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181篇
测绘学   113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231篇
地质学   482篇
海洋学   65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郑思光  赵志杰  左新明 《探矿工程》2012,39(5):31-33,64
针对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查干德尔斯钼矿区大部分地层(尤其进出矿层部位)破碎、漏失、坍塌、掉块的复杂特性,为避免因孔壁的不稳定等因素而造成卡钻、埋钻或报废钻孔等事故,结合以往复杂地层钻探施工经验,采取了腐植酸钾低固相泥浆及相关技术措施,确保了钻进的顺利,取得了良好的施工质量和效率,为下一步施工提供了技术保证措施和经验。总结了该区复杂地层钻探施工经验,可供类似矿区借鉴。  相似文献   
992.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中回灌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宏亮 《水文》2012,32(3):60-65
近年,地下水源热泵技术在我国被广泛应用,并在节能、环保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效益。但是,回灌问题仍是困扰我国地下水源热泵发展的瓶颈。以唐山市丰润区乡居假日住宅区A4区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应用为例,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方面,对水源热泵系统中地下水回灌能力进行了分析,指出开展地下水源热泵项目时,掌握热源井所在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重要性。探讨了影响地下水回灌能力的关键因素,其中包括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热源井成井工艺、回灌井阻塞以及地下水回灌方式。  相似文献   
993.
巴喀油田裂缝发育特征及常规测井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喀油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砂岩属低孔特低渗透裂缝性储集层.裂缝的高渗透性和渗透率非均质性影响了巴喀油田注水开发方案的部署.在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和岩心观察基础上,通过对常规测井裂缝响应特征分析,应用综合概率指数与分形维数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常规测井曲线的裂缝识别研究.巴喀油田主要发育中高角度构造剪切裂缝,近NWW向和NNE向两组裂缝在工区广泛发育.应用综合概率指数与分形维数相结合法对巴喀油田砂岩裂缝取得了良好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994.
张楠  计博勋 《吉林地质》2012,31(2):137-142
天然状态下存在大量的非饱和黄土。因此,非饱和黄土中存在的基质吸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控制抗剪强度。本次研究的非饱和黄土土样采自中国兰州市,用以展开室内试验,探讨黄土中基质吸力的变化规律以及其脱离含水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结构性、矿物成分以及可溶盐含量是控制非饱和黄土基质吸力变化的最重要的三个影响因素。其中,残余含水量和土样密度有相反的相互关系。土样中存在大量的蒙脱石和伊利石的互层(I/S),以及土样中存在的可溶盐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基质吸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5.
古城墟隆起作为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的一部分,近年来,油气显示丰富,展现了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由于长期以来勘探程度低、钻井少等因素影响,碳酸盐岩沉积与储层研究十分薄弱,已成为制约该区油气勘探突破的瓶颈问题.为此,本文以古城墟隆起与卡塔克隆起构造、沉积演化差异对比分析为基础,结合单并相分析及沉积相模式的建立,刻画了晚寒武...  相似文献   
996.
古水深确定是沉积学分析中难点问题,目前主要依据“标志物-水深”的定性-半定量方法确定,但存在原始样品获取难、预测精度低等诸多问题。该方法依据滨线轨迹迁移规律获取在点物源背景条件下一个三级层序内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供给速率之间变化关系或定量函数,进而采用回剥法和正演法相结合获取不同点原始沉积物厚度和相应的可容空间,其中回剥法获取每个单元原始沉积厚度,正演法获取每个单元随沉积物覆盖后顶层可容空间增量。三角洲平原区为补偿区,其原始沉积物厚度等于可容纳空间增量,三角洲前缘区为欠补偿区,其水深等于可容空间增量与原始沉积物厚度之差。这一新方法不仅考虑到不同点构造沉降差异,而且还考虑了三级层序内沉积物供给速率的变化趋势,因而,较为准确地预测三角洲区的古水深变化。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东营地区三角洲沉积区水深变化,该区沙三中(Es3-2)共发育9期进积体,最大水深为180 m,出现于t3时刻。该方法揭示了9期三角洲朵体发育时期水深变化,为该区沉积体空间展布预测提供了有效的定量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997.