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5篇
地质学   5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国锑矿成矿规律概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永磊  徐珏  张长青  王成辉  陈郑辉  黄凡 《地质学报》2014,88(12):2208-2215
锑是中国的优势矿种之一.本文对中国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赋矿围岩、控矿构造和成矿时代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简要总结了中国锑床的分布特征与成矿规律,同时提出了一些科学问题.中国锑矿床类型多,在时间上主要形成于中生代和新生代,且目前尚未发生有锑矿床形成于显生宙前,在空间上集中分布在西南天山、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昆仑-秦岭、长江中下游、藏北、藏南、西南三江、滇黔桂、江南隆起、湘中-桂中北、南岭、东南沿海等12个成锑带.当前需要从区域尺度来探讨锑矿床的形成机制,加强成矿规律和成矿系列的研究,从而实现锑矿资源的再发现.  相似文献   
22.
沙泉子铁铜矿床是东天山地区赋存于火山岩中的矿床之一。矿体产于底坎尔组玄武岩与英安岩接触部位,在闪长玢岩与围岩接触带上也可见不规则铁矿化。对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以及构造地质背景的研究是重建成矿过程的关键。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沙泉子铁铜矿区底坎尔组流纹岩和闪长玢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21.7±1.7)Ma和(322.2±1.7)Ma,是早石炭世末岩浆活动的产物。元素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特征表明,底坎尔组火山岩属钙碱性系列,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具有岛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基性岩来源于受俯冲板片流体交代的亏损地幔,中性岩为基性岩分离结晶的产物,流纹岩是新生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综合前人研究成果表明,沙泉子铁铜矿床形成于早石炭世末陆缘弧环境,铁矿化不早于322 Ma。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凤凰山铜矿床新屋里岩体的黑云母、斜长石单矿物进行阶段加热法40Ar-39Ar 定年,获得石英二长闪长岩中黑
云母及斜长石坪年龄分别为(152.1±1.7)Ma 和(135±1)Ma,花岗闪长岩中黑云母及斜长石坪年龄分别为(143.8±0.9)
Ma 和(140.4±0.9)Ma,反映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燕山期岩浆活动的一个重要阶段。石英二长闪长岩中黑云母的40Ar-39Ar年
龄显著高于前人的锆石U-Pb 年龄,可能为含过剩Ar 的结果。结合已知年龄资料,作出新屋里岩体不同单元的冷却曲线,
显示新屋里岩体在晚侏罗世的冷却速率很大,暗示当时处于一种伸展的构造背景之下,其形成可能与中国东部中生代晚期
的岩石圈减薄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24.
中国锑矿主要矿集区及其资源潜力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要:锑矿是中国的优势矿种之一,但2011年被英国地质调查局列为全球第一紧缺矿种。本文在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资料及III级成矿区带研究成果,简要总结了中国锑矿资源特点,初步将中国锑矿划分为13个矿集区,简单介绍了这些矿集区的基本地质特征,剖析了6个重点锑矿集区的成矿特征。结合近几年锑矿勘查的新进展,对锑矿集区的资源潜力和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认为藏南、西昆仑等地尚有一些有待开展工作的空白区,已有老矿山深部及外围仍有找矿潜力,指出了新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5.
准噶尔北缘老山口铁铜金矿床成矿流体及成矿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山口铁铜金矿床位于准噶尔北缘,铁铜金矿化主要呈块状、团块状、脉状、角砾状、细脉浸染状产于闪长(玢)岩和玄武质火山岩的接触带中。矽卡岩阶段石榴子石以发育熔融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为特征,退化蚀变阶段绿帘石主要发育液相包裹体,石英-硫化物-碳酸盐阶段的方解石主要发育液相包裹体、含子矿物包裹体和含CO2三相包裹体。早期矽卡岩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于205~550℃及大于550℃,主要集中在220~470℃和大于550℃,盐度w(NaCleq)介于7.02%~17.96%,峰值为7.5%和16%,密度为0.60~1.00 g/cm3。退化蚀变阶段,均一温度变化于212~510℃,峰值为220℃,盐度w(NaCleq)介于6.16%~21.04%,密度为0.60~0.95 g/cm3。石英-硫化物-碳酸盐阶段,均一温度变化于150~380℃,在160℃和220℃出现峰值,盐度w(NaCleq)介于13.4%~18.47%,密度为0.75~1.10 g/cm3。石榴子石和方解石的δ18OSMOW值为5.2‰~17.8‰,δ18O水值为-2.4‰~3.5‰,δDSMOW值变化于-144.0‰~-84.0‰,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混合的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方解石的δ13CPDB值变化于-6.8‰~-3.5‰,δ18OSMOW值为11.6‰~17.8‰,暗示成矿流体中碳主要来自闪长质岩浆,少量来自碳酸盐岩。黄铁矿δ34S值集中在0~3‰,结合稀土元素特征,表明硫主要来自于与矿体空间关系密切的闪长质岩浆。结合野外地质特征,认为铁矿成矿作用与矽卡岩的退化变质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6.
