定年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闪长斑岩和石英闪长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60.2±1.4 Ma和161.9±1.1 Ma,形成于晚侏罗世,与粤东地区晚侏罗世(161~145Ma)锡铜成矿期一致;矿区内各类岩石中均见角闪石、榍石和磁铁矿等;闪长斑岩属于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石英闪长岩属于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闪长斑岩和石英闪长岩富集Rb、U、Ce、Zr、Hf、Y和Nd,亏损K、Sr、Nb、Ta、P和Ti,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具有明显的中等负Eu异常,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均具有I型花岗岩的特征;部分石英闪长岩和矿化石英闪长岩受成矿作用影响,化学成分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78.
江西大湖塘钨铜多金属矿床(田)成矿地质条件独特且复杂,目前对该区成矿具有重要意义的燕山期构造、岩浆岩缺乏系统研究。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大湖塘地区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特征,并系统分析其与成矿的关系。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与钨铜多金属成矿作用是该区构造阶段性演化的结果,其中成矿构造经历了“深层次挤压(压缩)→浅层次张裂(伸展)”过程,成矿岩浆—流体经历了“深层次陆壳重熔→中浅层次流体混合—自变交代—卸载成矿”的演化进程,成矿结构面则只经历了“相对封闭—相对开放”的突变过程,它们集中出现在同一构造层次,并在成矿期构造控制下形成了总体规模巨大、钨铜共(伴)生、多种类型复合、平均品位不高,但单体资源储量相差较大、局部特高品位随机产出的大湖塘式钨铜多金属矿床(田)。  相似文献   
679.
三沙湾是福建省最大的海湾,也是中国东部典型的基岩半封闭海湾,其冲淤变化受山溪性河流和潮汐输运泥沙量变化影响,明确物源演变特征对于研究湾内沉积演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以三沙湾NDGK2钻孔为研究对象,在前期地层序列和年代框架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重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揭示90 ka以来的物源演变特征,进一步揭示三沙湾在全球气候海...  相似文献   
680.
新疆哈密东沁城一带出露一套以凝灰熔岩、凝灰岩、凝灰质灰岩为主的地层,厚度近600m。根据岩性特征,这套地层归入下泥盆统大南湖组。该剖面含丰富的腕足动物、较多三叶虫和小型单体四射珊瑚,另有少量床板珊瑚、腹足类、双壳类和海百合茎化石。经过对腕足动物、三叶虫等主要化石类群的研究,确认这套地层的时代为早泥盆世埃姆斯期(Emsian)。腕足动物化石的属种与东北北部、内蒙古东部、甘肃北山、新疆北部、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地的类型十分相似,说明早泥盆世晚期哈密与这些地区同属一个古生物地理分区——老世界大区的巴尔喀什—蒙古—鄂霍茨克区,与欧洲中部、北美和澳大利亚东部同类生物群有着比较密切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