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地质学   73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冯守忠 《地质与资源》1998,7(4):288-292
海沟金矿床具有多源、多期、多阶段成矿特点,成矿主要与燕山早期花岗闪长岩及闪长玢岩有关.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中元古界色洛河群,也有部分来自岩浆岩.成矿水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成矿热源为燕山期花岗闪长岩.成因类型应属混合岩化热液型铀金大型矿床.  相似文献   
42.
贵州碘缺乏病区生态地质环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贵州碘缺乏病与生态环境关系,对贵州碘缺乏病区岩石、土壤、水及主要粮食作物碘背景含量进行调查研究,总结贵州碘缺乏病分布区生态地质环境特征.重病区主要分布于碘背景含量较低的碳酸盐岩、碎屑岩及浅变质岩分布区;非病区主要分布于碘背景含量相对较高的煤系地层分布区.通过对重病区、轻病区及非病区人群的环境摄碘量估算,反映贵州碘缺乏病分布区生态地质环境普遍碘缺乏.  相似文献   
43.
基于DPSIR框架模型解决松辽平原黑土区生态环境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红  姜琦刚  林楠 《吉林地质》2010,29(2):130-133
借助DPSIR框架模型研究黑土区生态环境问题,便于探讨区域生态环境变化机制,进而为黑土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科学决策服务。在介绍DPSIR模型的基础上,根据黑土区生态环境现状,提出解决黑土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初步思路。  相似文献   
44.
中国伴生金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构造体系为成矿单元划分原则,将中国伴生金矿划分为4个成矿域、8个成矿区、18个成矿带.分述了不同大地构造单元中伴生金矿的类型和基本特征,讨论了伴生金矿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将国内外伴生金矿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45.
华北地台北缘与金矿床有关的花岗岩类以贫D为特征,由其衍生的岩浆水δD=—120‰——85‰,δ~(18)O=5.0‰—8.0‰。H,O同位素研究表明,太古宙绿岩建造金矿床成矿流体为地壳深处多源混合水,以δD,δ~(18)O十分稳定为特征;显生宙花岗岩建造金矿床成矿流体为与金铜系列花岗岩再平衡的岩浆水;火山岩建造金矿床成矿流体为大气降水与岩浆水的混合产物,以δ~(18)O的明显漂移为特征;古生代绿岩建造金矿床的成矿流体为被花岗岩侵入体加热的大气降水,以δD特别低为特征。  相似文献   
46.
根据40多个金矿床近200件铅同位素组成数据讨论了辽宁省主要金矿化集中区不同类型金矿床铅同位素组成特征。辽西地区不同类型金矿床铅同位素图解上呈线性排列构成二次等时线或混合线。线金厂、下大堡和五龙金矿田等各自集中分布形成独立的等铅域。而猫岭等浊积岩建造金矿床则具有正常铅同位素组成,故其模式年龄可以代表成矿年龄。除个别矿床外,辽宁省多数金矿球矿石铅及与其有关花岗岩类岩石铅皆源自再活化的下地壳或者为下地壳和上地幔的混熔产物。  相似文献   
47.
该矿区位于天山—五阴山纬向构造带与新华夏张广才岭隆起带的交接部位。西邻开原幅的金凤岭、红透山东西向巨大复式背斜东延至此倾没,并被华夏式构造截断。东西向构造是该区的主要构造形迹,但燕山运动以后,受到新华夏系各种扭动构造的明显改造。矿区处于柳河地堑西北边缘太古代地层内,柳河地堑长80km,宽9—15km,由侏罗—白垩系陆相火山岩组成,与太古界呈不整合或断层接触。含矿岩石为燕山期酸性火山岩—次火山岩类,与铼罗—白垩纪火山岩是同源岩浆产物。岩体受北东向吉乐—龙头压扭性断裂控制,沿NE70°方向呈椭圆形分布,长约2000m,宽约600m,与太古界鞍山群呈侵入接触关系(见图)。  相似文献   
48.
近些年来,神经网络技术在矿产普查与勘探中被广泛应用,但是神经网络技术在成矿预测中存在明显的不足,它只是根据目标模式识别输入模式,而没有直接考虑变量和地质单元之间的关系,而且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很难评价。而特征分析方法是通过研究区内已知地质单元的研究,查明地质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确定它们的找矿意义。因此,以华北地块北缘的铅锌矿成矿预测为例,把神经网络技术和特征分析结合起来进行成矿预测,可以弥补神经网络技术的不足,还可以提高预测成果的可靠性。这对找矿工作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9.
内蒙古安家营子金矿田赋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Sr、Pb、O、H和C等)和同位素年代学学研究表明,安家营子金矿田与金矿有关的二长花岗岩小侵入体为下地壳基性岩石重熔成因,属Ⅰ型花岗岩为(或磁铁矿系列花岗岩),为金矿的同源岩和矿源岩。岩体以易活化金丰度高为突出特征。同源花岗源岩的含金性对斑岩金矿床的Au-Cu匹配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0.
吉林正岔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林省正岔铅锌矿床具有多源、多期、多阶段成矿的特点,成矿主要与燕山期花岗斑岩体有关.对矿床地质特征、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机理等的研究认为:成矿物质具有双重来源--地层源与岩浆源,成矿水源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成矿热源为花岗斑岩的活动,成因类型为层控夕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