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四拨子-六拨子钼铜矿位于燕辽成矿带东部,是近年来发现的中型钼铜矿床。矿化多沿层面、裂隙充填、交代,呈脉状赋存于大红峪组的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及白云岩夹层和高于庄组的白云岩内,地质特征表明成矿主要与硅化关系密切。文章对矿区6个侵入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矿区存在4期岩浆侵入活动:第一期为晚三叠世(211~206 Ma),形成六柱坪和三拨子西沟细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第二期为早侏罗世早期(196~190 Ma),形成老商家和五拨子花岗斑岩;第三期为早侏罗世晚期(177Ma),形成达子沟细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第四期为晚侏罗世早期(160 Ma),形成七拨子粗中粒二长花岗岩。矿区辉钼矿的Re-Os加权平均年龄为(194±1)Ma,成矿时代为早侏罗世,与花岗斑岩形成时代一致(196~190 Ma),表明钼铜成矿可能与花岗斑岩岩浆期后热液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998.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流沙港组二段泥岩中发育大面积巨厚辉长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辉长岩具有中等TiO_2含量(2.15%~2.24%),较低MgO(5.77%~5.86%)、K_2O(1.18%~1.25%),P_2O_5(0.36%~0.39%)含量,且Na_2OK_2O,指示其类似于板内拉斑玄武岩。辉长岩ΣREE为105.61×10~(–6)~111.26×10~(–6),富集LREE,(La/Yb)_N=8.74~9.64,具有右倾型稀土配分模式;与原始地幔相比,富集Rb、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以及高场强元素Nb、Ta、Zr、Hf,呈现板内碱性玄武岩特征,是地幔物质上涌与上覆薄而年轻的岩石圈地幔相互作用的产物?结合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辉长岩形成时间介于37~32 Ma,代表福山凹陷古近系辉长岩的侵位年龄,是古近纪岩石圈持续伸展环境下的产物?这对探讨福山凹陷以及中国东南部古近纪构造活动及岩浆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9.
冀东司家营铁矿床富矿成矿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英霞 《地质与勘探》2014,50(4):675-688
根据野外勘查,对冀东司家营铁矿床的普通矿石和富铁矿石进行了岩相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研究。富铁矿顺层产于贫矿体中,富铁矿石颗粒与贫铁矿相比稍粗,主要由磁铁矿及铁闪石组成,部分铁闪石蚀变为绿泥石,表明司家营铁矿床的富铁矿矿石的形成与后期热液活动密切相关。司家营铁矿床不同矿石的主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富矿石较普通矿石的石英含量减少,镁铁质矿物含量相对增加,所有矿石中MnO/TFe2O3比值极低,含量变化于0.001~0.01之间,平均值为0.002,指示了矿石的热水沉积成因。普通矿石和富铁矿石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不同类型矿石成矿物质来源可能相同。与磁铁矿普通矿石相比,赤铁矿普通矿石和富铁矿矿石的∑REE+Y含量更高,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相比较更加平缓。造成赤铁矿普通矿石∑REE+Y含量增高和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平缓的原因可能是赤铁矿距离地表较近,遭受后期淋滤作用。关于富铁矿矿石稀土元素∑REE+Y含量最高和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平缓的原因,除了铁质沉积物更易吸收稀土元素外,后期变质热液蚀变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张龙飞 《地质与勘探》2014,50(4):741-755
本文介绍瞬变电磁方法在冀东沉积变质型铁矿勘查中的应用。根据冀东地区成矿地质背景,以及BIF型铁矿的矿体形态、产状、赋存部位、规模大小及含矿岩层特征,建立了层状模型、透镜体模型与向形模型三种地质模型。将地质模型转化为可处理的地球物理模型,按实际地质情况改变模型参数,完成了瞬变电磁的时域二维正演计算。分析了三种模型在多种情况下(低阻覆盖层、不同倾角、不同深度、发射源特征和不同电阻率)的瞬变电磁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低阻覆盖层对于瞬变电磁场的扩散有一定的屏蔽作用,因而减小探测深度;随着矿体倾角的逐渐增大,瞬变电磁响应强度逐渐减弱,水平板状矿体比垂直板状矿体的响应要更为明显;勘探效果随着地质体埋深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发射磁矩的大小对于瞬变电磁场的强弱产生直接影响,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多方面因素,选择最佳的发射边长来达到最佳的勘查效果。利用冀东司家营地区进行的瞬变电磁勘察数据,研究了该地区铁矿床瞬变电磁响应特征,验证了上述模型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