湖南渣滓溪W-Sb矿床白钨矿Sm-Nd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渣滓溪W-Sb矿床位于湘西雪峰山弧形构造带的中段,是典型脉状W-Sb矿床.本文对渣滓溪矿区的白钨矿进行了Sm-Nd同位素研究.研究表明,其白钨矿的Sm/Nd变化范围为0.2175~0.3485,在白钨矿的147Sm/144Nd-1433Nd/144Nd图解中,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227.3±6.2)Ma,MSWD=1.6,是白钨矿的形成年龄,代表了渣滓溪W-Sb矿床的主成矿年龄,属于晚三叠纪.渣滓溪W-Sb矿床白钨矿的εMd(t)值为-11.81~-11.91,不同于沃溪W-Sb-Au矿床白钨矿的εNd(t),暗示两者在成矿物质来源上具有一定差异.本次白钨矿Sm-Nd同位素等时线年龄研究结果进一步明确了渣滓溪W-Sb矿成矿年龄,为研究湘西W-Sb多金属矿床成矿年龄及湘西的成矿时空特征提供了可靠和有用的数据,而渣滓溪W-Sb矿床晚三叠纪成矿时代的确定对于区域找矿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包古图大型斑岩铜矿位于准噶尔盆地西缘。铜矿化主要呈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分布于似斑状(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隐爆角砾岩和少量花岗闪长岩中。依据矿脉的穿插关系和矿物组合,成矿过程经历了黑云母-钾长石-钠长石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矿脉中石英的δDSMOW值介于-107‰~-86‰,δ18OSMOW值变化于11.3‰~16.2‰,δ18OH2O值为4.4‰~9.3‰,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为深源的岩浆水。硫化物的δ34S值介于-5.1‰~0.7‰,平均为-1.8‰,表明硫来源于深部岩浆或地幔。结合Ⅱ、Ⅲ和Ⅴ号含矿岩体锆石LA-ICP-MSU-Pb年龄及辉钼矿Re-Os年龄,推断包古图铜矿床成矿作用发生在晚石炭世,与中酸性斑岩体的侵入有密切成因关系。  相似文献   
28.
29.
<正>新疆东天山地区是中亚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最重要的铁矿、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矿集区之一(姬金生等,1994;秦克章等,2002,2003;王登红等,2006)。其中阿齐山-雅满苏-沙泉子矿带为该区主要的铁矿成矿带,雅满苏铁矿即位于该成矿带中部。前人对该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于其成因类型仍存在着争论,主要有矽卡岩  相似文献   
30.
近些年探明的江里沟大型钨(铜钼)多金属矿床位于青海省同仁县,地处秦岭造山带西段勉-略缝合带以北岗察复式岩体西北缘,属斑岩-矽卡岩型钨铜钼多金属矿床。矽卡岩型钨(铜钼)矿体主要赋存于江里沟花岗岩体与下二叠统大关山群的大理岩和下三叠统隆务河群凝灰质细粉砂岩的接触带矽卡岩中,呈似层状、透镜状和豆荚状产出。云英岩型钨矿体和斑岩型钼矿体赋存于江里沟花岗岩体中。本次研究选取16件矽卡岩型和斑岩型辉钼矿样品,采用ICP-MS法进行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模式年龄介于215.0±3.0~219.0±3.7 Ma,加权平均年龄为216.85±0.77 Ma,等时线年龄为217±1 Ma(MSWD=1.4)。矿床形成于晚三叠世,属秦岭造山带印支期后碰撞伸展环境构造-岩浆-流体成矿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