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74篇
  免费   4299篇
  国内免费   6780篇
测绘学   1342篇
大气科学   232篇
地球物理   2592篇
地质学   21000篇
海洋学   149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896篇
自然地理   798篇
  2024年   336篇
  2023年   1305篇
  2022年   1092篇
  2021年   1440篇
  2020年   1114篇
  2019年   1607篇
  2018年   1618篇
  2017年   1159篇
  2016年   1334篇
  2015年   1725篇
  2014年   1716篇
  2013年   1623篇
  2012年   1551篇
  2011年   1448篇
  2010年   1146篇
  2009年   1095篇
  2008年   998篇
  2007年   1097篇
  2006年   1008篇
  2005年   891篇
  2004年   739篇
  2003年   709篇
  2002年   455篇
  2001年   346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222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58年   18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青岛胶州湾3.2级地震构造背景与控震断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构造分析的方法 ,对青岛胶州湾 3.2级地震发生的地震地质背景和构造背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胶州湾 3.2级地震主要受 NEE向郝官庄断裂和 NNW向大沽河断裂控制 ,并根据现代活动断裂的标志 ,对上述 2组断裂活动性特征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62.
利用TM合成图像研究滨海平原城市东营市的时空扩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遥感 (RS)与地理信息系统 (GIS)一体化技术 ,对黄河三角洲上的新兴城市——东营市的城市时空扩展进行动态监测。并在地物光谱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适合于近海平原地区的遥感波段组合 (TM- R5 G3B1)和本区内最易于识别城镇、居民地的波段组合 TM- R5 G7B4 (7月 )、TM-R3G4 B2 (10月 )和 TM- R5 G2 B4 (5月 )。结果表明 ,东营市自 1983年建市以来 ,迅速向东发展 ,由一块城区扩展为东城、西城并立。国家的政策和规划、石油工业的发展是东营城区迅速扩展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63.
长江和黄河入海沉积物不同粒级组分中稀土元素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区分黄、东海陆架沉积物中来自长江和黄河源的有效替代性指标,从长江和黄河河口区各取3个沉积物样品作为长江和黄河入海沉积物的端元样品。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和黄河沉积物不同粒级组分中REE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45.49~256.77μg/g和121.22~135.56μg/g,随粒度由细变粗分别呈下倾的"双峰"型分布和倒"S"型分布;长江沉积物中REE约为黄河的1.5倍,最低值比黄河的最高值高出20%;8~16μm和2~4μm是凸显长江和黄河沉积物稀土元素差异的敏感粒级,REE、LREE/HREE和(La/Yb)n等稀土元素特征参数在这两个粒级组分中差异明显。本次实验结果大幅度地提高了两条河流REE差异的灵敏度和可信度,为建立区分长江与黄河入海沉积物物源实用的有效指标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64.
现代黄河三角洲粉土触变性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现代黄河三角洲砂质粉土和粉质粘土触变性的对比试验研究,阐述了黄河口粉土的触变性。试验结果对解释粉土的失稳机制、解决工程地基的稳定性和防止地质灾害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5.
泉州湾海域表层沉积物矿物碎屑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泉州湾1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矿物碎屑定量分析.通过矿物分析,发现泉州湾不同站位的轻、重矿物组分、含量和表征存在差异.根据矿物的分布和组合特征.将耒州湾划分为4个组合区,不同组合区所处沉积环境是不同的.分析表明,研完区表层沉积物的碎屑矿物具有明显的亲陆性,物质来源主要为河流输砂和沿湾海岸侵蚀来砂,且其分布受物源、水动力条件和矿物物理性质等因素所控制。  相似文献   
66.
台湾岛及其邻域地层和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碰撞造山带作为世界上最年青的造山带之一,具有其独特的地质环境。它位于菲律宾海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汇处,东北面为东北-近东西走向的琉球沟-弧-盆系,东侧为西北向运动的菲律宾海板块,向南为近南北走向的吕宋岛弧,并与冲绳海槽和马尼拉海沟的形成演化密切相关,从而造就了众多形态复杂、成因各异的区域地层和构造现象。台湾岛自东向西可划分为海岸山脉带、台东纵谷、中央山脉、西部山麓带和沿海平原带五个构造-沉积单元。以台东纵谷为界,两侧在地形地貌、地层组成、岩石性质、重力、磁力等地质地球物理特征上均表现为明显不同,分别隶属于不同的板块构造单元,西侧属于欧亚板块的中国大陆边缘,东侧的海岸山脉带则是北吕宋火山岛弧的向北延伸。  相似文献   
67.
长江口外缺氧区沉积物中元素分布的氧化还原环境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取自长江口外缺氧区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组成和元素(主要包括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和亲碎屑元素)丰度的分析与测试,对长江口外缺氧区缺氧环境对元素分布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长江口外缺氧区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Redox sensitive elements,简称RSE)分布的氧化还原环境效应。亲碎屑元素丰度的分布显示出明显的粒控效应,而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分布受粒度效应的制约很弱,主要受离岸缺氧区还原环境的制约,具有在缺氧区富集的特点。缺氧环境对RSE分布的影响超过了元素的粒控效应,从而使研究区RSE的分布呈现出典型的氧化还原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68.
大洋铁锰结壳的地球化学与古海洋环境示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回顾近年来铁锰结壳在深度定年、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古海洋环境示踪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并提出有关认识和展望。  相似文献   
69.
山东荣成市成山头南侧发育了一条沙坝和一系列的湖 ,组成成山卫湖链 ,以面积最大的天鹅湖有关资料为主 ,运用粒度分析、软体动物鉴定、14 C测年等方法 ,对So5 ,Sh5 ,Sh1和Sh6孔岩心进行分析 ,揭示了该湖链的形成过程 :距今 70 0 0a左右 ,海水开始入侵 ,形成了荣成湾 ,距今 6 0 0 0a左右 ,沙坝和坝内的一系列半封闭湖形成 .根据沙坝层理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湖形成后自然作用下的演化动态 ,并指出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加剧 ,严重影响了湖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70.
莱州湾东岸的海底地下水主要分布在浅海区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明显有别于海水,目前已被大量开采利用。从内陆向海区分别取地下水样化验分析,其pH值、密度、钠吸附比(SAR)、rCl/rBr等化学特征值呈现出从陆向海逐渐变化的规律,内陆含水层地下水中较高的硝酸盐类污染物,在海底地下水中也有明显的反映,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也由ClCa·Na·Mg型转变为ClNa·Mg型和ClNa型。另一方面,海底地下水的主要组分、浓度和矿物相组成也有自己的特点。研究发现,从内陆向海区,地下水的离子强度和矿物质的饱和指数均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地下水中的这些离子以及矿物相在空间上的水岩交换变化,使地下水逐渐从淡水演化为微咸水和咸水,构成了海岸带地下水地球化学演化的一般模式。鉴于海底地下水与内陆地下水的紧密联系,今后陆地含水层一旦被污染,地下水向海区的化学输移将带来一定的环境效应。这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