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2篇
  免费   468篇
  国内免费   81篇
测绘学   40篇
地球物理   1254篇
地质学   494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77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8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唐山地震震源区构造应力场强度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利用唐山地区丰富的震源机制解资料反演构造应力场,并结合构造物理研究手段,对唐山地震震源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3个主应力绝对量值进行了估算,给出了地壳介质参数取理论平均值的情况下,唐山地震震源区构造应力场3个主应力量值随深度的变化趋势.研究分析了摩擦系数c、孔隙压力P0和应力形因子 等参数与应力值的关系,发现最大主应力1的垂向增长率与摩擦系数c成正比,与孔隙压力P0和应力形因子成反比;而最小应力值3的垂向增长率与孔隙压力P0成正比,与摩擦系数c和应力形因子成反比.本文对应用震源机制解资料反演完整的应力张量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地电场和电阻率同场地观测时,电阻率观测会干扰地电场的观测数据发生大幅度变化。本主要探讨通过曲线拟合的方法消除这种干扰及其它随机干扰,并给出了对实际观测数据处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地震前兆仪器嵌入TCP/IP协议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十五”总体设计方案的要求,对TCP/IP协议在地震前兆仪器上的实现进行了试验,在有关设备上进行了程序开发,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研究发现三马坊水温对应某些构造带上的地震,其前兆异常有相似性和重复性特征.对应北西向张渤构造带上的地震,其前兆异常形态为突降型,对应东西向阴山-燕山构造带上的地震,其前兆异常形态为上升型,表明水温前兆异常的相似性和重复性特征受活动性构造体系所控制.深入研究三马坊水温前兆异常特征与活动构造带间的关系,可能是突破该地区地震短临预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10年中,有5个主震袭击了印度,最后一个是2001年1月26日发生的毁灭性的布季地震。由于建筑物的设计没有考虑到抵御可能发生的大地震,使该地震所造成的危害倍受瞩目。也使得公众对远离印度地区的喜马拉雅弧地区(图1)可能遭受  相似文献   
16.
吴玉荣  王强 《高原地震》2003,15(4):63-66
地震科技档案鉴定是档案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针对地震科技档案鉴定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定期对地震科技档案鉴定有利于优化馆藏、对重点地震科技档案的保管;并对提高档案工作服务水平和档案人员业务素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我国西南部的北西向红河断裂带和鲜水河断裂带、南北向安宁河断裂带、北东向龙门山断裂带地震活动频繁。两条互相平行的北西向红河断裂带和鲜水河断裂带,大震时一个右旋而另一个却左旋水平错动,则又不失其特殊性。这四条断裂带皆处于我国大震多发区,对大震活动研究有较好的验证作用。古构造残余应力场,是古构造应力场残留至今的残余应力;其性质为岩体中微观残留自平衡应力;形成机制是由岩体强塑性变形固结所造成,只要岩石结构不变便在岩体中长期保存。在岩石新裂面表层中,平行新裂面的残余应力保留,垂直新裂面的在一定深度内  相似文献   
18.
安多北断裂是青藏高原中部安多—错那盆地的北边界断裂(图1)。安多—错那盆地是青藏高原中部当雄—羊八井活动构造带北端的一个断陷盆地,盆地的北缘和南东缘分别为安多北断裂、安多南断裂和错那东断裂,这些断裂均为全新世活动断裂,安多北断裂和安多南断裂控制形成安多盆地,错那断裂控制形成错那盆地。安多盆地总体呈NNE走向,长约80km,南北宽约6~15km,盆地面的海拔高程为4580~4700m,呈东北部高、西南部低的趋势。以前的活动构造研究多集中在当雄—羊八井活动构造带的主体部分,如对念青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1年11月14日17时26分,在新疆、青海交界处的昆仑山口西(北纬36.2°,东经90.9°)发生8.1级地震。震中位于新疆若羌县境内,距离若羌县城400km,距离格尔木市350km。据了解,青海、四川、甘肃部分地区有震感。地震地表破裂带沿N60°~90°W出现一条350km的大裂缝。该地震是中国大陆自1951年西藏当雄8.0级地震后在中国大陆发生的第一个M_S≥8.0级的地震。如此强的一次地震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五强溪水电站是湖南省沅水干流最大的一个水电站,坝型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85.8m,坝顶长度719.7m,装机容量为1200MW,1997年全部竣工。该水电站三级船闸沿左岸呈直线布置,船闸切入左岸山体。1990年1月至1993年4月,船闸进行基坑开挖和边坡的全面治理,形成长约500m,高达150~200m的高边坡。为确保边坡动态监控设计和信息化施工的顺利进行,预测边坡变形发展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