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地质学   73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62.
金矿床定年方法进展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热液蚀变矿物,流体包裹体,脉石英,水热锆石和某些矿石矿物同位素定年方法的新进展使金矿床定年精度大大提高。热释发光等新技术区分成矿前或成矿后脉岩,异常铅模型研究可有效地示踪金矿化历史,在坚实的成矿背景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基础上,采用多元同素体系结构分析是今后矿床定年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3.
吉林南岔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冯守忠 《黄金地质》1997,3(3):36-41
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同位素地质学的研究,探讨了南岔金矿床的矿床成因,成矿温度和成矿时代,指出矿体受构造控制,成因上与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关系密切,并提出了南岔金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64.
中国东部伴生金矿床的类型及主要控矿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伴生金矿床成矿规律,查清伴生金资源(品位、储量),从成因类型上对我国东部的伴生金矿床进行了划分,并总结了不同成矿作用所形成的伴生金矿床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按照理论与实用并重的原则,又对其工业类型进行了划分。在控矿因素研究上,认为2组断裂的交汇处、构造破碎带、层间断裂和滑动面、背斜轴部及其倾伏端等为成矿的有利部位,不同赋矿地层(围岩)的控矿性也不同,产于碳酸盐岩中的占全部伴生金总量的36.97%。通过上述研究,扩大了找矿远景,并使储量增加。  相似文献   
65.
辽西地区处于华北地台北缘中段,古亚洲洋与太平洋两大构造成矿域的叠加部位。区内晚太古代含金绿岩建造和燕山期Au-Cu系列花岗岩广泛发育,前者为形成金矿集中区的首要前提,后者是矿源层(岩)中成矿物质活化的主要营力。在区域上金矿床由于受纬向隆起带、深断裂、NE(NNE)向构造岩浆活动带和NW向构造挤压带的联合控制,其分布呈菱形格局。区内金矿床可划分为绿岩建造、花岗岩建造、火山岩建造和沉积岩建造金矿床四大类。探索新类型和加强老矿区的深部找矿是今后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66.
采用吉林大顶山膨润土矿原上来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湿法生产加工工艺条件的探讨,优选出制备活性白土的方法,其产品适用于油脂脱色工业。  相似文献   
67.
吉林珲春三道沟金矿床砂金的成因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尚全  杨翼 《地质论评》1991,37(3):274-282
该区砂金均为高成色自然金,具有表生成因的金壳结构、片状结构、镶嵌结构等。杂质元素含量与小西南岔山金类似,唯汞含量很高。气液包裹体组成以Na~(1+)/K~(1+)1.86—8.12,F~(1-)/C~(1-)10.1—0.08,CO_2、31.44—45.40为特征。砂金的微量铅模式年龄为100—200Ma推测砂金来源于珲春河两侧的火山岩,次火山岩(斑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68.
华北地台北缘金矿资源潜力及金矿活化成矿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义文 《吉林地质》1991,10(3):1-11
华北地台北缘金矿资源潜力巨大。区域潜在含金性是形成金矿化集中区的首要前提,通过二次活化再成矿是金矿成矿的主要机制,在成因上与太古代层状岩系有关,类型和时代各异的一系列金矿床构成了地台区特有的金矿床系列。  相似文献   
69.
红太平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区域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群 《吉林地质》1991,10(4):22-28
红太平多金属矿床产于延边古生代地槽区二叠系海相火山岩中及其与碎屑沉积岩的过渡带上。矿体呈层状,矿石具典型的沉积构造,矿石硫同位素组成与国内变质火山岩铜矿床相似,气液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组成介于大气循环水和变质水之间。因此,初步认为矿床属与火山热液或热泉活动有关的块状硫化物型矿床。  相似文献   
70.
该文对夹皮沟金矿区有代表性的两个矿床及一个矿点的含金石英脉,用快中子活化法测定了~(40)Ar/~(39)Ar年龄。其年龄谱都以马鞍形为特征,年龄谱的最低坪年龄可作为石英脉的生成时代。3个数据分别为1824±24Ma、1253±17Ma和203±60Ma。由此认为夹皮沟矿区,金的成矿作用是多阶段的,吕梁期、晋宁期和燕山早期。而金矿的成因主要与吕梁期和晋宁期的变质作用有关,因此夹皮沟金矿可划为变质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