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02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M7.0地震,对该区域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该地震发生后,多家地学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用不同的资料和方法产出了该地震震源机制解。本研究通过收集他们使用的不同资料和方法得出同一地震的多个震源机制解,找出两个震源机制解空间旋转角差别的表达方法,用Levenberg─Marquadt算法使非线性问题转化成线性问题进行迭代求解,求出了该地震的中心震源机制解。  相似文献   
12.
四川攀西地区铂族金属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攀西地区构造岩浆演化,初步归纳了铂族金属矿床类型,建立了矿床成矿系列,划分了矿产资源富集区,并明确提出了铂族金属矿床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该矿床具有典型斑岩铜矿特征,成岩的多期次构成复式岩体,断裂构造控制的隐爆碎裂岩筒为成矿提供了通道和沉积场所.多期次成矿,特别是次生富集作用形成达中型规模的Ⅰ号矿体,影响次生富集带发育的F7断裂带起了重要作用.总结出适合本区斑岩群特点的找矿标志和提出的找矿靶区,对开展新一轮普查找矿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长波长、低起伏度大凉山构造带新生代隆升剥露与建造过程是解译青藏高原东向扩展过程的关键核心地区之一.本文基于大凉山构造带喜德剖面和沐川剖面9件样品的多封闭系统低温热年代学年龄(即磷灰石(U-Th)/He(AHe)、磷灰石裂变径迹(AFT)和锆石(U-Th)/He(ZHe))定年,揭示出多封闭系统热年代学年龄与古岩性柱深度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即伴随古岩性柱深度增大,多封闭系统热年代学年龄明显减小.喜徳剖面多封闭系统低温热年代学AHe、AFT和ZHe年龄值分别为7—9Ma、14—22Ma和25—38Ma;沐川剖面多封闭系统低温热年代学AHe和AFT年龄值分别为10—26Ma、23—85Ma,ZHe年龄值为未完全退火年龄.多封闭系统热年代学和QTQt热史模拟揭示,大凉山构造带喜徳和沐川剖面岩性柱所有样品都经历大致相似的三阶段热演化过程,尤其是晚新生代快速隆升剥露阶段(30—20 Ma以来),其平均剥露速率分别为~0.15mm·a-1和~0.20mm·a-1,抬升剥露量分别为~3.0km和~1.5km.结合区域低温热年代学特征的大凉山构造带地表隆升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重力均衡作用下地壳缩短与剥露作用(即构造隆升剥露机制)控制形成了现今大凉山造山带长波长、低起伏和高海拔地貌建造过程.  相似文献   
15.
泥石流区域预报中的预报降水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预报降水处理是泥石流区域预报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介绍了现有的泥石流预报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时空尺度泥石流区域预报对预报降水的不同需求.根据精细化降水数值预报产品和多普勒天气雷达降水预报产品的特点,重点讨论了精细化降水数值预报产品用于大尺度短期泥石流区域预报、多普勒天气雷达降水预报产品用于中小尺度短临泥石流区域预报的处理方法,并建立了适应不同时空尺度(大尺度和中小尺度)的泥石流区域预报的预报降水处理系统,给出了处理实例.  相似文献   
16.
西藏纳当地区石炭系永珠组主要为浅变质的砂板岩组合,断层和褶皱非常发育的特征。依据岩石和构造特征可以把区内永珠组分成上、中、下三段。永珠组形成于拉张的被动大陆边缘向裂谷转换的次深海环境,并于中晚二叠世至晚三叠世期间经历了三个构造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7.
利用MatLab强大的数值计算能力和优秀的数据可视化功能,结合二维局部重磁场源全方位成像理论,对复重磁场中的二角点矿体模型进行深入的反演研究。系统地介绍了二角点矿体模型的复场反演理论及MatLab程序实现过程,并以具体实例阐述复重磁场理论在未来地质找矿中所具有潜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系统整理和深入剖析姑咱水氡自有观测以来的数据和所有5级以上地震震例资料,借助过去多次攻关成果经验,尽可能排除姑咱水氡的各种干扰及仪器标定产生的参数变更,总结姑咱水氡的短临异常特征、中短期异常特征及中短期异常特征随时间变化规律,提出了姑咱水氡短临异常指标。  相似文献   
19.
表生地球化学酸碱性风化,对矿体氧化露头成矿元素的滞留或流失、分散或次生富集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本文讨论在不同的酸碱性风化条件下,成矿元素按其本身的地球化学性状,另行组成适合表生环境的稳定化合物或矿物。进行元素再分配。利用成矿元素的地化性状,对元素表生地化行迹顺向追踪其次生富集,逆向追踪原生矿的矿物组合和元素组合,从中提炼找矿信息,指示找矿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20.
四川岔河锡矿区富铟矿石的发现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铟(In)是一种稀散元素,它极少呈独立矿物出现,而是以其他矿物,例如金属硫化物、金属氧化物等为载体。近年来,随着对铟的年需求量不断上升,铟的市场标价一路走高,今后的上涨空间仍然很大。作者通过岩石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初步发现四川岔河锡多金属矿区的铟含量很高,最高可达186.5×10-6,因此,推测此地区有很大的找铟前景。通过对铟与其它成矿元素的相关分析,发现该地区的铟与Zn、Cu、Fe、Cd、Sn、Ga都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由此推测铟可能存在于它们的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和(或)锡的氧化物中,进一步的电子探针工作发现,铟主要赋存于闪锌矿中,闪锌矿中最高含量可达500×10-6。因此,初步推断岔河地区铟有很大的找矿前景,应该考虑在今后的地质找矿工作和采选冶过程中加以综合评价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