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8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48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1036篇
地球物理   129篇
地质学   70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41.
2006年春季内蒙古久旱转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T213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和基本气象资料,对发生在2006年5月11日内蒙古春季的久旱转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气候背景、天气成因和转折性特征的分析.分析表明,青藏高原低槽的建立与中纬度低槽的叠加是此次久旱转雨过程大尺度环流调整的转折性信号,西南急流的建立、水汽的长距离输送和偏东方向水汽的垂直叠加是转折性降水最重要的条件.东亚地区中纬度40 °N低槽对转折性降水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动力作用,而青藏高原低槽主要体现在对西南气流的加强和水汽的远距离输送.高层正涡度由南向北的输送,使中纬度低槽进一步加深,垂直运动上升区自西向东的输送主要发生在低层东风切变中.辐散场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了较好的抽吸效应,使低层动力辐合作用进一步加强.有利的动力、热力条件叠加成为此次转折性降水的又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2.
PRECIS模式对内蒙古气候变化情景的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英国Hadley气候中心研制的区域气候模式系统PRECIS,嵌套全球环流模式HadCM3,模拟了气候基准时段1961-1990年内蒙古平均气温。通过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的对比分析。预测并分析了在B2温室气体排放情景(SRES)下.2071-2100年内蒙古气温的变化情景。结果表明:PRECIS模式较好的模拟出了内蒙古1961-1990年30年平均的气温分布,特别在模拟从东北向西南温度递增趋势上表现了良好的能力,尤其是在锡林浩特以东地区,模拟韵高低值中心位置和范围与实况比较吻合,且对夏季温度的模拟能力明显强于其他季节。在B2排放情景下,未来2071—2100年内蒙古气候继续向暖的方向发展,年平均气温、冬季和夏季平均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全区增温3.5~5℃。升幅最大的地区在阿拉善中西部。  相似文献   
143.
东胜区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东胜区主要污染源排放情况以及2005年9月1日-2007年8月31日每日SO2、NO2、PM10浓度监测值和2005-2007年SO2、NO2、PM10平均值,分析了东胜区主要污染类型、污染物来源以及东胜区近3年SO2、NO2、PM10监测值日、月、季、年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提出了消减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4.
采用生态足迹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对和林格尔县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997--2007年间,和林格尔县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偏低,导致人均生态赤字越来越大,和林格尔县发展需要所占用的生态服务已经超出了其本身可承载的能力;和林格尔县每万元GDP所消耗的生态足迹呈逐年下降趋势;从历年生态足迹构成来看,耕地和化石能源用地占整个生态足迹的比重很大,是影响和林格尔县生态足迹变化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5.
利用气象卫星遥感监测沙尘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沙尘暴的定义及其危害,简述了内蒙古沙尘暴天气的发生情况,并对利用极轨气象卫星遥感技术监测沙尘暴的原理以及方法进行了探讨和论述。同时,对沙尘暴的遥感监测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提出了遥感监测沙尘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6.
干旱缺水是制约通辽市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水资源短缺与浪费的矛盾日益突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应对气候变化,发展节水型农业已迫在眉睫。及时准确提供灌溉预报信息是实现节水灌溉的重要环节,也是拓宽气象服务领域的重要内容,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辽市气象局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农业生产的实际,利用内蒙古气象科研所研制的"内蒙古半干旱区农田优化灌溉预测技术",从2005年开始陆续对通辽地区玉米田进行了灌溉信息预报的试验示范工作,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7.
刘文豹 《内蒙古气象》2010,(2):51-51,55
近年来,我国相继推行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事业支出等方面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引起了财政预算管理和各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重大变革,相应地财务管理也需要扭转传统的粗放型管理观念,增强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8.
内蒙古高等级公路道路结冰预报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0—2007年内蒙古高等级公路包头—兴和段4个气象站监测的结冰和积雪资料,分析得出可能发生道路结冰的天气气候背景。并利用1990—2000年包头—兴和段可能发生道路结冰现象的降水天气过程的气象资料,总结出6种天气环流概念模型,为预报内蒙古高等级公路道路结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9.
呼和浩特观象台自2008年9月1日使用L波段雷达─GTS1型数字式探空仪气象探测系统,综合探测已2个多月了,在工作期间积累了一些经验,与各位同行交流。1  相似文献   
150.
2009年汛期内蒙古干旱少雨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廷芝  尤莉  古月 《干旱气象》2010,28(2):167-172
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2009年汛期发生严重旱灾的气候背景、海温、季风、大气环流和降水过程特点等,探讨造成干旱的可能成因。通过分析得出:1999年以来内蒙古汛期处于少雨阶段是2009年汛期干旱的气候背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南海夏季风爆发晚,且盛夏到达华北后维持时间短,印度夏季风偏弱是干旱的影响因子;500hPa月平均高度场上,欧亚中高纬度上空的高压脊一直控制着内蒙古地区,在距平场上显示为西高东低的态势是干旱的环流形势;在高空高压脊的控制下,晴热高温加重了干旱程度;降水过程显示出干旱区域长时间无有效降水;在中高纬度高压脊的控制下,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不同月份的强与弱均未改变内蒙古干旱的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